原创:孥孥的大树 孥孥的大树 2021-10-16 - 小 + 大
又到天桥底下说书时间。 早上醒来,收到同学发来消息,我的大学辅导员,走了。 大学,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应该是很多人的人生转折点。我自己的感受,这里其实也是从学生到进入社会的一个重要中转站。 老师是刚研究生毕业就当我们的大学辅导员,其实就年长我们几岁。时间点是大二,当时大一的辅导员因为生娃,所以只能让老师来带我们接下来的大学生活。大一时,因为我算是年级比较积极干活的份子。记得还是暑假,但我提前到学校几天。老师在前一任辅导员的介绍下找到我,说她是新来的辅导员,趁现在还没开学想上男生宿舍看一下同学们。 于是,这是我和老师的第一次见面,就在学南4栋男生宿舍楼下。就这样,从那时候大二至大四期间,因为一直有从事学生工作,和老师打交道也多,也就有了这一份情谊。毕业12载,每一年教师节我都会给老师发消息祝节日快乐。以前没有微信,则是有手机短信。在广州的时候,每年都会往学校跑,去找一下老师。 今年8月22日,知道老师已经病重,癌症已经扩散到全身。特意跑了趟重庆,在朋友的开车帮助下,到重庆长寿区探望老师。这是老师从小长大的地方,其实是一个非常偏的山村,就在高速边上,周边就几户人家。 下车第一眼见到老师,我是呆了,完全就是变了一个人,憔悴和脸色惨白。老师刚回到家休养两个星期,前面四个月一直在医院治疗,与病魔斗争。在医院被下了两次病危通知书,但老师意志力非常顽强。他哥哥问她还要不要继续治疗,她说要。就这样,奇迹的一次又一次从病房中活着过来。 坐下来谈的时候,老师讲了2019年1月4日开始得知这个病情时,当时专家们给她的预期是只剩下三个月时间了。她自己开始是很难接受的,后来想想她不能就这样走了。她说很凑巧,她父亲38岁的时候得了肠癌走了,她也是38岁得了这个癌症。但她不能就这样走了,她还有孩子。后来花了几万块去上了心理学的课程,主要内容是关于生死的问题。她说学了有用,就是在心态上好很多。2020年其实她更难过,说身体是打了很多针孔,最多的时候有六处,长期绑在身上的,也不记得有下了多少次病危通知书了,但她都扛过来了。 两年前得知她得癌症,每次去看望她,我们都不敢问她病情怎么样。这一次,她自己讲了自己与病魔抗战过程。走到这,对她来说应该是更加坦然了。 其实,我没有想到老师家境也是从贫困一路过来的,老师从小也没了父亲,也就是在山村里,她妈妈一个人带她和哥哥长大。可能正是这种环境培养了她这种乐观又坚强的意志力。老师81年的,说今年刚好40岁,这个坎得走过去。 走的时候,朋友寻思着问,要不要和老师合个影。我想着,要不就算了。把老师最美的样子,封尘在咱们的记忆里就行。其实我很想和老师合影,但我没敢开口。略带遗憾的离开了。 回来的路上,朋友发了个相片给我,是我和老师站着聊天偷拍的。我是正面,老师是背影。估计是朋友怕我有遗憾,所以还是帮我拍了。收到相片,其实我很感动,我把相片也发给老师一份。 写到这,我拿起手机,给老师微信发了一句“老师,愿天堂没有病堂,一路走好。” 以下,这一段,来自我们班一个典型的理工科生,平常也不动笔的同学,写的一段话。我觉得写得太好,把我们的心声写出来。我和我这位同学并非那种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但记住我们的,可能就只有老师一位。这或许是我为什么要大老远,去探望老师的原因。老师非常历害,她基本上把所有的学生都记住了。 “我也很酸,由于自己在校期间没好好热爱学习,我没有跟任何任课老师有过深度交流。维系我跟学校之间的情感,其实就是老师和那一纸毕业证书,我不知道其他兄弟姐妹是否也如我一样。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在,家就在,老人不在了,家的纽带就没了。 老师之于我们这个小集体,何尝不是这样的纽带,我们回去聚会见老师一面,何尝不是回家见老人一面。 从此,老师的微信不再回我们的信息了,有空的时候我们一起聚聚,回忆回忆她带给我们的点滴记忆,让这个她呆过的人间,可以多留下她一点东西,而我们也让自己更加珍惜当下,努力给人间留下一点东西,如此,我们普通而平凡的一生也就可以酒肉穿肠过,而无悔。” …… 写在最后的话,感谢我的大学生活能遇上这么好的老师和可爱的同学们。 |
上一篇:重大利空!
下一篇:11亩玉米卖了5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