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孥孥的大树 孥孥的大树 2021-11-14 - 小 + 大
又到天桥底下说书时间。 简单公布一下本周仓位数据。 满仓比例49.88%,上升0.8%; 仓位指数82.21%,上升1.18%; 股票型基金仓位指数86.02%,下降0.18%; 混合型基金仓位指数79.92%,上升0.04%; 散户最近的仓位保持相对高位,机构仓位变动不大。 …… 先把新场子要开业的事情说下,北交所将于明天开市,10只新股集体上市。新场子是好还是坏,说不清。我是有申请开通北交所权限,但我不参与当前的交易。前两年开通科创板这个新场所,我开通后,纯粹是参与打新。打中的第一只新股是蚂蚁财富,结果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黄了。后来应该是有再中过一两个小签,不会是大肉。至于个股,其实就埋伏了两只,一只是小打小闹,逻辑还未兑现,估计得明年。另一只,则是近期重仓布局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九月中下旬开始布局,周五跑出了阶段新高,大概也50%的收益了吧。这是年初我清仓后,第一次一次性建仓一只个股这么多仓位。 这波北交所,暂时不想参与。不过,这里面有很多新三板转北交所的个股,很多也是国家审批公布过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不排除这些上市之后会被市场炒一波。特别是,近期大A股市场是硬核科技成长走得比较好,我认为就是冲着北交所的开通来的。 央妈周末有出来打Call,要稳定市场,也要稳住房地产的健康发展。这其实和上周传闻地产一些松动的消息联系起来,就通了。虽然没有宽信用明显,但这相对前期肯定是松了,或许是在小幅热身。 涪陵榨菜公告对部分产品进行提价。消费的逻辑会慢慢的兑现,但急不来。这是中长线逻辑,不要搞成短线。短线你就去搞那种最热的风口,题材就行。 …… 周末看一下主流券商2022年的策略。因为券商是市场的鼓吹手,他们每年整理的布局主线,对于我来说其实是有用的。很多人没有分析,就说券商分析师把啥都讲了,这些都没用。事实上,是有奥秘的。今年,我提炼的内容以及结论如下: 光大证券: 1、预计2022年A股盈利能力会逐季下行。 2、货币政策预计进入宽松区间,居民资金入市有所减速。 3、2022年指数将震荡偏弱,预计前高后低。考虑到政策可能前置,预计当前的四季度以及春节前后的春耕行情值得把握。 4、关注三条主线:1、消费包括疫情后反转方向;2、稳增长方向,新基建(风电等)、老基建(水泥,装备等)。3、北交所带来的投资机会。 华安证券: 1、宽幅震荡,中枢小幅抬升。 2、三大主线:1、新能源(新能源车、光伏、风电、储能),科技半导体;2、消费,涨价逻辑,猪周期,疫情复苏方向;3、低估的银行、地产。 3、货币政策宽松、整体呵护。 开源证券: 1、围绕供应紧张的原油链布局; 2、长期毛利率提升的钢铁、煤炭、有色、化工等周期; 3、新能源,光伏,风电产业链等; 4、黄金与金融。 招商证券: 1、仍有结构性机构,但难像过去三年一样壮阔。 2、社融曾速在三季度前后转正,届时A股将迎来新一轮上行周期,A股呈现前稳后升的态势。 3、沿逆周期和顺科技布局。逆周期:稳地产、促消费。顺科技:VR、智能驾驶、工业互联。 4、流动性宽松。 中信证券: 1、2022年上半年机会多,看好蓝筹,中游制造和消费。下半年相对平淡,聚焦景气板块,消费和科技; 2、盈利增速,工业(-17%)、消费(6%)、TMT(12%)、医药(-5%)、大金融(2%),呈现上游向下游让利的重要特征。 3、整体上是蓝筹归来,消费占优。 4、货币政策宽松,但发力有限。 中金公司: 1、GDP增速5.3%,前低后高;2022年全A利润增速6.2%,增速对比历史偏低。上游拖累盈利,但中下游可能有所修复。 2、流动性宽松。 3、结构性机会,三条主线:1、硬科技方向,新能源,半导体;2、配置逐步向中下游倾斜。偏消费类、养殖、互联网和娱乐等;3、稳增长的方向。 4、看淡传统周期板块和依然受疫情影响的民航。 读完多家公司的策略分析报告有几点共识和分歧: 1、流动性宽松会来,倾向在二三季度。 2、看好消费复苏,蓝筹有可能更优; 3、看好新能源(车、风电、光伏等); 4、经济一般般,A股难有指数行情,震荡为主,局部结构性行情; 其它有分歧的: 1、对周期板块还是有分歧,但看空居多,看好的偏少; 2、经济探底节奏不一样。 3、科技看好的有的提了半导体,有的没提。 我个人看法: 前几天我也已经总结了几条我看好的明年的主线,有共识的是消费、新能源,看好中下游制造消费。从我自己当前的布局消费占比会逐步提升,有科技方向布局。有天天来天桥下报道的朋友应该是知道的。 对于行情,明年我还是平常心对待,震荡在所难免,并且和今年一年,压中是牛市,压错是牛屎。 从我对股市的精炼看法,只看两点: 其一:盈利增长; 其二:货币是否放松; 股市就赚这两点的钱。 盈利增长全A增速一般般,而有结构化,中下游预期会更好,复苏改善,这也是为什么策略分析都看好中下游制造、消费的原因。但从大的方向看,指数级行情难有,还是结构化。 而货币政策大家已经知道,为了经济下行的应对,会阶段宽松,但难有持续性或超预期。宽松信号出来的时候,会有一波指数级行情。 所以,行情,凑合应对。特别是大A股谈不上有多便宜的时候,子弹不要冲动的打光。 写到这,最大的疑问? 大家都那么一致看好好消费的复苏,认为是主线,但究竟复苏的路是有多崎岖。共识是件可怕的事,中间不来一些波动,这么容易让大家赚到钱,不现实。 就看谁能买的好,有成本优势,才能扛得住波动了。 有读者后台留言:“以前只是看您的文章,最近自己写东西后,才发现您传授的知识真的很有用,潜移默化中竟然学了不少”。 坚持记录,说实话,我也是这么过来的,公众号记录多年,我自己进步也非常明显。大环境不是很友好,我还是按例学习,阅读,总结,不仅记录还要输出,而不是纯粹的水一篇文章。这才是坚持的魔力,自律的牛逼之处。天桥下的朋友,你要不要也坚持做一件事,重复的做下去,五年之后,你也会发现自己牛逼了不少。 很多号会谈什么舆论八卦,但我NO,那些纯粹没营养,我也不参与讨论,浪费时间。天桥下其实分享的不仅仅是投资,还有人生观、价值观、包括正能量。 今晚就到这,剩下的时间交给留言区,拒绝白瞟,大家记得点“在看”,攒人气。 一切还是辣么Perfect! |
上一篇:继续看好三大方向!
下一篇:提醒两个近期机会!明天计划买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