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白马快腰斩了!
原创:南山之路 南山之路 2021-11-25
- 小 + 大
这几天免税龙头连续回调,后台也有不少朋友频繁问到,大家对免税龙头应该都比较关心,南山就先聊聊这个近期连续回调的龙头。回调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免税龙头发行H股稀释股份,疫情反复影响海南客流量使短期业绩受损。而本轮回调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免税龙头在过去几年大涨后,推动估值进入了很高的位置,所以这轮回调,更多的是杀估值。其实按照以往的经验,一般长期逻辑良好的大白马,回调 30%就是很充分的杀估值了。但是很不幸,2020年狂野的公募抱团将一大批白马估值打的太高,使得 30% 的回调仅仅只能消化泡沫,无法创造良好的上车机会。现在回头来看,尽管免税行业由于国家大力鼓励免税消费回流,长期前景依然值得看好,但过早上车无疑使得成本偏高了,也浪费了不少的时间。免税龙头这波从最高点下来接近腰斩,调整幅度超过了许多投资者的预期。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大的教训:A股涨起来会涨过头,跌起来会跌过头的特性,几乎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毕竟,就算是成熟的阿美市场,这种特征也十分明显。 所以今后在布局任何一家公司时,还是要在综合确定性、景气度和估值后,对布局的节点更加谨慎小心。昨天的文章《可以布局的公司!》里,南山总结了4种容易产生大牛的模式,分别是:快速增长的新兴行业、寡头垄断型、困境反转、周期反转。 后来南山仔细思索了一番,发现漏掉了一种很重要的容易出大牛的模式:大行业小公司。 简单理解就是,在一个空间较大的行业里,竞争力突出的龙头市占率较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实际上这种模式之下,可以挖掘的长牛公司非常多,这里做一个简单的量化。可以认为,一个竞争力突出的行业龙头,市场占有率低于 15% 之前都是“大行业小公司”的典型。在市占率不断提升的过程中,龙头公司往往由于规模效应、品牌力不断提升,可以使得利润增长大幅超过营业收入的增长,从而推动公司价值快速增长。普遍来讲,当市占率达到 25%~30% 之后,这种模式往往就走到了终点。因为到达了这个市占率的临界值后,想要继续提升市占率就越发的困难,提升市占率带来的业绩增幅也会快速下滑。大家肯定会灵光一闪,很多传统行业的龙头不都是符合这种模式的吗?南山要提醒的是,这种模式要走通也有一些硬性的条件,比如说,产品必须要有一定差异性、行业要有一定的进入壁垒、产品要符合规模经济效应,具备品牌识别度的行业则更好。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个行业受到的管制要相对较小,市场化程度要比较好,否则很不利于龙头扩张份额。总结起来,南山认为符合这种模式的,主要有以下一些行业:1、医疗服务,眼科、牙科、OK镜、专科医院、药房;2、食品饮料,调味品、功能饮料、卤制品、宠物食品;这里主要是做一个梳理总结,归纳下南山重点关注的一些行业龙头里,符合“大行业小公司”模式的公司。具体到行业,以上所列的行业中,各自的具体逻辑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比如说医疗、消费板块,整体上,行业长期来看会维持较快速度增长,尤其是医疗板块的眼科和牙科,长期增长速度还会保持在很高的水平;至于地产链,随着地产行业的黄金岁月过去,这些地产(基建)链行业要有较好的总体增长,显然不太可能,但行业龙头挤压中小企业的份额还是很大概率会发生的。再落实到投资中,还需要根据各自公司的确定性、景气度、估值进行综合考察。在文章留言区,我们可以交流一些公司的看法,大家有问题可以给我留言。免税龙头的调整是杀估值为主,是短期对发行H股和疫情干扰的反馈,长期逻辑依然较好,也要吸取这个教训,今后对布局节点需要更加慎重。“大行业小公司”是长牛频出的一种经典模式,大家可以多多应用这种模型来筛选优质公司。
|
上一篇:又跳水!突发利空,明天小心砸盘!
下一篇:后疫情时代下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