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孥孥的大树 孥孥的大树 2022-04-04 - 小 + 大
又到天桥底下说书时间。 好久没聊五毛档了。 早起晨练,快走徒步至淘金山绿道,来回十公里左右。没搬家之前,离得更近,基本上每天都会去。搬家之后,稍微远点,一周一次吧。疫情期间,安心宅在家一段时间。最近深圳解封了,疫情没那么紧张又能继续,好好感受了春暖花开的气息。有山,有水,有鸟语和花香,还有新鲜的空气。微微流一身汗,整个人精神会好很多。 回来的时候,顺便在市场买了菜。我也不经常往菜市场跑,只不过经过那市场,知道可以买点潮汕菜食。感受了一把,物价还是有明显上涨的感觉,通胀或多或少在影响着我们生活。深圳这一波疫情处理得比较妥当,对于一些城市还在抗疫的水深火热中,能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属于幸福的。 买完菜,骑了个共享单车,刚好一上海读者朋友发了一个音频给我。没有标题,纯粹一个MP3文件,我没问是什么内容,但直觉告诉我,肯定和疫情相关的,骑车的路上刚好听一听。 听完音频,内容大致是,上海一疫情受困的女性妈妈说她们楼道10户人家,有5、6户已经检测出来为阳性,但目前一直也没有转移,于是打电话给该树的居委会书记反映情况。女童鞋有些抱怨,这位基层干部其实是有耐心解答的。可能是因为疫情受困久了,对方还是一直追问该怎么办。毕竟,10户人家,已经这么多户中招,也没有转移,或多或少是有些担心。这位村书记也一直耐心回复,但到后面她情绪崩溃了,哭了起来。她说类似的情况电话一直被打爆,甚至有一些群众也直接到居委会去闹。自己最近也是身心疲惫,甚至连街道派发的食物也是自己垫资几万块,买来给居民分发。基层干部是有做事情,上报各种需求,但是上面资源有限,调度失灵。这其实就是有开头,没结尾,让基层干部成了夹心层。 总结起来,一方面要服务居民,但居民的诉求,当前又不是基层居委有解决的。毕竟,涉及到各类防疫的资源的调配。但上面资源调配不出,基层问题没解决,时间久了人民有怨言。 我本来不想谈关于疫情的事情。但这几天放假,我A没开盘,看看群里讨论得不可开交,甚至连雪球各大小V,都变成防疫专家,提各种意见。我自认不是专业人士,但从常识谈一下个人看法。 最近几天,共听了三个音频,一个29分钟,一个20分钟,一个10分钟。第一个音频29分钟的,标题就定的很诡异《一段录音,被公开了(值得一听)》,形式是一位自称是医生人士打电话给某部门领导沟通,一堆很奇葩的逻辑,说什么投诉无门,甚至叫大家不要去打疫苗,并一味批评国家的做法全是错的。我听了一半,直接退出,二话不说,投诉,淦泥粮。。太多的阴谋论了,NN的腿。就你这录音,听你个锤子。在这种大环境下,这种以讹传讹的内容,最影响人心。大家要明辨哪些是真实的,而不是随意转发。 第二个音频20分钟,这个应该很多人听过。就是一家属打电话去疾控中心,讲了健康云和对应的核酸结果对不上,做假了。疾控中心的女领导还是敢承担的,甚至在知道电话被录音后,还说你可以把录音放出去,向社会公开。我事后分析了一下,确实也是,人在做,天在看,她已经按自己的专业能力给上面建议过,但上面也没有采纳。这位女领导坦然,问心无愧,所以敢直言,值得点赞! 第三个音频就是上述这个基层干部对话的音频。网上传了不少内容,说是基层干部躺平了,不干活了。我个人更相信的是基层干部更多的是扛住压力在干活,但可能是存在上述现象,资源有限,调配失灵,超出了基层干部的能力范围。甚至网上有网友晒各个街道办发的物资,有好有坏。有的是戏称从发菜的好坏,可以看出各个街道办财政实力。我听的这个音频,村书记是自己垫资买物资给大家发。或许,真的像音频中说的,上面没有对防疫政策做出改变,基层居委员根本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其实,抱怨的各位,有时候需要同理心,换位思考。 与武汉当时刚开始出现新冠相比当前大家释放的情绪是不一样的。2020年初那会,大家释放的是恐慌,怕的是病毒直接把人的生命直接带走。而上海这一波,大家对病毒有一定的认知后,对病毒的态度并非恐慌,更多的是怨言。 在这样的环境下,看到了大量互联网上戾气、骂声,悲观情绪,甚至有地域歧视。确实,有可能这一波上海有处理不当的地方,但相信肯定不会像网络那样如此不堪。相信更多的人是心存感恩,对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大白们默默付出的认可。打赢这场无硝烟的战争,这群最可爱的人确实是在默默付出。同时,也承受了很多不解,委屈甚至是指责。 最可贵的是,我们并没有放弃,转机来了! 这两天的新闻大家应该也看到了,国家领导前往上海,紧接着是全国各省市医护人员出发援沪,再次出战。这是仅次于武汉疫情爆发之初,动员这么大力量去支援一个城市。个人泪点偏低,每每看到这种为集体而战的画面,不管是电视上的抗日战争片,还是当下五星红旗下的飘扬,我都会感动一把。 国家没有轻易躺平,还坚持清零,这是我们血液里传承的文化,尊重每一个生命。虽然这个过程,会有代价,但这是所有中国人共同承担的。在疫情中心的人,会受影响大些。如果直接躺平,老弱病残,可能会更直接受到冲击。对于“清零”还是“共存”。看似两个不同的方向,但实质上是一个方向。当下的“清零”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共存”。从常识来了解,这病毒它肯定不会像SARS那样凭空消失了,所以要么它变异后毒性减弱,要么人类研发出更有效的药。虽然,当下“清零”让我们经济上有困境,甚至一部分人的收入,生活都受影响,但相信慢慢的会摸索出更灵活,有效的方法来应对疫情的影响,扛一扛总会过去。 最后,说下两个案例,是一位在海外,一位在香港读者,他们都得了新冠,但都康复了。其实,没有太多恐慌。其中一位读者说,得了奥密克戎,不敢告诉在国内的家人,但告诉了我。因为他看大家在群内讨论,看不下去了。所以我成了国内第一位知道他得了奥密克戎的人。另一位是香港的朋友,是一名中医,也中招了,目前也恢复健康。 但他们两位都提了一件事,打疫苗防止重症。所以,各位乖乖,三针疫苗还没打的,抓紧时间去打。 我相信接下来会越来越好,乐观些总会看到希望。希望疫情早点过去,每个人都可以完成自己的小心愿。 就好像昨晚天桥下有一位读者,说疫情夺走了三年,她想出去看看孩子,三年未见了。 朴实无华。 上海加油!中国加油! 今晚就到这,剩下的时间交给留言区,拒绝白嫖,大家记得点“在看”,攒人气。 一切还是辣么Perfect! |
上一篇:节后,重点看这个细节!
下一篇:假期,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