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跟圈内的朋友和大佬们聚了聚,主要是交换下近期对近期市场的看法,大家普遍的观点是,宏观层面上,最坏的阶段已经过去了,后面再差也不可能坏过 4月份。 再加上各种宏观负面因素叠加冲击,导致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大幅降下来后,不少行业的投资价值已经出来了,特别是那些已经调整快两年的老赛道,比如食品饮料、白酒、医药等。 聊着聊着,话题不由自主的转向了房地产,都纷纷感叹一番,过去几年投资买房的人,真的亏惨了。 有一个朋友说,自己 2018年在三环附近 80万搞了套公寓,现在想平本卖根本没人要。同一小区的住宅,当年与他同一时间 2万每平米买的人,今年后再去看,售楼部标价 17000多每平,当场把那人气得脸发白,腿发软。 4月份又看到同一地段,隔壁的与他面积风格一模一样的一套已装修好使用了一段时间的公寓法拍,67万都流拍了。 真的是亏大了... 聊下来,这个朋友总结说,房真的不能乱买了,买房保值增值的时代彻底过去了。 可以说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县城,17年后买的人,买得好的保本或小赚点,其他绝大部份是套牢了,买得离市中心远点的地段,更是严重套牢割肉都没对手。 这段朋友的话,也让南山回忆起当年楼市的疯狂,每每让我觉得心有余悸:16-17年这短短二年的时间,全国绝大多数一二线城市的房价都翻了个倍,南山自己是房价还在低谷期的 2014年贷款买房了。 回想起来,只要晚两年出手,房子总价就会贵出上百万,要知道当年工资不过 10万/年,按当时的收入算,晚出手就意味着要白辛苦忙活十几年,简直太可怕了。 也因此,对房价如此高高在上,南山也常常恨之入骨,差点就栽在上面了,但更惨的却是不幸在 2016-2019年间被迫上车的刚需,真的太难了。 至于投资买房亏惨的,就不用过多同情了,做实业、股票投资亏钱的大有人在,凭什么投资房产就不能亏了? ------------ 提到房地产,也简单讲下房地产产业链的投资逻辑。 地产股没什么好多说的,一个大趋势向下的大类行业,整体投资机会是比较少的,必须等待供给端出清,顽强活下来的地产企业投资价值才会出来,但供给端出清,肯定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地产行业体量太大了,涉及到的利益纠纷特别多,因此许多投资者想当然认为的“份额向龙头集中”的逻辑,很难真正实现。 地产链最有投资价值的环节是消费建材,核心逻辑是长期集中度提升和短期困境反转。 消费建材的行业竞争市场化比较充分,行业龙头相对中小企业有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优势、品牌效应,以及更充足的资金来抵御行业萧条期。 消费建材最核心的赛道分别是防水、涂料、石膏板、五金,相应的龙头是东方雨虹、三棵树、北新建材、坚朗五金。 |
上一篇:2个熟人破产了
下一篇:新题材来了!
南山之路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2-09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9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