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佚名 孥孥的大树 2022-07-12 - 小 + 大
又到天桥底下说书时间。 昨天是天齐锂业被暴击,今天是BYD传出巴菲特老爷爷卖出比亚迪股份,新能源这个方向又是一顿情绪杀。截至目前都只是传闻,没有实据。按照香港联交所及证监会的规则,大股东减持是需要提前报备的。 涨多了,行情开始调整,碰上各种信息,市场传得很快,鬼故事也就多了起来,这符合市场一波规律。 昨天,社融超预期,并没有拯救要调整的大盘。我在昨晚文章中点评,社融超预期,在震荡行情下,银行股护盘就有了依据。果然,今天银行板块表现也算尽力了。从历史的逻辑来看,受社融利好直接催化的倒是一些传统板块,银行,地产,家电等。 特别是银行,核心逻辑还是社融超预期——钱贷出去多了——赚利息差的活又丝滑了——增厚利润。 但银行这些年,往往是大盘行的时候,它跑不过人家。大盘不太行的时候,它充当了撑指数的角色。有行情,很多时候确实也就是吃一波就跑。而银行股内部也是分化的,并非纯低市盈率或低市净率就可以买,这背后可能是“价值陷阱”。券商机构推来推去就那么几个,大家可以好好看看研报,再跟踪一下。 …… 这波调整震荡的原因,我再简单总结一下: 1、最关键的是过去两个多月涨多了; 2、资金面宽松到一定程度,暂缓继续放水,股市是钱的游戏,没钱怎么行; 3、CPI上涨,影响政策宽松预期; 4、中报窗口期,该炒的已经炒了,甚至有一些是中报业绩出来,直接华丽跳水,见光死。资金都在等中报挖掘更靓眼方向。 行情如果还不懂,请点击蓝色字体查阅我周日晚的分享《注意,节奏要变》。 爽了两个月了,是时候熬一熬,等待各行各业基本面触底。耐心挖掘基本面见底的,未来上行的方向,潜力空间。 …… 顺着银行撑指数的逻辑,我们继续把社融数据超预期的事情说说。 以昨天社融超预期为例,我按自己的理解普及下基本知识。 6月份新增社融5.17万,而Wind上券商的一致预期是4.64万亿,算是大幅超出预期。主要贡献来自人民币贷款和政府债券。 政府债券这个不详细,在经济下行期,政府要加杠杆,适度发,属于官方可控行为。 核心的靓点在于人民币贷款结构的改善。 人民币贷款分为短期(一年内),中长期(一年以上)两种。而市场在关注点上更加关注中长期贷款的结构是否合理。 从借款主体上中长期贷款,分为个人、企业。 从个人而言的中长期贷款,基本上是买汽车,房子,才会贷款这么久。这说明,你有信心才敢消费,这逻辑没毛病。 从企业而言,你要搞中长期贷款,基本上也得是知道借了钱可以投向什么方向,你才会去借这笔钱。这也预示着你有信心去投资某个方向,这逻辑也没毛病。 所以,可以理解为,这两个数据,如果越好,有可能预示着经济会更有信心转好。 这也是为什么社融数据这么重要? 因为,它提前反应对经济的信心,只有这些资金从银行借出来,花出去,整个社会经济才会盘活起来。所以,社融指标是经济好转预期的先行指标。另一个,则是PMI。 如果你看懂了我前面讲的社融与经济的关系,那么接下来,从宏观层来来看,在暂缓继续宽松的情况下,社融是否能持续好转是未来经济好转的提前信号,而社融是否能好转,就当前而言,房地产的销售是否好转也是影响其中的关键。 这一层层剖开来看,逻辑就是这样。 房地产销售影响居民中长期贷款——影响社融数据——影响经济预期。 虽然,万般无耐,但有时候不得不在经济下行周期,提一提房地产这夜壶。但长远看,我们要降低对房地产的依赖度,但这确实也需要时间。长期有规划,但短期经济下行的痛点也要解决。 而对于地产,时间点进入夏天,天气太热,没事一般情愿在家里躺着,属于地产的淡季。5、6月份集中释放了前期疫情积累的需求,数据上确实好看。但目前看这种集中释放需求在减少,查了一下7月前11日30个大中城市数据,还是逊色不少。当前属于淡季,重要的转折点还是要看月底咱们开大会上领导的看法以及传统房地产旺季“金九银十”的表现了。 6月份的数据超预期,后续是否持续改善,这也是当前市场最大的分歧及担心,只能继续跟踪。 如果继续超预期,股市表现不会差。 相反,社融数据后期如果没靓点,那大A股操作难度会加大,结构性将更突出。 耐心等待。这个位置如果有继续下跌,基金会重启定投。 …… 想跟投基金的朋友,大家可以关注另一个公众号“鸡司令”。 基金定投发车消息提醒,关注公众号“大树底下好乘凉工作室”。 看完文章,记得“点赞”并“星标”公众号,赠人玫瑰,留有余香。 一切还是辣么Perfect! |
上一篇:明天反弹!
下一篇:谣言,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