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百万基金实战总结,2022Q3

原创:佚名   孥孥的大树   2022-10-07 - 小 + 大


又到天桥底下说书时间。


前几天总结的,可能很多朋友在休假,没看,今晚重新发下。明天、后天再详细复盘。


恰逢国庆假期,时间充裕,对基金定投做一次详细的总结。


如果要我给熊市时间点开始做一个切分,按我自己的认知,是从去年沪深300见顶之后下跌开始。核心有两点,其一,市场是否有显著赚钱效应,基本是围绕着沪深300指数的走势。其二,从短的经济周期来看,去年也是中国经济短周期的高点,随后开始下行。


但因为过去这波牛市确实也有不同的地方。刚好碰上中国乃至全球在发展碳中和、碳达峰这事情,所以在有政策强力支持的方向,并没有走熊,而是屡创新高。典型的就是大家所知道的,新能源,光伏,储能等等。因为行业规模不小,所以相比以往经济周期下行的熊市,结构性的赚钱效应还不错。


但不可否认,过去一年半有余的时间,在主动权益类的基金中,除了行业主题型的基金,其它基本上赚不到钱。


经济是有周期的,我们粗略记住一个短周期三年半左右的时间,而沪深300在过去的周期中,也是平均三年半左右出现一次趋势向上的行情,基本匹配。有些时间没有在规定三年半左右的时间内出现向上的行情,肯定是碰上了各种内外交困的环境,延长了周期的向上。但这就好比弹簧,绷得越紧,未来有可能弹得越高。


读我的文章的老朋友应该知道,上证指数少看。3000点是一个笑话,对A股的赚钱效应并不能起到指引作用。我近些年更多的是指引大家多看看沪深300指数,全A指数。


沪深300的微笑曲线。


先来看一组数据。


从2021年2月18日至2022年9月30日,沪深300跌幅29.27%;

2022年至今,沪深300跌幅22.98%。


单纯看技术面,破2022年4月27日的低点3757概率很大。其实,破与不破已经没有差异,反而是跌得酸爽些,痛快些,更好出发。


跌到这个位置,沪深300在3757点,这与上一轮牛市的起点2019年1月4日2935点,还有28%的涨幅。如果我们以全市场最大的沪深300指数基金,510300来计算年化收益,年化回报在8.62%。当然,你这笔资金得在2019年1月4日最低点买入,这概率太低,太难。


没办法做到极致的完美,所以定投基金近些年进入大家的视野。上个周期,我更多是尝试,因为还是以股票为主。而自去年年初清仓后,后面在基金定投上花更多的时间研究,结论是,定投基金这行当更适合大众投资者。我自己是通过实打实的投入,计划用这个下行周期到下一波行情归来时,好好实践一波,以证明自己的策略有效并且比普通纯粹的定投更优。截至目前,依然有序执行中,这个过程中,有对有错,整体满意。


接下来,用数据来讲讲实战下来的结果。同时,反思总结。


2021年1月下旬,基本上清仓所有的股票,基金。重新开始进场的时间节点是2021年2月25日,1888元,这是第一期投入的金额,往后慢慢递增。从1888元,到后面2000多,3000多,5000,再到当前一期2万元左右。


截至目前,总投入147万+


147万,大概的情况是,在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大约是投入了60万元,2022年3月、4月急跌期间是投入了40万+。所以,当2022年4月至6月的反弹行情时,基金收益最高峰时赚7.4万+。而最近7月中下旬重新定投之后,加大买入,大致也投了40+万。估计整体成本对应沪深300指数在4100-4200点之间,指数能回到这个区间,预期应该又能实现盈利。


无法一一对应,但我翻阅蛋卷基金买入情况表,基本上匹配下图。10月至11月有一段时间是投入比较多一次1万以上,当时是想博弈春耕行情,看走势确实也是起来了一波。但后面组合因为投顾升级无法操作,往后又是接二连三的,疫情反复影响,俄乌战争,美联储超预期加息缩表吹风等,反正掉坑里了。但因为是定投,你不会将子弹打光,这是件好事。


红色箭头是买入区域对应的区域,绿色箭头是卖出区域。


整体上,我认为自己还是做到知行合一,执行定投计划,按纪律有序买入。


之前执行的定投纪律,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1、高估不投或者少投;

2、低估多投;

3、超低估时,“定投+档差”相结合。


上图中,沪深300指数对应每期定投的大约金额我标注在其中,基本匹配上述定投纪律三点。天桥下知道我讲的“抄底三黑”朋友不少。那我们将定投纪律的三点,也起个名字,就叫“定投三招”。


如果你去细品,“定投三招”则是完克“抄底三黑”的三招,能做到这六招,在投资生涯中要亏钱,很难。


那定投下来的效果呢?


来,接下来算账,看看整体收益,用数据说话。


交待一下历史背景,由于之前在蛋卷基金上买入基金比较少,上个周期折腾来折腾去,到2021年1月份清仓时,赚了43487元。再结合,我蛋卷基金上显示的累计收益是亏损77723元。一来一回,也就是从2021年2月25日开始投入以来,亏损121210元。


现在基金账户1351093元。


那即一年多以来我投入了1472303元。


按亏121210元,总投入1472303这个计算,整体亏损8.23%,我个人还是满意的。天桥下大把人买的基金会比这个收益好,心里肯定乐开花。


亏损8.23%,看起来是亏的,但这真不是啥事,我们来对比一下数据。


前面说过,沪深300这一年多是跌的,如果从2021年2月25日我开始投第一笔算起,每周都一样金额。我们投上最大规模的沪深300对应的ETF,510300,每周正常定投一笔,申购费率我们拉到大概与场外组合一个水平,按0.5%来算。


按回撤数据,定投沪深300指数基金整体收益,亏16.82%。


而如果从2021年2月25日开始算,沪深300指数跌幅20.5%。


我自己定投基金组合下来,亏-8.23%;

纯粹定投沪深300测算,亏-16.82%;

2021年2月25日,高位一次买入沪深300,亏-20.5%;


三个数据一对比,很明显,少亏就是盈,这说明咱们定投纪律执行下来,还是相当有效的。


话说回来,得说一下,咱们是怎么做到的?


认知很重要。


在大A股,有个规律,在大环境好的时候,绝大多数主动权益基金能大幅跑赢沪深300,在熊市行情中并不明显。


举最近一个周期的牛市行情,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的情况,沪深300涨跌幅情况分别为,36.07%、27.21%、-5.20%、-22.98%;而对应的偏股基金分别为43.74%、51.50%、4.05%、-20.76%。肉眼可见,近四年都是跑赢沪深300。同时,也可以看出,在牛市行情,跑赢更明显。


所以,沪深300是保底,主动权益锚定的是沪深300,整体能跑赢沪深300指数。对于普通投资者,你投沪深300保底可以,适当挑一些增强型的300指数基金,大概率会比纯粹的沪深300好些。当然,你也可以关注大树一直也在定投的组合,也是可以的。至少,我执行下来,还是比沪深300强一些。


当然最核心的还是,我自己按自己的认知,制定了定投策略,并且知行合一执行,很好地实现仓位管理,减少亏损。


上一张图,之前发过。这是我在一季度报出来之后,按系统推算全年的业绩,制定的定投计划表。虽然最终未全部按下图去执行,但大方向执行是对的。


上述表格有调整,因为现在大环境更恶劣,在底部时间会更长,有充足的时间收集筹码,所以我自己限定仅在沪深300指数4300点以内定投。


同时,上述市盈率是自己推算的,与当前有一定的偏差。比如,现在是沪深300指数11.19,对应指数3804点,基本上匹配上图中11.40倍。而在3600-3800点区域也是定投策略变为“一次性建仓+定投”的模式,就是我天桥下一直讲的“分档+定投”。


虽然,五个月过去了,但放到当前依然适用,后面继续执行此表就行了。


截至目前,-8.23%的结果,整体算满意。但这过程中,有做对的,也有做错的。


我的思考如下:


先讲错的。


1、规模化的弊端。最大的失误是开始的时候组合选了不少基金规模超过100亿。虽然,这些基金经理多数是老将,身经百战,但是存在了规模大了,船不好掉头的情况。沪深300周期向上的时候,这些基金整体上能跑赢指数。然而,当沪深300向下的时候,由于这些基金规模大,本来就是配置着大市场的蓝筹、白马,那自然与沪深300正相关,基本上就是跌。


问题就在于,再差的行情,也会有结构性的机会。而结构性的机会在于行情不好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出现在中小市值的股票中。所以,因为基金规模大,你哪怕是发现一个中小票的机会,买入它,但它对整个基金规模的贡献也非常有限,所以表现会比较差。


相比,大家可以发现,在去年至今的行情之中,有不少规模相对小几亿至50亿以内的,开始抱团新能源这些方向,涨得非常不错。并且也由此再次孕育了一波科技型明星基金经理。这些基金经理,如果规模巨大,未来同样面临着规模大造成的影响。


所以,半纯调仓费用这事,其实来回应该也损失些调仓费用。


2、行业轮动难上加难。开始的时候,其实想着用股票的方式来做基金。但其实,如果用定投的逻辑来做,是非常难的。除非你一次性或者分散几次来做行业基金,从而玩转行业轮动。然而,这东西不太现实。所以,开始的时候,组合中有些行业基金的轮动,后来想想算了。真有好的行业,基金经理他会给你调仓配置上去,自己折腾个啥。


以上更多的是基金组合未升级投顾前存在的问题。往后一些改进,则是组合升级为华宝证券主理人之后,团队的决策。


至于做对的方向。


1、将大树底下好乘凉调整为股债均衡型,在熊市中减少亏损。原大树底下好乘凉组合,开始的时候基本上是100%股票类为主。在投顾组合升级的时候,华宝证券主理人考虑到大的经济周期向下,同时存在风险,则倾向将组合调整成股债均衡,股65%,债35%。这样一来,组合在面对大环境不好时,相对下跌的更少。而当时天桥下的读者朋友更多的就是投这个组合,超1万人次。这其中有70%+的人是跟着升级了组合,虽然调仓损失了一些费用,但整体对比下来,减少了损失。如果不调整,这波面临的下跌可能会比这个严重不少。


2、调降医药基金占比,减少亏损。大幅降低医药行业在基金组合中的比重。原来组合大致占比在20%左右,组合升级时,华宝证券主理团队将医药基金控制在3%。大家可以感受到,医药今年下跌之惨,大家有目共睹。而让医药基金占比更小,这一点确实也是减少了亏损。


3、调出规模化基金,优化组合。组合升级之后将一些规模基金调出去,整体上也是减少了不少亏损。


……


三季度操作的一些情况,简单再复盘一下。


1、华宝证券主理团队在7月初相对高位调仓,以“主动出击”基金组合为例,卖出近8%的股票权益,往后重新买入,算是做了一个不错的价差。


2、华宝证券主理团队将4%左右的债券类基金调仓为权益类基金,认为从长期看未来股的性价比更高,更值得期待。


3、而我本人,在7月中下旬,重新开启定投。6月中至7月中近一个月没有定投,没去追高,减少摩擦成本,这是挺好的。


4、近期买入基数在1.8-2万之间,同时,9月26日有一次性分档买入大额的情况,一次性买入10万。毕竟,沪深300重新回落到25%以内低估的百分位,长期看有性价比。


5、以前是大树底下好乘凉(股债均衡型)和主动出击,基本上各五五开的定投,而现在核心以“主动出击”基金组合为主。


PS:沪深300指数目前处于历史百分位的19.08%,2010年以来的26.07%,2015年以来的6.82%。


你说哪个更有参考性,我打心理是认为2015年之后。


为什么呢?


因为2014年底是开通北上资金的时期,2015年之后则是北上资金越来越多参与我们A股,现在在流通市场每日有10%-15%的交易额与它们相关,而这其中也改变了我们A股的估值体系。同时,近几年,沪深300指数也有调整,加入了一些成长型科技行业,估值也是相对高点。但对比2015年至今,沪深300处于百分位6.82%这个位置,实质上是低估的。


低估,自然要加大定投。


但低估,并不代表着一定会立马反弹。而是要结合大环境来,特别是这一波,跌的并不是我们自己国内的问题。更多的是全球系统性风险,而这种风险则是在美联储加息不断超预期之下,对外汇的系统冲击。同时,也已经有资金对明年全球的衰退开始做预判。


上述两种情况之下,全球资本市场跌跌不休。


低估是好。但我们也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即我们无法判断最终底部会是在哪,啥时候拉升?纯粹的技术面判断和数据,画线等招数,参考参考可以,但指数最终跌到无法再跌可能就是估值真的很低,另一个则是大环境的企稳并改善。


所以,接下来的定投,我们还是要控制好自己的仓位,继续有节奏地定投。


定投的模式,有很多朋友刻板的将资金分成100份,然后就定投。其实那一招并不可行。你干嘛要限定自己呢?典型的,如果100份,一周打一份子弹,你也就定投100周,两年时间。然后还没起来,你有资金的情况下,你不继续定投?


万一,行情像2010年至2014年那样熊了四年呢?


你子弹也打光了呢?


所以,在上述的基础上,我一年多以来,重复的提醒天桥下的读者将自己的现金流改造。今天又再讲一下,无限现金流定投模式:


1、(每月收入-支出)*30%(左右)的资金,用于定投基金,其它的做更保守的理财;将定投基金的钱分配到每一周,一个月按六周来计算。这样,其实你就改造成无限现金流子弹。为什么是六周?因为一个月平均碰上一两次大跌还是有的,沪深300指数跌1.5%或以上,大跌,打一发子弹。


2、到了大A股有性价比的时候,沪深300百分位在25%以内可以称有性价比。你可以拿出你保守理财的部分,适当加大抄底大A股。完美实现底部多买些筹码的策略。


3、第1、2点中涉及到的钱,尽可能是三年以上的闲钱,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有充足的时间来应对定投基金的周期。因为,沪深300指数出行情,也是平均三年半左右一个定投的微笑曲线。


4、千万不要贪,有多少筹码就买收多少筹码,不一定要把手中的子弹全部打光到股市/基金中。人心不足蛇吞象,有时未必是好事。


大家都在学巴菲特。但大家学到了如何分析得出一家好公司,但却没有学会如何分配资金去买入。


有谁会和你说巴菲特仓位管理和现金的管理的重要性,给你分享?


并没有。


而当下,大树建议大家改造成无限现金流模式,你也可以实现与巴菲特爷爷一样,一直抄底一直爽,然后等周期归来就可以了。


仓位管理就是现金流管理,就好比经营一家企业,没有现金流一切都是扯淡。


控制好仓位,做好计划,知行合一。普通投资者,就能实现大幅跑赢沪深300的方案,你还要什么摩托车啊。


……


四季度,怎么投?


在讲之前,先讲一下基金定投的好处。


前面写了近五千字了,大树没有给你讲过某个行业,某个企业怎么样分析。但和大家提得最多的就是“周期”


因为,按我的认知,投基金这事,你只要盯着经济周期来就行了。如果你锚定的是宽基指数,沪深300。你管哪个行业出现什么大政策,只要执行上述讲的“定投三招”就可以了。


当然,如果你懂一些宏观周期,将其当成常识来了解,那会更加有底气。


而当前的宏观环境是什么一个状况?


我还是得带大家过一遍,才能实现胸有成竹,定投下去。


咱们国内属于内部。

国际大环境属于外部。


本来今年年中差不多这位置,咱们经济周期领先国际半年,开始了一波复苏,但实质上因为疫情反复以及叠加各种问题,这个经济复苏就是一波弱复苏,弱到无法让股市有上涨预期了。


而这个时候4-6月行情反弹完,则面临着美联储不断超预期加息预期的干扰,这样一来,虽然国内还一直持续的放水,但美国那边可是一直抽水。咱们内部放的水,被美国抽干了。所以,对于资本市场而言,等于在做无用功。


而现在我们只能等,美国啥时候不加息了,不抽水了,咱们所做的宽松工作才有可能有效。目前预期是明年年中停止加息,2024年有可能进入新的降息周期。


同时,2023年,大家也看到了国际银行一直在下调全球的经济增长预期,这预示着明年全球经济衰退。最近股市也因为这个接着在下跌。


OK。


问题已经摆在面前,当前大家知道大的利空,美联储继续加息,全球经济衰退,俄乌冲突持续影响,其实这些多少已经有反映在股市的预期之中。但问题是,还会有多久,这是一个我们要跟踪的。


持续得越久,股市肯定是兑现预期更加充分。真正的见底,是利空也已经无法再让指数打下去了。大家去看2010年至2014年,虽然指数先后熊了四年,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沪深300指数的涨跌幅非常小,也就是在10-15%之间,涨不上去,但也跌不下去。


熊了四年,最终出现极端的估值沪深300指数8倍出头,后面迎来一大波牛市。


我们现在是11.19倍,看似比历史极端估值8倍高不少,但如果持续横盘,沪深300指数每年增长也有10%。明年此时,沪深300则是10倍。


所以,今年到明年经济可能还是很差,股市也需要熬,大家怎么样也得给自己留一手,对吧。


整体来看,如果仅以当前的大环境来解读,我认为以沪深300指数为锚,向下空间会比较有限,但横盘时间无法去猜。横得越久,其实给我们定投的时间越充分,收集的筹码越多,那就越能摊平成本。


只要周期向上,那就是赚一波。乐观点,熊了一年半有余了,才亏了8%+,继续定投,真很差,亏20%,我觉得也顶天了。而沪深300一个定投微笑曲线出现,最差的是2016年至2017年,40%左右。其它几个周期,行情来的时候,轻松翻倍。


四季度,给自己下个定投策略:


1、每期还是以2万上下为基准进行定投;

2、沪深300大跌超1%以上定投一笔,适当参考全A指数跌幅;

3、以3800点为基准,沪深300指数出现累计跌幅达5%以上大额分档建仓一笔。

4、沪深300有周级别技术面底背离时,考虑大额分档建仓一笔。

5、沪深300指数4300点以上不定投。

6、定投中将以“主动出击”基金组合为主。


基金定投并非万能,也不会是投资收益中业绩做得最好的。但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做好规划,有纪律执行,做到知行合一,能成功管住双手。边定投边等,等下个周期,国内与国外经济共振,共同向上时,会有厚报,但大概率是2024年-2025年的事情了。


有耐心的来,没耐心的大家自行继续疯狂试探短线、波段操作股票。


以上纯属个人的投资思考,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想关注我一直定投的基金组合,直接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


本篇总结复盘自己的得与失,同时也分享了定投的方向,希望大家在我的文章中获得“渔”。


如果觉得这个公众号好,记得“点赞”并“星标”公众号,分享给更多朋友!


一切还是辣么Perfect!



上一篇:10.7 日 处于大4反弹或是新一轮波段开启点

下一篇:大A吓崩全球!

孥孥的大树 的最新文章:

涨得略慌

原创2022-12-09

哟,要降准了!

原创2022-11-23

新玩法~

原创2022-11-22

买入177万

原创2022-11-21

崩盘、磨底

原创2022-11-20

最纯粹的“学渣”

原创2022-11-19

开始发狠话了!

原创2022-11-18

继续抄底买入!

原创2022-11-17

下跌,利空来啦?

原创2022-11-16

大涨!该减仓?

原创2022-11-15

关注孥孥的大树公众号
孥孥的大树的微信号:nunudedashu

有料,有趣,让我们一起把经济当故事来学习,雪球2018年度、2019年度十大内容贡献奖得主,广东卫视财经频道特邀评论员!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