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佚名 孥孥的大树 2022-10-20 - 小 + 大
又到天桥底下说书时间。 这这……咋了? 这两天的标题,有点闹心。 昨天,杀的茅台。今天,杀的是奶茅。 这剧本不太友好,防不胜防。 这种走法,基本上就是机构评估三季度报业绩不太友好,提前知道,撒丫子跑了。这就是散户没有信息优势。看到大跌,肯定今天又有很多人也扛不住,割肉离场。 可能买的时候,觉得自己可以长期持有奶茅,但实质上,下跌的时候扛不住压力。 有券商给出奶茅三季度的业绩预测,预计原主业收入/利润同比+7%/+8%,并表澳优后同比+14%/+11%。 我个人觉得还行。特别是今年三季度,因为疫情,中秋送礼上也确实少了,所以对乳制品业绩还是有影响。 疫情影响消费——影响企业业绩——这其实给明年业绩的前提就是低基数——业绩好转埋伏下潜力。 但核心是能扛过去,且疫情及全球衰退的影响也要止住,否则需求起不来,一直会在经济的困境期,消费也起不来。 所以,当前还是处于经济的左侧,消费的左侧,行情的筑底,熬底时期,要知道这个底部可能会比较长。我现在是啰嗦得和大妈一样,生怕大家过激或者没做好准备,每天晚上都得提醒大家,底部难熬,需要时间。 消费,长坡厚雪。 我认为,消费占到GDP的60%左右。如果消费不起来,经济是难有起色的。我们要等的就是周期,这个周期核心也是在等消费起来。像奶茅,这种竞争格局比较好的,其实一个缓慢的增长也是常态。 以下内容是我之前整理过一些信息,我纯粹的罗列。 公司靠谱不? 我特别去翻了奶茅历年的营收、利润目标计划以及最终实现的情况。 2017年公司计划实现营业总收入650 亿元,利润总额 62 亿元;最终实现营收680亿,利润总额70.7亿,超预期完成; 2018年公司计划实现营业总收入770亿元,利润总额 75 亿元;最终实现营收795亿,利润总额81.9亿,超预期完成; 2019年公司计划实现营业总收入900亿元,利润总额 76 亿元;最终实现营收902亿,利润总额81.9亿,超预期完成; 2020年公司计划实现营业总收入970亿元,利润总额 61 亿元;最终实现营收968亿,利润总额81.5亿元,超预期完成; 2021年,公司计划实现营业总收入 1,070 亿元,利润总额 93 亿元。最终实现营收1105亿,利润总额101亿元,超预期完成; 可以说,前面五年,伊利设定的目标都超预期完成了。其实,从历年的数据目标来看,公司管理层制定的目标,每年都有增长,且每年都完成了。 所以说,管理层靠谱不,你心中应该有答案。 买这种票属于长期值得跟踪的个股,管理层的靠谱程度相当重要。 2022年的目标1296亿营收,利润总额122亿元。 公司战略目标是2025年世界第三,2030年世界第一乳业。 边看边验证业绩吧。 至于估值。 过去十年,奶茅在两轮熊市的底部最低估值市盈率分别是: 2014年,最低估值16.36倍; 2018年,最低估值21.03倍; 平均估值是25倍左右。 最高估值可以达到40倍出头,时间点是2021年。 若是参考一下市净率,过去十年,最低估值市净率为3.73,平均在6.24,最高估值在11倍+。 而今天这一杀跌,市盈率18.50倍,市净率4.14倍。 离上述近十年最低估值还差多少,大家自行匹配。 当然,每次下跌的时候,我估计会有人在网上传,奶粉可能潜在集采啦,或者啥利空的事了。 这我猜不中,相信这些言论的那就跟着慌。 整体来看,还是整个茅族在加速下跌,挤估值,在给大盘早日见底做努力。 以上仅个人整理的一些数据及信息,来自公司年报及Wind公开资料,仅供大家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1、外资今天继续净流出60亿。10月,国庆节回来之后,外资已经净流出267亿。这个月还没走完,但如果单纯对比月度数据,这是有北上资金以来月度净流出最大的月份了。看北上的动向,形势严峻。如果按此节奏下去,这个月也是历史排名的前列了。 2、外汇昨晚又受到冲击一波,破前期低点,达到7.279。 3、恒生指数,恒生科技,今天双双再创新低。港股无眼睇,推倒重来吧。 4、通威股份:前三季度净利润217.3亿元,同比增长265.54%。 5、昨天大跌,定投了一笔基金。今天周四定投日,我还是正常出手了,定投一笔,总投入153万。资金规划好,一直抄底一直爽。 想关注我一直定投的基金组合,可以按下图中的步骤简单操作一下,并且关注“鸡司令”公众号。 一切还是辣么Perfect! |
上一篇:来,评一评选一选,是大长腿好还是奶大的好......
下一篇:彻底,走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