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今日份复盘韭 韭菜少女绝不认输 2020-07-28 - 小 + 大
大盘略显沉闷,继续缩量盘整。 板块上,乳业带头带领食品板块上涨,黄金白银现货跳水带崩了股价:
乳制品包括老牌龙头光明乳业、伊利、蒙牛,以及奶酪棒头部企业妙可蓝多,小韭之前都是分享过逻辑的,自己也持有一只乳业股,今天也喜提了8个点。
之前在底部给大家讲的妙可蓝多,在3个月翻倍后,今天又创了新高。至于逻辑,还是和之前一样,即乳制品企业中报业绩不错,未来低温奶、奶酪棒将成为乳制品行业新的扩张方向。
牛市也好,震荡市也罢,我们都要用时间换空间。比如你看好一家公司未来一年内股价能够翻倍,那就要坚定持有,即使大盘暴涨它不涨的时候,也要有信仰。 因为,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催化剂,会让其股价上涨。短线追涨杀跌固然刺激,但是节奏难把握。把握不好,倒不如安心持有。
······ 夏天到了,啤酒配小龙虾,简直是神仙般的日子。
啤酒既具备社交属性,也具备日常消费属性。在外,酒吧、餐厅买瓶啤酒,和三五好友结伴看个球赛,或是畅谈下人生。在家,打开一罐啤酒,配点花生米,看看剧、发发呆,一个晚上就过去了。
最近一段时间啤酒板块比如青岛啤酒、重庆啤酒、燕京啤酒等都是大涨,虽然各自上涨原因略有差异,但是更多的还是啤酒行业自身向上属性。 今天,就来复盘下啤酒行业。
我国更多的是白酒文化,啤酒文化不深。白酒具备社交属性,谈生意、干大事,都需要白酒,尤其是高端白酒。红酒比较适合文青,品红酒,听古典乐,拍个照,装个逼。 啤酒,就是怎么闹腾怎么来,越是在嘈杂的地方喝酒,就越需要啤酒。目前我国人均啤酒消费类33升/年,超过了世界平均。
2019年啤酒行业产量3765万千升,同比增1.1%,回顾过去十年,2014-2017年中国啤酒产量经历连年下滑,产量增速自2015年触底开始回升,至2018年开始稳定,行业整体已经跨过量缩时期,步入量稳价升驱动行业增长的阶段。根据欧睿数据,2018年中国各类啤酒总销量(包含进口)达到4550万千升,基本与2017年持平,2018年啤酒总销售额达到6142亿元,同比增长7.3%。 啤酒属于周期股,经历了产量下滑+费用率上升+成本上行多重周期,目前行业面临拐点。 成本方面,啤酒成本中约 50%为包材,25%为原材料,15%为制造费用,5%为能源,5%为人工。在大部分啤酒企业中,玻璃瓶约占成本的20%-25%,纸箱占 10%-15%,大麦(麦芽)占10%-15%,以上三项占据了啤酒50%左右的成本。 市场份额方面,啤酒行业经过CR5份额快速提升阶段后于2013-2017年进入战略僵持阶段,即行业前五名份额变动收窄,份额边际扩张难度加大。随着行业并购发展期落幕,前5名相互之间兼并整合不能破冰情况下,存量市场竞争主要模式就是高端化,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主要看企业在高端化战略执行和推进的效果,以及内部管理增效情况。
用大白话说就是,这个行业蛋糕就这么大,就是看谁能够抢到更多的蛋糕。要抢蛋糕,就要拼成本、拼产品。成本要比别人低,产品档次要比别人高,从而提升单吨净利润。
从下面这两张图看,我国啤酒销量早在2013年就达到了顶峰,但是市场规模仍在提升,主要就是产品高端化、提价的结果。按照价格分,经济型、中档、高档啤酒的单价分别为低于14元/升、14-28元/升、高于28元/升。而这三档的销量增速分别为-2%、9%、12%,高档啤酒增速远高于其他两档。
至于百威英博、喜力等国外啤酒好,还是青岛啤酒、华润啤酒等国产啤酒好,受制于篇幅,就不展开讲了。 啤酒行业看得见摸得着,研究门槛不高,大家可以自行深入研究,寻找机会。
······
市场有些平淡,但是研究还是得做。大家关心的蚂蚁金服即将登陆科创,这个票该怎么估值呢? 文章篇幅有限,小韭今天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一篇关于蚂蚁金服的研报。大家可以先自己认真读一下。 最后再放一下二维码,之前还没有加上我微信号的朋友,不用着急,多试几次: 扫码添加小韭个人微信号
不论牛熊都要努力挖掘机会韭 |
上一篇:抗跌品种,威力猛!
下一篇:全球芯片产业大变局!
韭菜少女绝不认输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
原创2022-11-14
原创202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