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研究韭 韭菜少女乘风破浪 2021-01-18 - 小 + 大
小韭本硕六年金融,机构行业研究员出身。 公众号基于价值投资视角,围绕科技股、消费股、医药股、周期股等重点行业及个股机会进行分析。 追求稳定复利,控制回撤、减少账户波动,拥抱价投未来。 记得关注并星标小韭的公众号哟~ 今天是2021年的第11个交易日,上证指数重返3600点。
经历了第一周逼空式的上涨,上周指数开始回调,尤其是上周四和周五上午,不少个股一天半时间就回调超过10%,很多人都扛不住卖在了最低点。
有不少自认为技术分析能力很强的朋友,会认为上周五上证指数快破位了,马上就要迎接主跌浪了。
这里我建议大家看看15年的行情,如下图所示,第一个圈上证指数跌了5.43%,第二个圈指数横盘了近3个月,第三个圈上证指数一周内下跌了10%,第四个圈上证指数下跌了6.5%。
除了最后一个圈,上证指数距离见顶只有200点,其他任何一个圈在技术分析看来都是卖点。如果那时候的你卖了,你会错过后面一大波主升浪。
每一次历史大顶,都是在一致中结束。可以看看15年5月时候的报道,4000点是牛市起点,6124指日可待,上证指数可破万点之类的声音充斥着市场。
但现在呢,抱团行情已近尾声,估值已经泡沫化,美联储即将退出宽松的声音才是主流。
很多人还会拿18年上证指数在一月的逼空行情做类比。
但21年和18年不一样,18年是基钦周期扩张期的末期。
基钦周期也就是库存周期,一个周期长度约为40个月。相信经历过17年市场的都知道,那一年是资源股的大年,许多产品价格达到了历史高点,诞生了方大碳素、万华化学等大牛股。
21年,市场还在补库存,油价才回到50以上,基钦周期也未到扩张末期。
理解不了宏观周期的也没关系,可以看看银行板块的历史PB情况。18年,银行股PB达到了1.2PB,为2015年大牛市后的最高点。
21年,银行股PB仅有0.75倍,处在近十年的最低点。
单从银行股的估值看,指数就很难大跌。
此外,大家也可以看看沪港通的情况。今年以来南向资金,也就是流向港股的资金已经超过了1100亿人民币,近3个月有近一半流向港股的资金是在这半个月内完成的。
内资加速流向港股,是因为港股实在太便宜了。我梳理了一下在A股、港股同时上市的公司情况,发现仅有1家港股比A股贵,大部分公司港股市值只有A股的一半。
随着港股定价权从外资逐渐转变为内资,AH股溢价率会进一步缩小。
换句话说,买有基本面、在A股港股同时上市、估值又被严重压制的港股,接下来一段时间都可以躺赢。
AH股溢价率统计名单我会放在朋友圈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扫描添加我的微信查看。 微信限制了每日添加好友上限,扫码失败的建议多扫几次~ 扫码即可添加微信 昨天的调查,赚钱和亏钱的比例为6:4,其中有1/3的朋友跑赢了指数。 说实话这个数据还是挺超我预期的,我看了下公募基金的数据,今年来跑赢指数的仅占到14%,说明关注我的朋友水平是要好于公募基金的。 希望跑赢指数的朋友再接再厉,暂时没有跑赢的也不要灰心,去年一度亏损30%的小镰刀最后都能实现翻倍收益,新一年的行情才刚开始,还有大把的机会呢~ |
上一篇:加仓!往这个方向重点加仓!
韭菜少女乘风破浪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
原创2022-11-14
原创202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