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研究韭 韭菜少女乘风破浪 2021-01-31 - 小 + 大
小韭本硕六年金融,机构行业研究员出身。 公众号基于价值投资视角,围绕科技股、消费股、医药股、周期股等重点行业及个股机会进行分析。 追求稳定复利,控制回撤、减少账户波动,拥抱价投未来。 记得关注并星标小韭的公众号哟~ 2021年第一个月的交易结束了,惯例做个总结。这个月要用一个字来形容的话,那就是累。
第一周连续涨了4天后,逼空行情下全市场都在看多。之后调整了一周,三大指数再次上涨,创下了新高。 就在不少人的净值都创下月内新高的时候,央行开始收紧流动性、美股破位下跌,导致创业板一周时间回调了7%,上证指数也回调了3.4%。
这一周的回调很伤人,相信不少人这周都过得很痛苦,我的净值也出现了一定的回撤。 但市场就是这样,当你觉得最痛苦、亏钱最厉害的时候,往往是最容易赚到下一波钱的时候。只要能找到股价上涨的催化剂,相信盈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我统计了下这个月个股的涨跌幅情况,只有925只个股上涨,涨幅中位数是-8.4%,意味着随便选一只股,这个月只要上涨了,就已经跑赢了80%的个股。而上月有1127只个股上涨,涨幅中位数为-6.4%,比这个月要好不少。
周末两大新闻,第一大新闻是传闻的流动性收紧被证伪了。网传央行常备借贷利率上调,央行称是假新闻,且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看看这个1天期的上交所质押式国债回购利率,周五早上的时候还有7%,到了下午开始直线跳水,最低时候只有0.9%。可见市场上,稍微松一松就有很多钱,最近的回购利率上行是因为月初放的太松了。
很多人把最近一周股市的下跌归结于回购利率的上调,我觉得是不准确的。从下图可以看到,自1月21日回购利率破3%以来,最高时利率达到了10%,但指数还在1月25日创下了新高。
我更愿意把这周指数的回调归结为美股的回落,看看道琼斯指数从1月27日开始破位,A股、港股也差不多是那时候开始破位回调的。
美股破位的原因,当然和散户抱团股暴涨有关。周五GME再度暴涨68%,我也用一小部分资金参与了一下。
我看了下目前GME的做空比例,依旧有122%,而最高峰时期做空比例为140%,意味着GME股价暴涨并没有迫使大部分机构平仓,还有很多人在死扛,这场战斗仍未分出胜负。
最后的结果必然很惨烈,GME等个股暴涨,对冲基金爆仓,美股大跌;GME等个股暴跌,对冲基金笑到了最后,散户本金出现较大损失。
通过这场战役,大家会发现美股机构化都是骗人的,疫情冲击下美联储派发了大量的现金,使得散户手中有了少量资金去购买股票,最近一年美国散户的占比越来越高。
但A股确确实实是在机构化,就连散户、游资都在机构化。和周围的行业专家、基金经理聊天,发现这两年赚钱倍数最高的不是什么游资、基金经理,而是那些在各个领域深耕的产业专家。
过去大家最讨厌买自己本行业的股票,觉得行业内很黑暗,都是一些不知名,自己看不上眼的垃圾公司。
但现在最喜欢的就是买自己所在行业的公司,因为这些上市公司的销售数据、竞争对手情况,自己都很了解,甚至比市场上的大多数基金经理都要早知道。
19年的半导体、20年的食品饮料、医药、新能源,几乎每个行业都有大牛股产生,行业专家可谓赚得盆满钵满。我身边就有好几个行业专家,靠买本行业上市公司的股票,本金翻了近10倍,实现了财务自由。 很多人做了多年投资,希望自己在职业生涯内能够找到一只tenbagger股,中文名叫十倍股。股神巴菲特也是tenbagger理论的践行者。 我统计了一下2019年至今个股的涨幅情况,发现出现了12只个股涨幅超过十倍,其中有3只医药,3只新能源,3只科技,2只食品饮料,无一不是最近两年大火的行业。 而对一个行业、一家公司基本面足够了解,是很有机会找到那只tenbagger股的。 如果你在所在领域积淀了多年,不妨看看自己行业内有没有黑马公司出现。如果你并非行业专家,也没有关系,先深度挖掘一个重点行业,贯彻“想逻辑、算业绩、找催化”的投资体系,也能找到大牛股。 牛股一直都在,就看你能不能耐心去寻找。 ...... 1月初第一次统计收益率情况时,还有约1/3的朋友跑赢了指数。一个月过去了,大家的收益情况如何呢?一起来做个统计吧~ |
上一篇:开始打酱油时间
下一篇:央妈来辟谣了!
韭菜少女乘风破浪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
原创2022-11-14
原创202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