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南山之路 南山之路 2021-06-19 - 小 + 大
周末了,南山就不讲市场和公司了,今天来吃两个大瓜。 在股市里赚快钱,真是一件令人着迷的事情,所以许多时候,即使是上市公司的高管、大股东,有时候也忍不住想来捞一把快钱。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披露的短线交易公告中,相关人员的获利金额从2元到85万元不等。 不过有意思的是,有的时候这些人不仅不赚,反而亏钱了,真是奇葩。 先看一个赚了 2块钱的案例: 2021年3月19日,立方数科监事王先配偶季小丽以4.25元/股的价格买入100股公司股票,成交金额425元,并于4月1日全部卖出,卖出价为4.27元/股,成交金额427元。 此次交易构成短线交易行为,而上述所得收益作为本次短线交易的获利金额(2元)已全数上交公司。 赚了区区 2块钱,刚好购买一杯豆浆的辛苦钱,还要上交给公司,也是令人惊讶。 再来看亏钱的案例: 自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共有13位上市公司董监高及亲属短线的交易收益为0,共9位产生亏损。其中,移为通信监事王玉飞配偶张某短线交易亏损达11.57万元,为9位中亏损金额最高。 公告显示,张某于2020年11月2日卖出移为通信股票3.6万股,交易金额为81.35万元,2021年3月23日再次买入4.71万股,交易金额为121.58万元。一进一出,张某亏损约11.57万元。 也不知道是短线交易太难操作,还是这些人交易水平太差,总之有着优势的信息条件,依然短线亏钱,看来想赚快钱,实在是不容易呐... “证监会对这方面的监管非常严格。”一家上市公司董秘办的工作人员说,为了加强监管,公司会采取措施,“如果是大股东的话,类似约束可能会更多”。 所以发生了短线交易,股东们或者高管们,表达致歉是必要的,这理由就更是有趣了: 有的说,把“买入”输错,按成了“卖出”;有的是买卖其他公司股票,结果代码输成了自家公司的;更多的是表示“不熟悉相关法律条文”。 好吧,短线交易这一块,只能算是开胃甜点,更大的瓜是,有些搞内幕交易的,不仅没赚钱还亏了钱,更要被重罚,这个就有意思了 新三板公司本草春的总经理蔡水泳在内幕交易敏感期内控制两个账户买入“本草春”合计35.4万股,成交金额45.83万元,结果一共亏损24.40万元,把本金的50%都亏没了,最终还被罚了3万元。 6月9日,内蒙古证监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任义国、董辉夫妇存在内幕交易行为,两人合计买入“赤峰黄金”近200万元,实际亏损5.6万元,最终被内蒙古证监局处以罚款30万元。 5月10日,江苏证监局披露了时任南京华德仓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的李超,内幕交易“音飞储存”股票,投入近20万元,结果亏损了9万多元,而且还要被处以8万元罚款。 这么看起来,即使是内幕交易,A股也是无比凶险呀,上面三例内幕交易亏损案例,居然有两例都是腰斩了 这几天,南山还看到一条新闻: 2021年5月,52岁的嫌疑人吴某因投资失败,在上海杨浦区平凉路一家黄金店内抢夺两条黄金项链,被定抢夺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据吴某供述,作案动机系炒股失败,好几天都没饭吃了。 据了解:52岁的吴某曾经是某国有事业单位的员工,原本工作稳定、家庭幸福,但他自视甚高、后因各种奇奇怪怪的炒股行为等投资失败、欠下债务; 妻子也与其离婚,离婚后分割财产给对方200多万元,其银行卡账户被冻结,这使得他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这个新闻不知是否杜撰,但还是提醒各位,炒股可以,注意风控,万万不要过于冒险了 ------- 南山之路公众号专注于优秀公司的研究跟踪,以及机构大佬的重要动向解读,直言机会与风险。 如果您喜欢南山的文章,想看到更多有价值的原创观点,请点击下面的名片关注: 南山之路 资深职业投资人,公众号每天复盘及分享实时投资见解。 专注于跟踪消费、互联网、医药、高端制造等行业的核心公司,对投资逻辑和估值进行深入解读,并分享投资理念。 公众号 风险提示:本文仅为个人观点解读,不构成投资指导 点击阅读原文,享受万1.5(2元起)的开户福利,+南山VIP服务群! 拒绝白嫖,点个“在看”支持下~ |
上一篇:继续低吸!
下一篇:好家伙,美联储大佬放狠话!
南山之路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2-09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9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