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樊 老樊研究院 2021-08-17 - 小 + 大
大盘走出普杀的态势。 既杀传统白马,亦杀热门赛道。市场一走跌,不少投资者开始马后炮找原因,昨天大跌,还能说7月份数据过差,今天跌了就得找新逻辑了,要不然没法解释为何昨天不跌。 这次背锅的,是“因美部分不适言论引发的地缘关系紧张”,因为涉及敏感词,老樊只能点到为止了。不过后来是各路辟谣,其实就算但单看这一条,逻辑还是挺牵强的,毕竟今天的军工股没动。 老樊认为,对于9月联储议息会议临近,带来的美联储“鹰派”声担忧,也是市场考虑的短期利空因素之一。短期各种复杂因素交织,市场轮动有没找到新板块,出现技术性调整很正常,有调整才是符合规律的。 ------------ 市场的“新动作”—演绎高低切换。 当前已然从低估值的地产股,向“中字头”品种进行扩散,不过和地产股讲基本面改善预期的逻辑不同,中字头的拉升,或者说低估值建筑股的躁动,主要是搭上了“抽水蓄能”的题材。 现在的建筑股暴走,是正在借力“新产品”打开市值想象空间,比如走强的中国化学,看的是己二腈项目投产,化工业务带来新的增长极,现在轮到中国电建,借力抽水蓄能讲新能源逻辑。 这里老樊给大家做个普及,目前储能主要有2个成熟的技术,一个是抽水蓄能,一个是电化学储能。因为抽蓄平均成本一直再降,未来还会再降,所以电力大规模储能还是用抽蓄。 根据CNESA数据,2020年国内存量抽水蓄能装机32GW,存量占比89%,电化学储能存量装机3.3GW。从全球范围来看,2020年全球存量抽蓄装机173GW,占比90%,电化学存量占比7.5%。所以说不管是国内还是全球,抽水蓄能在储能的存量装机上,都是主力。 但之所以市场热度陡然提高,核心是近期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关于征求对《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函,提出到2035年我国抽水蓄能装机规模将增加到300GW。目前国内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还在32.14GW,这意味着未来15年我国抽水蓄能装机将有近10倍增长空间。 超预期政策开启,和市场“高低切换”的节奏相契合,以“中国电建”为首的低估值建筑股异常活跃,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但如果深挖业绩增量来看,是低于市场想象的。 而电化学储能则不同,从增量装机的角度来看,电化学储能才是主流。国内增量装机,抽蓄占到48%,电化学为49%,全球来看,抽蓄占到20%,电化学占到77%。 未来电化学储能渗透率的提升,是大势所趋,未来的核心看点,在于成本下降的速度。于基本面而言,逆变器、电池、材料才是主流。 不过目前储能总量还非常小,跟风电、光伏、动力电池相比,还是小规模,从基本面角度来看,未来业绩的大增量,仍需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等待期。 --------------- 近期,大部分的行业和板块,在走调整节奏,即使是高景气赛道,也是亦然。 即使是好产品,也未能置身事外,典型的就如锂产品、逆变器,核心原因,就是股价上涨速度过快,持续领跑基本面后,有杀估值的动力在。 这点老樊自7月21日《危险点!》、《注意,短期利空!》等复盘以来,就在反复强调这个短期风险点。 于优质品种而言,杀估值不会改变趋势,而是影响短期股价的波动节奏而已,因为股价出现一味的逼空式上涨,脱离基本面太远,反而是坏事。 但不管是题材股,还是优质基本面个股,其股价的调整的类型,老樊认为可以分为2种: 一种是主动性调整,即调整节奏,是通过回落的方式来实现,这种调整是以空间换时间的方式来实现,于基本面而言,会快速消化估值,于资金面而言,能够很好的实现筹码的置换,浮盈筹码离场,抬高整体持股成本,这样后续的股价上涨,持股者会更加坚定。 二是被动性调整,即调整模式,是通过横盘震荡的方式来体现,这类调整是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于基本面而言,是需要通过后续业绩的增长,来消化估值,于资金面而言,只能通过拉长战线,来实现筹码的重整。 一般来说,于高景气的优质赛道而言,被动性调整出现的概率更高,于题材股而言,出现主动性调整的概率偏高。 当然,于优质赛道而言,如果景气度出现下滑,或者大盘出现调整,或者板块出现情绪利空的时候,也会从被动性调整,演变成主动性调整,这个时候,往往会造就新一轮的上车时机。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今年年初的锂电赛道出现的调整,均跌幅在30%左右,上游的锂资源品,更是出现50%的杀跌,除了说大盘的拖累因素以外,机构基于高估值的分歧,夺路出逃更是一记重锤。大A就是这样,涨速过猛,上涨过头,悲观情绪承压,也可能跌过头。 于大盘的调整行情而言,老樊始终在强调,最好的模式就是“均衡持股策略”。 因为调整的时间和空间,都可能因为外生变量的出现,出现超出预期的情况,而组合式持股,持仓标的大概率是非同步波动的,所以整体业绩的波段性会降低,这样持股的心态会平和。
|
上一篇:暴跌出机会!情绪冰点出现
下一篇:都别慌,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