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佚名 老樊研究院 2022-11-14 - 小 + 大
连锁药店板块,上演涨停小高潮。 早在8月份,老樊就在圈子中重点剖析“连锁药店的性价比”。 当时因为电商药房的冲击,导致板块出现趋势性调整,但经历过连续回落后,已在估值端反应该层利空。 且判断出电商药房冲击,“视不同产品而定”。 核心就是看,“药店产品属性”: 1)不同于一般商品,专业属性强; 2)购药是非标准化的需求,SKU多,购买频次低,强调购药的及时性,所以电商药房的冲击,仅限在部分产品。 比如说药店中的保健品,10年前在药店占比是20%,现在也就5-6个点,冲击很大,核心就是产品标准化程度高,药品属性弱,所以容易受到线上的冲击。 在行业低位的时候,要学会以“中长逻辑看待”。 当时提示2点看多逻辑: 1. 处方药外流; 2.龙头市占率提升。 当前1万亿的药在医院卖,5000亿盘子在线下零售,如果处方药外流,连锁药店的天花板还在抬升。 其次,益丰、老百姓等连锁药店龙头,市占率也就2个多点,对标海外CR 2选手占据80%的市场份额,龙头成长的空间,是很高的。 当然短期的拉涨,主要系疫情管控边际变化下,受益于疫情的复苏刺激,即门店客流的回升,同时有叠加逻辑-防护需求刺激,会有需求的阶段性拉升。 这在圈子中的上周跟踪点评中,重点强调。 药店的大涨,也带给我们2个思考: 首先,站在疫情复苏的主线上,要有发散性的思维,要从“低基数效应”+“逐季向上弹性”2个维度综合去看,不拘泥于“某一板块”。 其次,当一个板块趋势性调整后,尤其是阶段性低位后,要学会“抬头看天,逆向思考”。 ----------------------- 金融支持地产的16条,成为周末最大焦点。 这里老樊给大家总结下几个要点: 1)保交楼; 2)给地产企业继续贷款,民营、国营一视同仁; 3)合理确定当地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政策下限,因城施策。 一句话概括:解决地产企业的当下融资问题。 但反观二级市场,早已从解决“融资难”,看到解决了“销售难”,再度掀起地产股的“炒作行情”。 老樊来看: 政策开始支持融资端,但销售端的改善,信号仍旧是相当不清晰的,甚至存在很多地方开始打折促销,但销量仍旧是相对低迷。 所以说,即使是博弈的视角,也远远到不了交易明年基本面大幅好转的时候,也没有到博弈“地产终极格局”已到的时候。 博弈的选手,要提前设定好止盈的目标。 且从博弈的节奏来看,也是要先考虑债券,再去看消费建材、家居,最后才是地产股。 这里重点说一下消费建材股: 消费建材年内2波调整,主要是地产股所累,龙头股的业绩miss,更是加剧基本面业绩下滑的担忧。 但以当前位置来看,已然反应出存量营收减值的问题,所以后续地产产业链真正确立反转,其表现是不会掉队的。 毕竟消费建材龙头股,有独立于地产的成长属性。 ----------------------- 短期视角看,光伏代表的新能源股,有点拖沓。 上周五市场的大涨,新能源缺席,今天大盘高开低走,又成为“拖累板块”。 这样的表现,是哪里出了问题? 是下一个半导体,要称为渣男? 既然是“短期视角”,自然要去找短期的核心矛盾点: 即资金面的净流入&净流出。 当下新能源方向的疲软,就是在存量资金博弈的市场中,当地产产业链VS疫情复苏受益主线,阶段性得到资金青睐时,必然是其他资金扎堆的方向“被动流出”。 这样的“此消彼长”,上半年就出现过一次。 今年的3月中旬-4月中旬,新能源方向出现一轮凌厉的调整,但同期房地产板块,却在政策边际变化,出现猛烈的上攻。 但事后的结果,很清晰: 地产股在进行估值修复后,数据还是差的一塌糊涂,结果跌回启动前的位置。 但反观新能源,在光伏等板块业绩超预期下,再度演绎出一轮再破新高行情。 当然,历史不会简单的重演。 当前位置,新能源板块会继续因为“资金的净流出”,继续相对疲软的态势。 未来要观察“一段时间的股价相对强弱”,如果持续性的弱势,将确认新能源板块,从“面的机会”,收缩至“线的机会”或“点的机会”。 需要明确的是,不是新能源板块的“趋势性看空”。 新能源依旧是主线之一。 并且未来有增强逻辑的品种,会继续在23年有高光表现。 以光伏为例,明年量增逻辑依然在,但如果有“单位盈利上升”的叠加支撑。明年的表现,依旧很精彩。 |
上一篇:反包,大机会
下一篇:注意,众生也有补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