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突破!六年新高!

佚名   先知研报   2021-09-06 - 小 + 大

A股已经连续33个交易日成交额破万亿,近期创下六年来最大单日成交量,巨幅换手的背后,主要是几股力量在推动:


一、公募基金调仓:消费医药的持续弱势导致资金流出,成长和周期板块中景气度较高的赛道都定价较为合理,估值和拥挤度处在高位,防御型配置资金开始青睐性价比较高的金融、基建和公用事业。


二、北向资金成交额加大:北向资金的成交额创下年内新高,周度累积成交额达到8342.16亿。


三、融资融券存量上升:融资融券交易额较5月的低点3000-4000亿回升至近期的5000-6000亿;


四、量化私募的中高频交易活跃:量化私募目前的产品规模已经破万亿,8月量化私募新发行数量高,其中还有很多是百亿爆款。存续产品交易和建仓对两市的成交额都有无法忽略的贡献。


五、巨额成交的背后,使市场风格出现了剧烈变化。若后续A股成交量仍维持在1.2万亿以上,则A股市场价值与成长地风格轮动依旧很快,成交量越往上走,市场波动越剧烈;反之,成交量回归理性,则风格定在结构性行情。


六、一直以来大家对量化的固有印象就是机器人下单追涨杀跌,是波动率的放大器。其实这个理解并不全面。根据先知的经验和与量化私募机构朋友的交流,做个科普:


当下较为主流的量化策略主要是以日频价量策略(技术因子结合非线性的机器学习算法)和高频策略(主要信息来源是日内高频交易数据)为主。这两者都不是单纯的动量策略,其中甚至有用到反转策略。


从这些明星量化私募产品的业绩表现来看,策略的同质化比较严重,经常出现同涨同跌的状态。这确实加大了市场的脆弱性,一旦策略出现回撤可能同时触发止损条件,在市场上形成较大的卖出压力。


此外,中高频策略都是非常依赖市场流动性的策略,在高换手的市场环境中能有较高的超额收益,而较高的超额收益又能吸引更多的资金申购该类型产品,新产品需要建仓和交易会提高市场的换手,形成正向反馈。


日内策略会在任何交易时间交易,而日频策略常在临近收盘进行换仓(也有在开盘下单的),从日内的成交额分布来看,2点半之后的成交额确实明显提升,由此也可以瞥见量化策略确实对成交额的上升有贡献。


其实大多数量化策略都是会设置换手限制的,但是目前多数的中高频策略的换手都在年化50倍以上,远远高于主动管理的产品。


七、市场观点: 近期新高的成交额是市场向好的核心支撑,也是市场高波动的主要缘由,未来一段时间预计“高水温、高波动”并存的市场仍会延续。目前A股成交额破万亿持续时间仅次于2015年且创出年内新高,极高的成交额对应充裕的流动性,构成市场向上的推动力。但正是原因成交额大市场对利好利空都有会过度反映,进而表现为高波动。过渡到投资,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要逆向思维很重要,在市场波动时要积极把握情绪向中枢均值回归后市场结构性机会继续曲折向上的机遇。


八、行业观点:用高成长“稀释”高估值仍然是首选。高成长行业如新能源车、光伏、半导体中长期极强的成长性使得高成长板块依然是积极配置的重点,调整反而是较佳的逐步关注机遇。中长期而言,消费行业估值逐渐进入合理区间,开始赚业绩的钱,自6月“蛰伏”以来,估值得到一定修正,“杀估值”动能减弱,反而可以依靠业绩增长赚业绩的钱。但从实际投资的角度,近期国内疫情仍有反复,且消费行业大幅反弹缺乏“催化”,因此消费布局可能更强调在回调中把握“黄金坑”,而非在反弹中“追涨。


九、先知继续看好小秘圈持续跟踪调研提示的主线龙头机会,今天的锂电光伏就是2004年的煤炭,今天的芯片就是2004年的钢铁,现在的高端装备制造硬科技行情不是衰退性宽松搞成长,而是新科技周期下的眉飞色舞!



上一篇:持续关注,这两个方向!

下一篇:买什么?

先知研报 的最新文章:

市场关注的问题!

原创2022-11-21

“利空”落地!

原创2022-11-20

史诗级熊市!

2022-11-17

利好,共振!

原创2022-11-16

预期,转折!

2022-11-14

关注先知研报公众号
先知研报的微信号:AGYW169

研究创造价值,比研报更先知,守龙头,抓拐点。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