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7 22:54 先知研报 2022-11-17 - 小 + 大
用7个问题解释一下这轮史诗级的债熊和流动性紧张: 【发生了什么?】2022年11月11日以来,债市行情剧烈波动,引发市场担忧。国内债市近几日出现了压力巨大的流动性紧张,体现为一波大幅且快速的收益率上行,特别是短债市场,以一年期同业大额可转让存单为代表,收益率从11月初(就是开始有小作文的那段时间)的2.05%大幅上行到到今天的265%,60bp的上行速度之快甚至超过了2020年4月份央行货币政策转鹰的时候。(60bp的收益率上行意味着什么?可以想象比如美联储完全超预期加息75bp的话,全球股市会怎么样)更糟糕的是,目前市场一致预期是收益率可能会继续上行,流动性压力持续甚至边际恶化。 【为什么会出现流动性紧张?】债市大幅波动,判断是归因流动性边际收紧,叠加经济利好政策出台。首先是政策端的因素:降准预期落空、mlf缩量续作,人民币快速贬值对资本账户的压力,净出口增速下滑造成的货币派生效应减弱,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债市的流动性。11月以来,银行间市场7天回购利率DR007波动中枢有所抬升,由10月的1.5%~1.6%,上行至1.8%~1.9%,显示流动性边际趋紧。其次是市场层面的问题:由于10月份权益市场表现实在太糟糕,叠加各种短期风险因素的冲击,大量资金涌入短债市场造成了抱团式的交易拥挤,而后又在突发的政策变化下(防疫宽松+地产纾困+海外缓和)又造成短债市场抱团的负反馈和恐慌性出逃,瞬间加剧了市场流动性紧张的问题。 【为什么会发生负反馈?】短期债市大幅波动,触发“资管产品净值下跌-客户赎回-被动出售债券-加剧下跌-加剧赎回”的负反馈机制。具体来看:①理财、债基等资管产品:底层资产以固收类资产为主。根据wind统计,3.1万个有数据的理财产品中,1.1万个理财产品近一周收益率为负。而根据第一财经报道,11月16日,招行添金2号理财产品因大额赎回,触发巨额赎回上限(前一日份额的10%)。目前各家银行理财对客户以安抚为主,但个人客户的赎回可能短期不会结束。②货币基金:余额宝收益率1.76%(考虑免税效应后)回落至DR007(2.05%)之下,引发较大机构赎回压力。 【谁是短债市场的最大玩家?】从表面来看是银行的配置户 公募基金和理财产品。而银行配置户是AMC的持有至到期策略不会净卖出,理财产品有固定的产品期限不会临时出现赎回压力,而最大的问题是在公募基金,而公募基金的最大单一投资者群体是银行自营的交易户,也是当下市场出现暴力赎回加剧市场流动性的最大因素。 【为什么银行自营会暴力赎回?】银行自营(交易户)所在的金融市场部通常会在交易户中购买千亿级别以上的公募短债基金,而交易户在临近年底将有考核压力,突然的债熊不但令交易户在2-3天内几平丧失了2022以来的绝大部分浮盈,并且接下来还面临可能会浮亏的压力,所以银行自营必然将选择暴力赎回。 【流动性紧张会影响股票市场吗?】一定会,因为资金利率是万物定价之矛,流动性紧张所带来的资金利率上升将带来权益市场的资金成本快速上升,特别是对于那些依靠资金热炒的热门赛道成长股。而赎回行为自身直接对于股市的影响相对有限,毕竟银行自营和权益市场相对隔绝,有权益持仓的理财又不会出现短期内的大量赎回。所以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将比较短期,在资金利率调整到位后则自行消退。银行理财大跌对股市整体的影响是是短空长多。过去银行业长期没有听从中央政策导向,建立资金池,体外循环,没有真正投入实体经济,现在正在拨乱反正,目前只要冲击是短期的,长期是利好,大家一定要深刻理解。 【央行会救短期流动性吗?】比较难,因为汇率压力依然较大,货币政策很难出现较大变化,其实也正是货币政策的相对被动,才间接导致了现在的局面。哪怕是今晚新鲜出炉的央行Q3货币政策报告里新增的一句“做好年末经济工作提供适宜的流动性环境",也被债市解读为继续不鼓励”资金空转的现象。当前核心症结在于负反馈已形成,依靠市场自身力量打破具备一定难度。后续可关注两方面支撑因素:①央行注入流动性,则有望缓解市场恐慌情绪,打破负反馈;②银行配置盘入市,当前银行等金融机构仍面临资产荒压力,配置盘在利率上升后有加仓意愿。 |
上一篇:这条消息,不容忽视!
下一篇:差一点!割肉在最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