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节后,须知的几件大事!

原创:先知   先知研报   2020-05-05 - 小 + 大

五一假期即将结束了,虽然我们在疫情之后休养生息,但海外情况却并不安宁,外部市场走势也并不平稳,国内市场也出台了重大政策,今晚先知将为你一一解读。


全球经济衰退加速



国内假期期间,海外市场大跌,美股在5.1当天大幅收跌3%,欧洲主要股指跌幅均超2%,富时A50股指期货也累跌5%。


为什么又是一个多事的五一假期呢?


首先是美国公布了一季度经济数据,美国2020年Q1实际GDP初值下滑4.8% 。与历史比较来看,一季度的经济下滑仅次于08年,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因为这个数字并未反映经济下滑的全部。由于受到疫情影响的时间仅体现在3月下旬(3月14日美国才宣布进入紧急状态,3月20左右才陆续有各州“居家令”出现),因此疫情下的社交隔离冲击并未完全体现在数据上。


所以国内外多数机构认为美国二季度经济数据将会出现更明显的下滑,且幅度可能超过20%,而三四季度疫情控制后才可能会显著修复,全年呈现“U”型走势的概率较大。下一季度消费受到的冲击将更加明显,特别是服务消费中的餐饮、娱乐、交通、住宿会受到严重冲击。投资和进出口增速同样会受到美国企业停工停产的影响,于是美股再次大幅回调。


其次是由于新冠疫情打击经济并增加不确定性,欧洲央行称其随时准备扩大刺激措施以对抗新冠病毒大流行所带来的经济影响。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也指出,欧元区经济正面临萎缩,其程度和速度在和平时期前所未有。遏制新冠疫情的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元区所有国家乃至全球的经济活动。


欧盟统计局刚刚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的数据中也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欧元区19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了3.8%,而这一数字是自1999年欧元区成立以来的最大跌幅。且和美国遇到的情况一样,最差的数据还会在接下来的二季度中体现。所以欧洲市场也集体调整。


最后,随着美国疫情发展和大选临近,美国政府在上周末又加大了对中国所谓的疫情责任的指责力度,欲把导致这一切最差和更差的数据的疫情原因嫁祸甩锅给中国,还多渠道发声要对中国施加相关制裁以及提高更多的惩罚性关税,而且针对关键性领域供应链所谓过度依赖中国的问题,美国国务卿还宣布拟推行“经济繁荣网络”,计划与多国合作,将关键领域供应链从中国剥离。所以A50股指期货也应声暴跌。


节后A股调整可能一步到位


在疫情如此严重的情况之下,特朗普及美国政府悍然释放出不利于全球市场稳定的预期,可能会触发节后开市投资者们在阶段反弹中获利了结的意愿。


但先知认为,在经历了贸易战的短兵相接与年初历史罕见的全球暴跌后,这种有所预期的冲击对A股影响有限,反而又一次给我们提供了配置的良机,内部的增长再结合外部的催化,科技成长也有望回归行情主线。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对特朗普选情的负面影响显著,而我们中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治效果在全球出类拔萃,一边是美国疫情控制的不理想,一边又是中国经济生产活动的迅速恢复,所以特朗普对中国的态度从三月以来疫情在美国爆发后一直在甩锅嫁祸,“中或最赢”的讨论也在全球发酵,所以中美摩擦有所反复在情理之中,国内机构本来对此行为有一定的预期。


但却因国内医疗供应链保障不足,仍需要中国的物资援助支持,所以在美国还没有完全控制住疫情之前,特朗普还不会完全撕破脸皮,制裁和关税就算是要实施,也还未到实施时间。


而且特朗普在记者会上表示德国已经提出向中国索赔1300亿美元的赔偿方案,但美国会要求更多。其实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现在的中国已经拥有主权豁免,早已不是当年的大清,也会不理睬相关赔款要求。


但是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要提防美国可能接下来采取对中国所拥有的海外资产、美债、中概股进行征用扣押并变现或者施加关税的方式来实施索赔。


所以后续如果中美摩擦负面催化密集兑现,市场可能发酵全球经济衰退周期延长,中国发展新经济海外阻力加大的悲观预期,也有可能使得A股进一步探底。仅从逻辑推演的角度,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更深重更持续的全球衰退是各国不可承受之重。逆全球化进程很难是“断崖式”的,制衡、分化和反复才是常态。


所以,短期A股市场暂时还不会由中美摩擦单变量主导,国内政策对冲和资本市场稳预期将构成对冲力量。节后A股调整可能“一步到位”,而后资本市场稳预期可能主导A股震荡磨底。


对于投资而言,不能盲目乐观,也不用过分悲观,遵循市场规律,挖掘行业与公司内在的成长与发展,收获中长期价值回报,这些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看似超预期的下跌,背后的逻辑还有事情演变发展的过程,其实是符合国内投资机构的预期,而且当我们A股节后开市反馈了外部的影响后,又到了两会前后这个性价比较高的做多窗口。5月21日两会召开在即。先知团队回顾统计了过去15年两会前后市场表现:大部分年份两会前后市场整体上涨,是国内稳增长政策对冲验证的窗口期,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概率低。


接着到了5月底,创业板注册制征求意见结束,改革后续催化将会继续落地,窗口期就此打开,此次改革定位较高(深改组背书),资本市场稳预期阶段性加码是应有之意。同时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也为中长期科技成长的主线奠定基调,参考去年科创板设立后以及年初再融资新规后的市场风格特征,注册制改革有望再次激起科技成长的结构行情。


随着海外疫情的逐渐缓和,市场关注焦点也将逐渐由“内需韧性”转向“外需修复”,后续随着海外疫情缓和、国内经济活动正常化、一季度全年业绩底确认,前期受海外疫情冲击最大、长期国产替代趋势明确、产业政策周期双轮驱动的科技板块也将迎来修复。


从市场表现看,前期受国内疫情冲击较为严重的科技与服务行业已在节前率先反弹,市场有所风格切换的迹象,且港股昨日的大幅调整时同样也有半导体板块飘红。所以此前受海外拖累严重的科技板块将最具弹性。


公募基建REITs破冰启动


4月30日晚,中国证监会、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标志着国内基建REITs试点正式起步。基建REITs将拓宽基建融资渠道、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高建筑公司周转率且助力形成良性闭合商业循环,超万亿基建REITs市场有望启动。


基建REITs启动,唤醒了“沉睡”的优质资产。公募基础设施REITs试点拉开帷幕,周期投资开启了良性循环。公募基建REITs政策出台,试点项目数亿至数百亿不等。基建REITs盘活存量资产,有望撬动万亿元直接投资。


基建项目投入及运营周期一般长达10-30年,资金投入后长期失去流动性,而基建REITs相当于将现金流好的基建项目提前变现,盘活存量资产,形成良性循环,基建投资持续增长预期显著提升。从国外经验来,基建是重要的REIT基础资产类别。目前国内已具备大量优质基建项目,我们仅以现金流较好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例,国内目前投资存量达150万亿,假设5%存量投资额被REITs化,可释放直接投资资金达7.5万亿元。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徐宪平认为,基建REITs可以带动20万亿到40万亿元直接投资。


先知认为REITs的推出,将是继“城投平台”、 “PPP”、 “专项债”之后第四 大投融资模式的创新;对于新老基建板块的影响将不亚于“四万亿”、“一带一路”、“PPP”,基建板块的相关投资逻辑将发生重构。


既聚焦传统基建“补短板”,又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新老基建投资将产生哪些深远影响?盘活存量优质资产,提升直接融资比重,降低企业杠杆率,资本市场将迎来哪些变革?先知已将解读与机会详细的阐述在了今日先知突发超万亿基建市场启动!公募REITs破冰!,请移步收看。还没关注先知突发号的朋友们可以在文尾扫描二维码关注后进行阅读。



本次试点涉及到的行业领域众多,影响深远,并且机构关注热度超前,各大研究所已经在假期间积极邀请专家召开解读,在撰写文章之前先知已经收到了第7封解读会议邀请邮件,同行的基金经理们也都在抓紧时间补课,第一次覆盖与解读已为大家呈上,后期更多的跟踪还在路上,敬请大家期待!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各位晚安。


扫码关注阅读先知突发



上一篇:Sell in May and go away !

下一篇:中芯国际计划科创板发行股份,聚焦半导体硬核资产回归!

先知研报 的最新文章:

市场关注的问题!

原创2022-11-21

“利空”落地!

原创2022-11-20

史诗级熊市!

2022-11-17

利好,共振!

原创2022-11-16

预期,转折!

2022-11-14

关注先知研报公众号
先知研报的微信号:AGYW169

研究创造价值,比研报更先知,守龙头,抓拐点。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