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樊 老樊研究院 2021-10-27 - 小 + 大
昨晚中概股莫名大跌,拖累港股和大A。 动力煤期货的雪崩,使得纯周期股“至暗时刻”继续。 周期股多头行情的崩塌,再度让很多投资者意识到,为什么周期股上,持仓机构很少,不是不想赚暴涨的钱,而是都看到一将功成,而没有看到“万骨枯”。 当然被市场归类为周期大赛道上好产品,锂资源品、稀土相对强势,二者兼具长期需求的长逻辑,是能够走出独立行情的关键。 ------------ 继续跟踪9月3日以来挖掘的风电板块。 在挖掘初期,老樊就旗帜鲜明的指出:风电长逻辑走顺,博弈性机会开启,是先主题后基本面的机会,随后连续20次+跟踪点评。 之所以判断为博弈性机会,赚预期修复、估值修复的钱,底层逻辑就是即期业绩会很一般,没有必要对即期业绩有太高的期待。 从日月股份等Q3的季报来看,很明显能够看出短期业绩的承压,零部件环节业绩普遍都不行,塔筒还凑合,所以底层的判断逻辑是在不断印证中的。 今天风电板块的上涨,是和极少数风电公司业绩超预期有关,因为市场在预期风电的业绩拐点可能提前,所以股价先行反映。 比如行业代表企业之一的金风,出了业绩,是很超预期的,Q3整机环节的业绩,明显是好于其他部分的,再比如塔筒的天顺风能,尽管Q3扣非净利润还是负的,但已经开始走出单吨净利润的拐点了。 现在机构进入,是很容易理解的,就是老樊强调的,先从主题性机会入手,等待明年基本面的机会,因为即使往后面看,Q3还会有零部件企业业绩陆续出来,塔筒应该还行,但其他部分应该都不大好,但这些都是预期之内的事情了,机构买风电,看的也是明年。 -------------- 风电不断兑现博弈性机会,核心就是3点: 1.长逻辑开始走顺 风电长期估值和涨幅低于光伏,主要是产品成本降幅慢,土地有限,长逻辑不好。但目前来看这两项难点都在大幅改善,一方面风电正在经历历史上,最大幅度的成本降幅;另一方面土地上在两高双碳国策下也会快速边际改善。 还有一个制约的长逻辑,是整机难以出口,这是和光伏相比是很大的区别,这个短板也制约了估值中枢的抬升,老樊认为这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给国内优秀的整机厂时间,老樊坚信未来肯定和光伏的组件、逆变器一样,能够实现大规模的出口。 2.估值相对较低,给个破框就下蛋。 能够看到,除了新强联为代表的好产品外,风电产业链其他环节,相关标的估值都在20倍出头,相对于光伏来说,估值就有性价比,所以即使看不到行业的质变,但涨得慢品种,总会因为业绩拐点等预期,反复活跃。 3.催化剂不断,强化反转预期。 在9月16日的跟踪点评中,老樊就指出风电有几个催化剂:比如后年大基地集中,带来的并网需求持续性,近期也能够看到风光大基地的消息,就是一波接一波的,还有分散式风电催化。 又比如当时指出的大型化,带来整机降本的可能超预期,金风已是一例,再比如原材料价格回落,带来的盈利恢复。这些催化剂未来逐步的落地,就会持续强化业绩触底回升的预期,毕竟当下需求环比下行,原材料还在涨价,只能看明年的业绩反转。 ----------- 当然,即使是博弈性的机会。 老樊亦是从“唯产品论”出发,挖掘出好产品的新强联+运达股份、低成本的好公司日月股份。 先说运达对应的整机环节: 一是相比零部件,价值量和利润量更高,单W价值量是3元/W,利润量是0.3元/W;二是具备轻资产属性和类消费属性,因为轻资产属性,所以市场看到未来毛利率的提升,预期差相比零部件更甚一筹。 再说新强联对应的主轴轴承产品。 公司是国产替代的唯一标的,老樊在小密圈将主轴轴承和IGBT作产品对比,指出二者有很强的相似性,不管从市场空间,还是行业增速,主轴轴承都是不逊色的,所以新强联的成长天花板很高。 至于说二者对应的竞争格局,新强联反而更好一些,风电主轴承的国产化替代,讲了15年的故事,失败公司不计其数,目前真正大功率国产化量产的只有新强联,其他公司都在讲故事阶段。 总的来说,今年的业绩,还是不要抱有太高的期待,当然业绩的低迷,股价可能会因为对业绩预期的变化,来回波动。 预期强,股价涨一波,预期走弱,股价调整一波,但明年基本面反转是看得到的,做好迎接明年基本面机会的准备。 |
上一篇:又一大白马跌停!
下一篇:大局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