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樊 老樊研究院 2021-11-30 - 小 + 大
军工又是涨幅第一。 作为年底超活跃的品种,资金在为明年提前布局的痕迹很明显,之所以资金提前布局,就是老樊持续讲到的:投资逻辑,彻底变了。 当然,从策略上依旧是etf投资模式更好。 一方面是大部分产品属性一般,另一方面,军工股透明度很低,也没有高频数据跟踪,只能看季报这类业绩,所以选择最简单的方式,反而最好。 看懂了产品属性,才选择投资策略,这就是“结硬寨,却不打呆仗”。 ------ 储能温控赛道,成为市场高度关注的方向。 之所以陆续得到机构资金的青睐,老樊认为主要是2方面的原因: 其一,储能装机量增速迅猛,起码5年3倍空间。根据机构的测算数据来看,2021/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为155/335GW,全球风电新增装机为90/135GW。 如果按照2021年10%储能配比,2025年20%储能配比算,则全球储能新增装机为25/94GW,五年保守有3倍左右的空间。 但20%的储能配比,只对应4个小时,如果要平滑风光发电的间歇性问题,那储能配比20%,是远远满足不了需求的,这也代表未来的配比越高,赛道成长的天花板会越高。 其二,中等产品价值量+“相对强粘性”。在储能系统中除了电芯、逆变器等电力电子件外,价值量相对靠前,目前在储能系统成本的占比,大概是在3-5%左右,可以排到第三名。 虽然占比不是很高,但对电池系统寿命和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极为重要。 储能电池系统中,电池容量和功率都很大,高功率密度会对散热提出很高的要求,有些器件温度上升5度,性能就要下降10%左右,突破60度的话性能可能直接失效,所以产品因为其功能性,会有相对强粘性。 基于好产品积分卡的量化测算,分值可以达到6分,是典型的好产品。 储能温控的高成长赛道属性,叠加好产品属性,自然成为市场在储能赛道中着重挖掘的细分方向。“好赛道”+“好产品”,再次彰显出挖掘优质机会的高效性。 ----------- 从产品的技术路线来看,主要是风冷和液冷。 目前前者占比较高,因为通信基站中的储能系统功率密度相对较低,所以温控设备要求低。 但随着未来储能电站带电量的增加,更大电池容量、更高系统功率密度的需求起来,产业端是一边倒看好未来液冷的大势所趋,液冷价值量高于风冷30%,产品价值量会不断提升。 这个赛道是老樊新增挖掘的2个光伏主线其中之一,10月20日就在小密圈重点提示,随后7次紧密跟踪点评。 挖掘的英维克,作为原先主营业务为数据中心IDC热管理的温控厂商,是高壁垒的液冷方面,少有的具备供货能力的制造商,也是阳光,比亚迪等头部储能系统公司的最主要供应商。 未来储能温控赛道的成长价值,会不断凸显,接下来最大的风险点在于竞争格局的扰动,这块小密圈会重点跟踪。 -------- 汽车零部件行情,可谓是相当疯狂。 现在机构是扎堆覆盖,早在10月18日《这次利好,不同以往》中,老樊就在机构一边倒看好四季度的整车行情中,独树一帜的提出,汽车零部件反而占优。 逻辑很清晰,整车更加看重β行情,而汽车零部件是α+β属性兼具。 能够看到挖掘的伯特利,仍在不断新高中,其α属性就体现在制动环节的产品,天然就是有格局优势,叠加赚未来渗透率提升的红利。 从市场的表现上来看,当下零部件已经是全面开花的行情。 不单单是伯特利的线控,空气悬架、激光雷达、滑轮底盘等产品对应的板块,都展开强势暴涨,特别是空气悬架,中鼎股份、保隆科技展开逼空式大涨动作。 空气悬架这个产品,在前期的历史复盘文章中多次提示过,当时更看重中鼎。之所以今年下半年崛起,是这个产品,正在从高端车型向中端车型进行渗透,当下以蔚来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意在将空气悬架作为标配,而不是选配。 另外就是电动车的车身重量更重,也需要空气悬架来辅助改善驾驶体验,下游电动车的放量,给了空气悬架配套比例的提升空间。 这就给了国内企业替代外资的机会,以前市场很小,国内整车厂都是选择威巴克等海外供应商的产品,但现在市场扩张,行业容量增大,外资产能扩张速度缓慢,国内企业也就有了切入的机会。 当然,空气悬架的渗透,并非一蹴而就的,但股价的反应却是相当猛烈的,如果没有手握先机,没有必要在当下的狂热中被动加入。 |
上一篇:突发嘴炮
下一篇:干货满满,千金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