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樊 老樊研究院 2021-12-20 - 小 + 大
今年一年期lpr,调降5bp。 但意外的,却是5年期持平,所以这次的宽松基调很明确了,是为了缓解地产的冲击,是软着陆的动作,而不是给强刺激。 这也是今天盘面,对这个消息不敏感的原因。 周末,机构开始扎堆覆盖种子和中药板块。 但老樊纵览其推演逻辑,发现更多是当前市场主线凌乱,大家都在找那些低关注度的品种,希望找到“预期差”的品种,防止被踩踏。 种子的逻辑,就是接下来会行业会迎来一系列的催化剂,叠加转基因种子的大趋势,种子未来业绩会改善,这个板块,最多是主题性博弈性的机会。 至于说中药板块,看的还是估值修复的逻辑,确实当前部分中药公司估值,处在较长时期的相对较低水平,叠加有部分公司经营上有积极变化,所以估值上有修复。 ----------- 接着说说“假外资”的事。 上周五这个事就开始发酵,引发上周五午后的突发跳水,后来才知道是因为监管重拳出击假外资,堵住假“北上资金”的漏洞。 也正是因为假外资的出现,导致北上资金“前瞻性”大幅降低,逐渐褪去“聪明资金”的光环,这次监管层的动作相当精准: 修订重点,是今后沪深股通投资者,将不包括内地投资者;自规则实施之日起,香港经纪商不得再为内地投资者,新开通沪深股通交易权限。 这次监管层的重拳出击,主要是为了防止假外资的2点长期伤害: 其一,一些投机客,借道利用香港配资成本较低的特点,大肆加杠杆配资后,进入大A作妖。像港股的融资利率,可以低至2%,而内地券商是收6%,杠杆给你加到5-8倍,潜在风险等级极高。 其二,因为香港市场证券账户,穿透不彻底,所以给了一些人用“假外资”身份逃避监管,大搞暗箱操作的缝隙。 这几年证监会查处的几个大案中,比如“小商品城”案、“菲达环保”案,都是借助了这个“假外资”身份从中谋取不法利益。 对假外资的查处,老樊是举双手赞成的。 至于说到对市场的冲击,监管层都明确说了,该部分的交易金额在北上交易中占比保持1%,中金策略团队作了测算,影响资金占目前大A日均成交的千1。 所以担忧指数冲击,有点杞人忧天。 -------- 再来说说,新能源大赛道的调整。 老樊将它归结为一个因素:“预期变了”。 因为预期影响的是估值,所以短期来说,对股价的冲击会很明显。只是不同赛道,预期演变的节奏和模式略有差异而已。 比如说电动车赛道,是投资端,悲观预期逐级上台阶。 从最开始担忧锂电材料各个环节,处在盈利的高点上,未来会因为供给端加速快长,带来的格局恶化风险。 已然来到,销量增速过快,那么未来渗透率在40-50%的时候,就可能出现系统性的杀估值,那站在当下,越是不断上修明年销量和盈利预期,就会越快透支未来的基本面。 所以当下一个美国《重建美好味未来》法案,能不能落地,落地时间是12月底,还是1季度,都会引发电动车赛道调整。 预期扭转,筹码不稳定性空前强烈。 ---------- 再比如光伏赛道,是产业端,对需求担忧预期,持续扩散。 不同于电动车赛道的资金端分歧,光伏是产业端的博弈,带来的短期需求不振,进而影响机构投资者决策,所以看到很多宽基在光伏上,持续减仓。 这次的价格博弈,老樊认为是回归光伏行业的本质属性。 何为本质属性?光伏过去10年大发展,依赖的就是降本90%带来的真正平价,是产品竞争力增强后,带来的渗透率加速提升。 但因为需求变得陡峭,但硅料等供给环节新增产能,很难短期释放,所以持续涨价,这使得终端需求,难以消化高企的硅料价格。 这就引发各环节的博弈,但实际这是短周期行为。 因为能够看到,目前部分二线组件企业,已经有1.8-1.85元/W的价格报出了,可以说接近地面电站投资回报要求的价格区间,这种需求的过渡担忧,无非是放大短期矛盾而已。 ------------ 这里老樊给大家做个总结: 新能源大赛道的机会,不是过去式,而是现在进行时。 预期的一时改变,带来的是估值的即期波动,进而拖累股价,但未来还是要回归到基本面的支撑上,这才是最为关键的要素。 但有一点,是要重视的,新能源大赛道,已经不是过去全面性的机会,即不再是纯β的机会,未来更多是聚焦到个股、新产业趋势上中去。 所以老樊给大家一个建议,新能源大赛道,已经很拥挤,很多细分赛道的轮到博弈,已经很极致了,未来要更加深挖基本面,不在是随意躺赢的节奏了。 当然,也要去均衡配置消费等,平滑波动,这样才能继续分享大趋势的红利。 点击名片,关注新号《老樊机构投研》 |
上一篇:跌瘸了!吃个瓜!
下一篇:指数情绪背离严重,静待风险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