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电赛道新风口: 事件:宁德时代将于1月18日15:30举办发布会,推出换电品牌EVOGO。 换电站意义重大:是“新基建”重要内容。换电模式是一种通过集中式充电站对大量电池集中存储、集中充电、统一配送,并在站内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电池更换或者集电池充电、物流调配、以及换电功能于一体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快速补电方式。 换电模式优点:有换电效率高、减少对电网冲击、延长电池寿命等优点,具备大规模推广的先天条件。 换电政策支持:2020年后国家和地方均出台较多政策,鼓励在适应场景发展换电作为新能源基建补充,并不断出台标准规范行业。 产业资本进入:蔚来、奥动新能源等是主要玩家,参与者较少。2020年后主机厂投入增大,换电车型增多,换电站布局加快;同时,电池厂与主机厂合作,开始成立电池资产管理公司,换电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深入合作,并有望打开梯次利用、电池回收等行业空间。 换电运营商加快换电站建设力度:2025年换电设备需求超百亿。至2025年底,蔚来换电站全球总数将超4000座,其中中国以外市场的换电站约1000座;奥动新能源计划5年内完成10000座换电站投建;国家电投到2025年计划新增总投资规模1150亿元,新增投资持有换电站4000座,新增投资持有电池22.8万套。我们测算换电设备市场规模在2025年达到120亿元,目前换电行业正处于发展初期,未来增速可能会超出我们预期。 技术迭代升级:换电早期以箱式换电为主,将电池分为6-8个模组箱分开换电,效率低、操作难、自动化程度低,随着技术迭代,形成全自动化整块电池包换电的成熟技术方案,推动换电产业化。 宁德EVOGO换电品牌的名字寓意为:evolution+go,换电产品将面向全部车企。去年12月24日,宁德时代与贵州省政府签署合作建设换电网络协议。宁德作为电池行业龙头,现有客户涵盖大量新能源车企。宁德推出换电品牌,有望利用自身的规模优势和行业地位,推动换电领域电池标准化规范的建立。换电产业链受益标的及后续跟踪请见小秘圈详细点评。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换电技术进步不及预期,竞争加剧等。 ---------------- 美司法部欲恢复光伏组件进口关税: 据报道,美国司法部计划对国际贸易法庭的一项裁决提出上诉,此举旨在恢复双面太阳能电池板的进口关税。美国司法部周五发布上诉通知,对2021年11月份恢复关税豁免的裁决提出质疑。 2021年11月16日,美国国际贸易法院(CIT)正式宣布恢复双面太阳能组件关税豁免权,同时下调201关税税率,从18%降至15%。至此,双面太阳能组件可以进口到美国且不再征收额外关税。在这两项变动下,此前征收的额外关税将退还给相关企业。对于这一好消息,美国太阳能协会(SEIA)主席兼首席执行官Abigail Ross Hopper表示赞许,称这两项决定显然是正确的,并严厉打击了201条关税支持者的非法企图。 本次美司法部上诉结果未知,对于相关企业的影响也暂不确定,如果上诉成功,美国光伏组件装机量25GW占全球16%,双面组件占比约40%,双面产品性价比有所下降,海外出口较多的龙头组件企业如隆基晶澳天合盈利能力会受小幅影响,但在如今产业地位决定的卖方市场环境下,后期光伏企业增加的关税成本大概率还是要向下转嫁出去,那么美国将面临光伏组件采购成本提高的不利局面,这将限制美国新能源的新增装机规模,也将影响阻碍拜登新能源政策的实施计划,拜登政府重视可再生能源发展,而中国在光伏具有绝对优势,持续打压中国光伏与美国现行政策方向不符。 这种事情每年总有几次,跟踪就好,用常识想一下,拜登政府当前有没有能力在完全不用中国技术和产品的情况下,大力发展新能源。人类用了13年,把光伏行业成本下降了95%,现在国内光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美国的制裁下很难发生逆转,2020年中国光伏产业各环节全球占比分别为:硅料67%、硅片97%、电池片79%、组件71%,且未来还有持续的产能扩张与份额提升,所以现在以及未来的光伏都要看中国。 ---------------- 隆基硅片调价简评: 事件:1月16日,隆基调整硅片官价,M10 165μm 6.15元/片,上调0.3元/片,M6 165μm 5.15元/片,上调0.12元/片;同时根据机构草根调研,近期其他硅片厂报价也有同步上调,主要为反映近期硅料涨价的影响。小秘圈在周四汇报机构调研情况时已对硅片价格即将上涨做了前瞻提示。 具体测算:按照182硅片含税价上涨0.3元/片测算,对应单瓦价格上涨4分左右,目前165um 182硅片每公斤出55片左右,折算后相当于传导硅料含税价涨幅14.5~15元/kg。本周硅料最新报价涨至230~235元/kg,较前期215元/kg的低点上涨15-20元/kg,且2月份硅料报价仍有上涨预期,因此判断本次硅片涨价表观原因为传导上游涨价。 核心原因:目前供求关系对产品价格的影响远超过生产成本变化。硅片价格上涨的核心在于电池、组件环节对硅片的需求有所增长。从国内看,一季度组件需求较为旺盛,延续去年12月的火热势头,海外市场也超出预期,这都会刺激电池、组件企业扩大采购,增加库存,为春节期间运输不便做好准备。所以硅片盈利水平迎来明显修复,毛利率恢复至约15%的水平,相较12月清库存+降开工率倒逼硅料降价的盈利水平已有明显修复。 (产业链各环节具体调研情况以及详细跟踪点评请见小秘圈,明天进行四季度报总结及一季度展望) 当前从产业链反馈信息来总结:1月下游光伏需求持续向好,各环节开工率环比改善明显,行业景气度处于高位,伴随硅料新增产能的逐步释放,有望支撑起下游更大规模的装机需求,同时当前组件报价已逐步向1.8元/w靠拢,叠加风光大基地加速推进,国内地面电站装机需求或迎来明显复苏,一季度光伏行业有望迎来开门红,预计2022年全年需求将由硅料环节产量决定,对应全年装机230+GW,同比增长45%~50%。产业链“淡季涨价”不应看作悲观信号,而是需求高景气的有力佐证。 |
上一篇:或许这是年前的仅剩的 机会了!
下一篇:预计下周企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