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樊 老樊研究院 2022-01-26 - 小 + 大
下午,参加了盘京投资新春的交流会。 作为百亿私募阵营的“公认黑马”,其一言一行都引来机构圈的高度热议,作为掌舵者的庄涛总,更是被戏称“耿直BOY”。 这次的分享,更是干货满满(建议大家找来学习下)。老樊给大家简单汇总下: 1.2022年酷似2016年,走成很大级别的熊市,可能性很小,这个看法,昨晚老樊重点和大家说了。 从系统性熊市的2004、2008、2011、2018年来看,都是货币政策紧缩的,但当下是货币宽松的起点,所以看不到熊市的影子。 2.过去两年,靠行业和风格赚钱,今年,全拼选股了。 炒股的第一要素,稀缺二字,今年是一个万物凋敝的情况,如果还有赛道能够看到高增长,是非常非常稀缺的,这还是会出现在新能源、军工,这样的高景气赛道上。 这点老樊是持赞同观点的,今年Wind全A预计增速是2%,去年是20%多,所以今年高增长是很稀缺的。 一个板块有超额收益,可以是以前景气很差,现在开始景气反转了,也可以是景气持续,且好于大部分的行业,今年的高增长行业,就是属于后者。 ------------- 智能驾驶方向,市场挖掘的宽度,正在逐级递增。 前期老樊就强调过,汽车产品的智能化程度,将成为整车企业的胜负手,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未来汽车产品的差异化,将由智能化来决定。 智能化程度的递增,将会带来3大重要转变: 1.智能化程度加深,将会改变整车厂的格局。 过去整车厂的竞争格局,相对分散。站在全球角度来看,即使是头部的丰田,市占率也就在10%左右,这和整车的产品属性密切相关,行业集中度很难提升。 各个价格梯队的车企,都能存活,但弯道超车的概率很低,但电动化和智能化趋势下,集中度提升难,新势力弯道超车的概率,都会出现显著的变化。 当智能化程度递增时,类似于智能手机,单一厂商的单一品牌,市占率必然会有抬升,蔚小理月度销量能够破万,就是最好的佐证。新势力崛起,会继续改变原有格局。 2.智能化程度拔升,将会改变行业原有商业模式。 智能化深度决定了汽车的差异化,让整车利润模型,从“单价 X 销量”,变成“单价 X 销量”+“软件收费 X 保有量”。 这也是为何特斯拉,敢于不断降价的底气所在,即变成全生命周期的收费,不是靠硬件赚钱了。智能化程度越高,收费的项目就会更加多元,利润天花板也会更高。 3.智能化趋势下,供应链体系会有重大变化。 整车厂格局变化下,亦会带来供应链体系的重大变化,特别是国内很多零部件的供应商,会打破传统,实现从0到1,甚至是从1到10 的突破。 就以老樊在圈子里,和大家分享的机构汇总的智能化细分方向为例,能够看到国内供应链的公司,处在放量的前夜。 除了说挖掘的执行层的伯特利、感知层的车载摄像头、一体化压铸等以外,包括HUD、空气悬挂等,均给了国内零部件公司切入的机会。 当然,这也和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市场份额占比提升有关,蔚小理把高端车型选配的零部件,放到中端车型的标配上。 比如说空气悬挂,以此来达到整车产品的差异化,这个策略,给了与智能化相关的零部件,更高的成长空间,也给了国内企业机会。 市场对于电动化,未来的渗透率是有分歧的,悲观者给到50%,乐观者给到100%,但对于智能化的渗透率天花板,是没有分歧的,未来就是100%。目前渗透率才5%,这就是全面性的β机会。 ------------ 再说风电板块。 昨天老樊和大家重点梳理,风电板块的2大利好消息,果不其然,今天风电板块整体爆发,成为,大金重工涨停,东方电缆、新强联上涨均超6%+。 短期的催化剂因素,即昨天强调的2点: 1)1月份陆上风电招标量超过7GW,招标量超预期;2)海上风电再现最低报价,平价时代正在清晰化。 二者同时折射出一个信号—风机大型化,成为降本的最根本途径,而降本的持续加速,带来IRR的提升,而IRR的提升,回保障未来的装机量。 风电是to B产品,装机量就是由项目IRR来决定,因为大型化的降本,目前的IRR可以达到8-10个点,资源好的项目,IRR可以达到15%,这个经济性就决定了,大型央企和能源集团肯定会去装机。 政策的推动,只会将装机的需求曲线,变得更陡峭而已,而高IRR就决定了,21-22年的装机是有着很强的保障的。 以前风电有着很强的周期性,从近10年装机量看,风电基本5年一个周期,核心在于IRR具有周期性,11-13、16-18年为两轮周期的低点,15、20年分别为两轮周期的高点。 但随着IRR的提升,风电未来会从周期走向成长。从具体选择的零部件环节来看,可以分为3大细分方向: 1.量利稳定的环节,代表者如塔筒; 2.竞争格局清晰,代表者海缆; 3.国产替代初期—主轴轴承。 当然,整机和铸件环节,也是重点所在,整机侧重在双馈和半直驱上,铸件看谁的低成本。 |
上一篇:这碗面,有点烫手!
下一篇:盘后大利好,明天涨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