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樊 老樊研究院 2022-04-12 - 小 + 大
今日的分时V型反转,和一连串的消息有关。 一则是新冠疫情优化试点的通知,在二级圈快速传播,市场揣测防疫政策,可能作出重大调整,因话题相对敏感,老樊将文件重要内容贴上来,大家自行解读。 另一则,是野村国际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等人发表报告称,中国本周下调MLF、逆回购等利率的概率“高得合理”,重申“未来几周”人行料降准50个基点。 对于降准降息的预期,从3月初以来就没变过,特别是每周五,总有声音预判,这个周末必然会落地,但每次都是以落空兑现。 对于降准降息,老樊早已讲过,充其量是很短期的利好消息,不必过于关注,远谈不上是能够改变当前市场趋势的力量。 唯一观测的点,在于午后北向资金的异动,北向资金对重大消息是很敏感的,可以说每一次都是领先于内资机构,盘中传出是重大消息是各大公募收到统一的申购需求。 但老樊第一时间,就问了几个公募的基金经理,对这个事情都是不知情的,所以北向突然异动,原因是什么,尚不清晰,短期这个信号值得重点跟踪。 ---------------- 疫情反复,对企业生产的担忧猛然拔高。 这里老樊分享一份机构内部汇总的【疫情对光伏行业影响反馈】: 1、主产业链:各环节生产经营均没有重大影响,目前影响较大的是物流,运输难度较大;部分企业有担忧,如果封城区域持续扩大、影响持续加大会带来原材料紧张,但目前都还是正常运行状况; 2、组件排产:组件订单目前对Q2仍在涨价后的动态协商过程中,价格供需双方再达成共识后,排产出货节奏都会加快; 3、逆变器:生产经营比较正常,物流也基本正常,即使离上海较近的城市仍在正常发货,只是效率略下降;上海的清关、物资供应有延后风险,但疫情影响消除后会加速补上来; 4、胶膜:除上海部分产能受到影响之外(约占龙2公司1/5),其他生产都不受影响,同样是物流周转难度加大,但物流并没有彻底停摆,仍在正常运营; 5、玻璃:产能集中区受疫情影响较小,同样是物流周转速度减慢; 综合上述反馈来看,疫情对生产商影响有限,只是物流难度加大,效率降低,如果疫情能逐渐获得控制,后续的物流、清关等都会加速弥补上,目前只是4月,尚不会对Q2的整体出货目标造成影响。 光伏作为成长景气的代表,这轮调整行情,从早期预判的“杀估值”,走向Q2各种利空之下的“杀逻辑”、“杀业绩”的担忧。 很大程度上,是交易过于拥挤,所以筹码的稳定性很低,总会将短期利空所放大,但大家更应该重视的,是22年全年总需求的逻辑,是否会被证伪。 老樊答案是NO,季度级别的调整动作,更多是进行阶段性估值泡沫的去化,当基本面支撑向上,估值持续向下的过程中,板块的比价效应就会慢慢走出来。 ----------------- 疫情复苏主线,再度拔起,从酒店航空,到旅游免税。 但老樊认为要想抓住疫情复苏的主线,既要看到“短期恢复的弹性”,又要看到“中期成长的空间”,二者兼而有之,且市场仍有预期差,不失为较优选择。 比如在圈子中强调的“啤酒股”: 短期看的是疫情弱化之后,即饮渠道冲击的消退。3月啤酒的销量,是崩塌式下滑,就以青啤为例,其基地市场山东3月销量下滑50%,全国平均下滑亦在20%多。 各地疫情频发,即饮渠道遭遇重创,已然是明牌,但这种冲击是一次性的,疫情弱化,消费韧性就会恢复,好在3月是消费淡季,只要在旺季前控制住疫情,全年销量预期,不会大幅度向下调整。 中期视角,看重的是“产品高端化”,带来的价格中枢上移。 能够看到,即使是疫情延续,仍未阻挡住“啤酒高端化趋势”。以青岛为例,其纯生将于近期提价,由66元/箱提升到70元/箱,单箱提价幅度为6%。 啤酒高端化的趋势,是左右啤酒股中期股价的“关键变量”,其高端产品占比的提升,带来的利润率弹性会非常高,大概率会复刻13-17年那轮乳制品高端化历史,股价强度会高于当时的伊利股份。 疫情之下啤酒“量上”影响相对较多,某种程度上放缓升级的速度,但并未代表升级的趋势,某种程度上,更是证明“产品升级的韧性”。 青岛啤酒和重庆啤酒的这轮调整,是高端化带来向上趋势的上涨中继,更应该重点关注未来的机会,而不是放弃这个板块。
|
上一篇:突发大逆转
下一篇: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