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落地,幅度减半,充裕不溢 事实上,对于降准预期,市场预期也是一波三折,市场对4月份降准早有预期,但3月份信贷数据出炉后,市场预期略有降温,而近日上海疫情加重后政策预期再次升温,直到国常会提及降准,但今日降准如期落地,但是幅度为0.25%,历史上较为少见,不及市场预期。 为什么要此时降准?助实体+降成本+补缺口 ②其次,在降息面临更多制约的背景下,降准也有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缓解银行利润压力,并带动贷款利率下行,更好实现金融让利实体。 ③最后,信贷投放本身也会形成持续的流动性消耗,降准有补充作用。 为什么是降准(而不是降息)? ①美联储加息、中美利率倒挂的外部制约是核心。 ②当前经济面临的问题是疫情冲击,是要确保企业等主体“活下来”,金融信贷、财政、再贷款等结构性政策支持更有针对性,而价格型工具有积极作用,但对于提振信贷需求、就业兜底等保障力度比较有限。 ③降准、再贷款和房贷利率下调等工具更为直接、有效。本次央行公告中提到:一是“密切关注物价走势变化,保持物价总体稳定”,二是“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兼顾内外平衡。”可见央行对于宽货币引发通胀和汇率失衡的风险比较警惕,降准是对国常会精神的落实,体现了央行勇于担当。 关于幅度,为什么只有0.25%?现实不缺+空间不足。 ②对于幅度,机构的理解:一是珍惜货币政策空间,毕竟部分银行准备金率已经低至5%,空间已经很有限。刘国强曾表示“(准备金)这个水平已经不高了……但仍然还有空间。”二是如央行所言“当前流动性已处于合理充裕水平”,我们在之前也提到从资金利率和存单利率都看不出明显缺口,MLF到期少的背景下央行缺乏回笼手段,因此需要避免“大水漫灌”和资金空转。 ③当前更关键的问题是如何防控疫情,以及如何激发微观主体的活力。三是后续结构性工具的使用和央行上缴利润等也会带来一定的基础货币投放。 市场影响如何? ②股市方面,政策底已经隐现,问题是上市公司忙着趁疫情业绩洗澡,投资者心气不足,市场缺少赚钱效应,美联储加息和疫情冲击等制约尚未逆转,单靠降准对情绪提振预计有限。好在情绪底也已经隐现,继续关注M1增速、机构仓位、市场估值、成交量、产业资本增持等市场底信号。 ③降准确实只是一小步,并不会让市场兴奋。但降准的目标主要是传达稳增长的信号,而这个任务是艰巨的,因此一小步之后还是得持续迈开步伐,二季度政策已注定不断加码,最终会积蓄起强劲能量。 |
上一篇:下周可以打的牌,可能不多了!
下一篇:太累了,利好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