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整点评: 事件:今日市场普跌,成长方向和稳增长方向同步回调。年初至今,公募基金中位数已回撤超20个点,逼近2018年全年的回撤幅度。 原因分析:部分成长方向基本面风险的兑现成为压垮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部分稳增长方向的交易过热也为近日回调找到了理由。 1、【宏观下行周期中的市场总是难熬的】虽然我们在前期点评中对于二季度基于宏观经济和盈利下行,应适当降低回报率的担忧,多数机构投资者也预想到了这一客观规律,但接受波动总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与每一轮宏观下行周期中的回调一样,2022年其实没有那么多不同,也没有那么多低预期。真正一步一步突破投资者底线的依旧是“如何熬过黎明前的黑暗”。与每一轮熊市一样,磨底总是异常难熬,但同时,【真正的底部也正是在绝望中诞生】。 2、【正面现实,接受盈利下行的过程总是痛苦的,但也同样会孕育一些超跌的机会】宏观下行几乎对所有需求侧行业都会产生系统性影响,正如无论考不考虑疫情、成本等方面的影响,高增长方向在2022年始终面临增速下修的问题。事实上,宏观和风格上的这种变化对行情的影响,可能跟光伏是不是因为种种微观原因低预期了,电动车链又传出何种悲观传闻,没有太大关系。悲观环境下,市场总会给下跌找到合适的理由。但4月可能是一个很好的风格从估值收敛到盈利收敛的分水岭,这种过程可能大概率会出现过度悲观带来的超跌,因而把握【成长中的超跌】机会应是成长股的主要中期思路。 3、【“5.5是不是不要了”对稳增长方向的影响只是个导火索】年初以来,稳增长方向的收益不是盯着“5.5”涨起来的,而是在实实在在的信用改善、稳增长政策兑现、动作兑现的环境中不断自我强化的。另外,从我们跟踪的交易数据来看,部分稳增长方向如煤炭、金融等方向于上周就已出现过热迹象,短期回调我们认为可以接受。 4、【如何破局?】——第一阶段信号出现后,资金会逐步回流 (1)疫情本身缓释,或疫情带来的供应链影响能有改善,都是【第一阶段】上能看到的拐点信号。但这一变量无法预期,只能跟踪观察,我们认为季度层面看,或许有变化。 (2)在“第一阶段”上看到变化后,【宽信用】落地才成为【第二阶段】信号,能引导市场恢复对风险资产的信任度。 |
下一篇:明天,两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