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支持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且看风光多明媚! 事件:5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就实现2030年我国风光发电装机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明确在创新开发利用模式、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深化“放管服”改革、支持引导产业健康发展、保障合理空间需求、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效益、完善财政金融政策等七个方面完善政策措施。 提炼要点如下: 1、将新能源项目的空间信息按规定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要求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要求基础上,充分利用沙漠、戈壁、荒漠等未利用地,布局建设大型风光电基地。 2、到2025年,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在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加快发展分布式光伏、风电等项目,支持工业绿色微电网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 3、完善新能源项目建设管理,风电项目从核准制到备案制。依托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立新能源项目集中审批绿色通道,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不得以任何名义增加新能源企业的不合理投资成本,优化新能源项目接网流程。 4、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分布式和集中式并举,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支持农民建设户用光伏、推进乡村分散式风电开发;引导全社会消费新能源等绿色电力。 5、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系统优化源网荷储时空布局和建设,提高配电网智能化水平,推进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制度。 总结来看: 1、新能源项目纳入国土“一张图”,将为集中式风电光伏提供足够的空间。 2、新能源开发利用与乡村振兴融合,以及BIPV的提倡再次肯定了分布式风电与光伏项目的应用,并且在消纳上“发展分布式智能电网,着力提升配电网接入分布式新能源的能力”,“开展新能源电力直供电试点,提高终端用能的新能源电力比重”。 3、风电项目备案制将加快风电项目的开发进度,陆上风电核准周期一般在3-6个月不等,如果改为备案制,将大幅缩短风电项目的开发周期。 4、经与机构交流后,我们认为今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虽然在量化层面未提出新的目标,但是对实现目标过程中的痛点问题解决提出了完善的政策措施,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司长李创军明确,"下一步,我们还将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实施方案》的任务分工方案,进一步细化各项政策措施”。展望后续,本次实施方案之后,还有进一步细化的各项政策措施值得期待,以确保实施方案落地见效,提供新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由此自上而下政策引导扶持光伏风电,叠加自下而上产业链基本面边际向好,继续坚定看好小秘圈光伏主线龙头。 |
上一篇:5-30:复盘
下一篇:稳赚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