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佚名 老樊研究院 2022-06-08 - 小 + 大
当前市场处于业绩真空期,本来7-8月份业绩披露期,才会爆发“业绩雷”。 但当下市场开始“抢跑反应”Q2业绩,譬如今天宁德盘中的“巨震”,就是二季报“可能暴雷”等传闻引发的。 宁德因为2则传闻,引发盘中“巨震”: 1)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汽车研究院院长廉玉波,在接受资深财经媒体人蒉莺春采访时表示:比亚迪将为特斯拉提供电池产品; 2)传闻Q2业绩亏损,继续不达预期; 在圈子中,老樊已将上述2点冲击,作系统性解读: 第一个冲击点。 即担忧宁德时代的“行业地位”,市场份额是否走向下坡路,行业竞争格局,是否有走坏的趋势。 老樊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即光伏硅片环节的“隆基和中环”。 去年下半年以来,硅片龙头的隆基和中环之争,甚嚣尘上,但老樊却在复盘中多次强调: 隆基和中环,并非是选A和选B的关系,二者在大尺寸硅片上,均是低成本竞争优势的佼佼者。 在增量市场,且未打价格战,二者均看好。 二者坚挺的股价,亦是完美印证老樊的判断。 于动力电池环节亦然。 电池厂商在电动车从10%左右的渗透率,向50-80%的成长趋势中,是在大增量上分蛋糕。 且动力电池,在成长趋势中,格局并未走坏,更看不到恶性价格战,所以在“产品价格端”,没有遭受破坏。盈利能力的侵蚀,是原材料端的冲击。 这样来看,第一个担忧点,不足为虑。 ------------------ 第二个冲击点。 各家电新卖方机构的解读,是很充分的,老樊给大家提炼2点: 1. 镍期货仓位的问题:镍价3月底至今跌了15%,目前锂电池定价已经改成波动定价,按照当季实际成本定价,由下游承担,理论上没有高位锁价必要,市场传言可信度一般。 一季度也担忧过期货的亏损,实际上期货只是邦普正常经营的套保头寸,一季报出来也验证并没有所谓的期货亏损。 2.电池产品的提价: 预计二季度售价环比+14-15%,成本环比+10%,毛利率提升4-5%,盈利能力继续修复,是大概率事件。 ------------------ 老樊延续此前判断: 锂电赛道,收缩至“点状机会”,这个点,即“动力电池”。 核心逻辑: 复刻21年H2的组件行情,当上游硅料原材料在相对高位稳住后,下游的组件环节展开趋势性上涨。 领涨主线品种,是当时的天合光能、晶澳科技,源于2家公司业绩好于市场的悲观预期,演绎出困境反转的动作。 于动力电池而言,继续看好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的确定性。 其过往的业绩、供应链优势、锂矿自给率等多维度来看,业绩好于悲观预期的概率更高。 历史会重复,但不会押着相同的韵脚。 21年下半年的组件,22年下半年的动力电池,均已在上演“困境反转”,只不过动力电池的高价博弈属性,会更强,坐稳扶好。 ------------------ 消费复苏进行时,当前处于筑底阶段,二季度是全年低点,已成明牌。 大消费板块,演绎的是边际性改善,寄希望于全局改善,是不客观的。 这种边际性改善,可以从股价和基本面,2个维度去看。 1)股价维度: 诸多利空因素的逐步衰退,比如说基本面资金面影响(白酒开门红炒完资金面提前离场、食品一季度高基数担忧)、美元加息、俄乌战争、经济预期等导致的估值有所回落。 2)基本面维度: 大众消费品条线,从草根调研反馈来看,5月的动销数据均在环比改善。 比如乳制品,伊利渠道反馈,预计5月常温奶实现中高个位数上涨,金典、纯奶增速高于整体; 比如啤酒,青岛啤酒渠道反馈,5月份青岛啤酒销量同增6.0%; 比如调味品,海天味业5月份环比4月份有所改善,预计单月完成进度7pct+,同比去年小幅转正;天味食品5月份延续较快增长势头,预计同比增长超20%。 ------------------ 对于食品饮料板块,既要看到“业绩恢复”的预期差,又要看到其成长属性。 基于二者来看,老樊挖掘的区域次高端+啤酒,继续占优。 啤酒的逻辑,重复论述N多次,即看重“产品高端化”趋势下的量利齐升,1-2年视角下,成长性一览无余。 区域次高端而言,看重的是“价格带拉升的传导”。 每一轮的白酒牛市,高端先受益,全国次高端滞后高端白酒2年左右。 即茅台先提价,拉高新一轮白酒的价格带,全国次高端,比如汾酒、酒鬼酒、舍得等滞后1年多,跟随产品升级。 去年全国次高端的趋势性行情,就是印证这组规律。 在全国次高端完成价格带拉升后,区域次高端会紧随其后,在次高端产品占比不断跃升下,会迎来收入加速+净利率提升的双击。 2012年、2018年均是很好的验证该规律。 复盘历史行情去看,古井贡酒和洋河在这种景气度攀升时,是更容易实现这种结构升级下的业绩释放。 |
上一篇:该出手了!
下一篇:定了,直接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