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佚名 老樊研究院 2022-06-27 - 小 + 大
光伏技术迭代,如火如荼,降本之路未能停歇。 但周末HJT的大火,TOPCON却直接崩了,有人涨停破新高,有人崩了暗自神伤。 4月27日老樊低位挖掘爱旭股份时,就明确提示电池片是“差产品”(差产品买得便宜最重要): 最直观的一点,电池片技术迭代很快,技术路线不确定,且新技术路线大规模量产节奏不确定。 电池环节,HJT和TOPCON,2条技术路线,谁主沉浮,市场争论从未消停过。 上周四开始,金刚玻璃、华晟新能源等行业新进入者纷纷召开HJT发布会,其投产进度和降本2大超预期,一举将HJT推向风口浪尖。 TOPCON被锤,亦在情理之中。 但老樊认为: 光伏板块的投资,是不须要进行“技术路线”下注的。 因为即使是产业端的专家,对这2大技术路线的演变进程,仍是有很大分歧。 同样的故事,在去年的硅片环节上,早已上演过。 当时市场上的声音,要么是一边倒看好182硅片的隆基,要么是一边倒看好210硅片的中环。 但老樊当时明确强调: 隆基和中环,并非是非A即B的关系。 二者在大尺寸硅片上,均是“低成本竞争优势王者”,二者在增量市场上,会继续抢占大部分的蛋糕,皆是机会所在。 所谓的尺寸之争,是伪命题,因为本质是“成本之争”。 当前硅片的隆基和中环,股价再度回到历史新高附近,就是老樊此前判断最好的诠释。 ------------------------ 6月13日《大杀四方,重视!》中,老樊系统性和大家分享2组猪周期的市场观点。 简单来说: 一种认为,猪价上涨,反转进行时,股价上行; 另一种认为猪价阶段性反弹,猪价还会跌,反转仍要时间; 2种观点交叉运行,但不管是哪种观点,占据主导位置,生猪养殖股的股价,是在迭创阶段性新高的。 这会让大家陷入一个困惑中: 基于产品价格,去布局猪周期,是力不从心的。 因为前期产品价格跌,股价涨,看的是产能去化预期下,股价会抢跑。产能去化越猛,股价涨势越激烈。 那就解释不通,为什么产品价格突然涨了,股价还涨。 这个时候,就需要大家有一个“更高阶的认知”,即老樊反复强调的: 重位置轻节奏。
怎么理解这一点? 所谓轻节奏,是对高阶博弈的板块,不能单纯依赖于产品价格,比如生猪的价格,去抓住股价上涨或调整的节奏。 因为高阶博弈板块,往往是会提前反应的。 那怎么去捕捉到趋势性的机会呢? 最重要的点,即淡化节奏,重“位置”:周期的位置+股价的位置。 对生猪养殖股的反转行情,在圈子中老樊反复强调: 周期位置,就看能繁母猪,股价位置,就看头均市值分位线。 能繁母猪当前仍在次高位,截止5月份累计去化幅度8%左右,历史近2轮周期去化幅度超过20%。 从这个指标上,就能看出困境反转的周期,仍在上半场。 从头均市值分位数来看,偏高的温氏在48%左右,偏低的牧原在28%左右,头均市值的位置,亦是在前半段。 二者结合来看,是老樊对生猪养殖股,继续趋势性看好的原因所在。 这也带给大家一个很好的思考点: 当高阶博弈开启后,只是盯紧产品价格,是不足够的。 要去学会建立高阶认知,比如说“产品周期性”-位置感等。 ------------------------ 风电海缆,续创新高。好产品主线引领,再度展示出好产品的韧性和进攻性。 海缆的“产品属性更占优”,此前强调过N次: 比如说单W价值量的提升,折射出的抗通缩属性,最容易理解的一点:海上风电深海化,需要的海缆长度,是在增长的。 抗通胀很重要,因为风机大型化,零部件是受损的,因为会通缩。 如果抗通缩,风电成长趋势下,会量利齐升。 再比如说“安全性”:当主缆出现问题时,会导致整个风厂停运,所以海缆的安全属性,是强于风机的,毕竟风机坏了,坏一台修一台就好。 除了好产品加深,好格局更是“锦上添花”。 以东方海缆为代表的头部玩家,占据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格局占优,新玩家想打价格战抢占份额,收效甚微。 格局好,保障海缆环节的盈利水平。 ------------------------ 这里老樊再对风电板块的最新变化,作2点分享: 1)驱动风电股价,催化剂很重要。 复盘21年风电板块的主题性行情的历史,能够发现股价是会跟着催化剂走。 比如说21年的趋势性上涨,亦是有招标超预期、风光大基地、风机价格持续下行引发平价预期等多重催化剂牵引。 当前有很强的相似性: 当前亦是在上半年招标超预期引领。 下半年看风光大基地陆续落地,叠加有可能出现挤兑式出货,带来部分环节涨价等。 2)风电第二阶段,要有利润兑现。 二季度是风电板块的“盈利最低点”,接下来逐季向上修复,但不同于21年,风电股价只看“招标量”。 未来要看在利润端的兑现度,业绩越超预期,股价的持续性会越高。 |
上一篇:我只担心一件事!
下一篇:抄底不?加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