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佚名 老樊研究院 2022-07-14 - 小 + 大
电力股“突发大跌”,华能国际更是盘中跌停,导火索源于2条最新消息: 首先,一则“谣言利空”: 市场传闻,国家要继续拖欠,甚至赖账存量新能源补贴,补血房地产。 机构第一时间求证,就目前了解到的fgw价格司,国家能源局最新反馈,都是没听到任何这方面消息。 老樊认为,这个大概率,又是捕风捉影的假消息。 其次,最新的福建海风竞价,爆出2毛电价。 福建海风竞配结果公布了,华能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等以2毛电价中标。 一石激起千层浪,2毛钱的海风,在福建是肯定不赚钱的。 竞价一出,引发市场担忧这种非理性的报价,是不是要常态化,如果答案是YES,那后续项目的竞争,是异常惨烈的。 老樊认为,这次和3月上海招标海风,三峡3毛中标的那个项目,很相似,项目不可能赚钱。 各个央企集团,不只有新能源发展的考核,还有投资回报率的考核,是公用事业的性质。 赔本的事情,不可能长干。 总的来说: 对电力股不必太过悲观,特别是新能源运营商。 ------------------------ Pilbara第七次拍卖价格为6188美元/吨,同第六次拍卖价格6350美元/吨相比,略有下跌。 紧接着扑面而来的解读:碳酸锂,迎来首次下跌,周期大顶已到。 但老樊却认为,其中“暗含猫腻”。 第一,首次下跌,含金量几何? 上个月的拍卖方式,是不同于今年以来任何一次的,因为那次是企业定点采购。 说白了,上次的拍卖价格,并不是拍出来的,是在拍卖之前,就给出高价,并支付10%保证金,定下来的。 也正是这样,上次拍卖价格,使锂盐厂利润大幅削减,这次继续加价的意愿不强了。 第二,碳酸锂价格,到底还没有上涨空间? 多空分歧混战中。 老樊认为还是要结合盐湖的产能释放、中游补存等具体情况再看,不排除8月份后继续上涨。 第三,碳酸锂,和动力电池完全对立? 这个问题,老樊在圈子中反复强调: 只要碳酸锂在高位区间稳住,动力电池的“困境反转”行情机会开启。 近期动力电池的超强表现,已是最好的证明,归根结底,还是需求旺盛,叠加动力电池的“价格传导力”,复刻21年H2组件逻辑。 ------------------------ 风电海缆再创新高。 圈子中挖掘的风电双寡头的东方电缆、中天科技,即使仅从这轮反弹算起,前者上涨110%,后者上涨83%。 周二复盘《谣言,暴跌!》中: 基于中报利空落地,抢装行情来袭等3个维度。 老樊深度剖析,为何近期风电板块成为成长景气方向的排头兵,领涨全市场。 周三复盘《业绩崩,可怕?》中: 又基于“唯产品论”的视角。 通过好产品+好格局2大因子,深度还原为何能够在去年下半年初,就前瞻性挖掘出“风电四大好产品主线”机会。 ------------------------ 站在当下,老樊再来剖析为何“海缆环节领涨”? 1)海缆的“好产品属性”是第一位的。 就以反复强调的“产品安全性”为例,海缆不像风机,如果一条坏掉更换一台即可,如果是海缆出现问题,将会导致整个风场停运。 所以海缆环节,竞争格局很好。 根据中商情报网数据,中天科技(37%)、东方电缆(33%)和亨通光电(17%),三者占据市场约90%的份额。 这就是为何,在海缆环节,打价格战意义不大的原因,亦是在500KV上,能够维持60%超高毛利的原因。 2)海风的增速会更快。 22年1-6月国内海上风机公开招标5.6GW,去年同期为1GW,同比+460%,21年以来达8.6GW,全年招标预计15GW+(不含国电投10GW竞配)。 按照惯例,下半年更是海风招标的旺季。 下半年海风招标放量,明年吊装同比至少翻倍是大概率事件。 根据测算,2022~2025年海缆市场规模从90.56增长至349.74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56.89%。 所以说,海风的增速特别快,海上风电产业链持续超预期的概率很高。 3)海缆率先演绎,“估值切换行情”。 早在6月30日的在东方电缆再创新高的跟踪点评中,老樊就指出: 通常在半年度时间窗口期,对于成长相对确定性的方向,会以23年的预期利润来进行“给估值”。 当时明确表示,演绎估值切换行情,好产品主线会继续打头阵。 比如说海缆环节,能够看到东方电缆的创新高,很大程度上,就是在率先演绎估值切换行情。 复盘海缆新高行情在,再度展现出“好产品的魅力”。 正如圈子中一位同学所言:坚持对好产品的持续跟踪,增强投资的信心。 基本面投资短时间看,是一条起步很慢,但是后面会越走越快的稳路。 |
上一篇:盲猜一波,这次会调整到什么位置?
下一篇:继续说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