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佚名 老樊研究院 2022-07-18 - 小 + 大
环保板块迎来久违的大涨,环保异动,主要是2方面因素: 1)碳条例的立法: GWY近期明确2022年需完成《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法案修订,本月初,发改委亦要求加速推进,碳中和计量体系建设。 政策的持续加速,再次提振碳市场建设、CCER重启的信心。 2)国网发电补贴发放: 7月15日,国家电网发布2022年第一批补贴资金。 2022年仅第一次电价附加补助资金拨付量,便已超2021年全年的52%。生物质能发电补贴资金拨付量,更是接近2021年总量的3/4。 再叠加近期首批8支碳中和ETF募集落地、欧洲碳关税立法等,诸多事件加持。 3)低-低估值、低配置、低股价的环保股大涨,就不会很突兀。 总的来说,环保股是偏重题材性的机会,基本上每年,都会因为题材发酵,上蹿下跳。 核心是在于3低给上涨空间,题材讲故事拉估值,这次也不例外。 只是,这次的故事,是“现金流改善”。 因为to G的商业模式下,现金流差是明牌。这次的2大事件,都会对现金流有改善。前者,讲的是市场化碳交易,对冲国补;后者讲的是补贴到位,好于悲观预期。当然,前者是更加重要的,也能够看出市场的“有效性”,像碳交易弹性高的百川畅银领跑,就是佐证。 环保板块机会,就是在“矮子里拔将军”。 题材性机会,要么看弹性,要么看商业模式是to B的品种。 -------------------------- 锦浪科技发布半年度预告,看似符合预期,实则超预期。 亦是今日大涨12%,再创历史新高的导火索。 超预期的点,在于Q2利润达到近2.5亿:22Q2归母净利2.26-2.46亿元,同增71%-86%,环增37%-49%;扣非归母净利润2.14-2.34亿元,同增97%-115%,环增52%-66%。 因为4-5月份受疫情上海清关的影响,出货量是很一般的,6月单月与4+5基本相当。这就相当于表明6月单月,做到1.2亿+的规模。 7-9月的三季度,相较6月份会更强,环比趋势是更加明确的。 超预期下股价再度冲击新高,是理所当然的,除此以外,市场对公司业绩增长的关注点: 光储机产品,因为光储机的单台价值,相较普通的光伏并网逆变器,高出一倍,单台的利润更是高出2倍+。 -------------------------- 好产品的逆变器,相继创出历史新高。 即使是业绩miss的固德威和阳光电源,这轮反弹行情,亦是领跑于光伏大部分品种。 逆变器板块,目前估值再到历史性高位,是锁定部分利润的时机,剩余部分仓位,继续乘风高景气,是最稳妥的策略。 复盘20年9月以来挖掘好产品逆变器主线,能够清晰展示出好产品的2大优越性: 1)好产品的“面机会”。 2)好产品,会创造多次机会。 能够发现,从20年7月份以来,逆变器出现过3轮大级别的机会。 最早一次是20年的7月份,市场并未认知到“逆变器”是光伏β性机会中的好产品,只给20倍估值。 第二次是21年初的核心资产大调整,第三次是22年4月末。后两次是市场在“杀估值”后,好产品属性再度爆发,比如这一次是典型的“时点变速机会”。 这也是老樊让大家反复重视“好产品”的原因所在,好产品的机会,不只是一次。而只有真正认知到“这是一个好产品”,才敢于抓住后面的机会,而不是低位恐慌。 -------------------------- 再聊件,“产品研究”当下最火的事。 上个月,海通国际拆了一台比亚迪“元”,用87页研报,展示汽车零部件的详细细节。 中信证券紧随其后,拆了一台特斯拉Model 3,并写了一份94页的研报。 大家纷纷感叹,“卖方研究都这么卷了啊”! 不仅在比拼,谁拆的车更贵,还在比谁写的报告更厚。 还有投资者开玩笑: 你这是逼着军工研究员,把飞机导弹都拆了啊,这成本也收不回来啊。 但老樊想说的是,拆车拆零部件,本意是进行深度的研究,有很多研究员,连零部件的车间都没进去过。 就敢写出报告,看高1倍,这样的报告,有含金量吗? 老樊是支持“产品场景还原法”的研究(课堂上讲解过,普通投资者如何轻松实现这一研究方法)。 唯有进行产品场景的还原: 才能看清楚产品的属性,才能搞清楚生意的本质,看懂竞争格局演绎的趋势,以及未来胜出的密码。 这样才敢于下重手,敢于在低位布局,敢于浮盈后不离场,斩获趋势性的大机会。 |
上一篇:两天上涨19.1%,还能涨!
下一篇:这个位置,只有加仓,没有减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