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佚名 老樊研究院 2022-08-09 - 小 + 大
这几天,“机构圈大瓜”不断: 先是某基金公司三剑客的“桃色传闻”,再是网传某中介,帮多位基金经理操作场外期权,被一锅端的“突发重磅”。 说涉及300个基金经理,30个被锁定,号称是基金行业有史以来的最大丑闻。 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昨晚开始就在各大机构圈,小范围疯传,但不得不感叹现在消息的传播力,昨晚深夜,已经有媒体公开报道了。 老樊更是第一时间,在圈子中分享。 这里老樊说几点: 1、场外期权是个什么东西? 简单理解,一个很火的衍生品。 即在非集中性的交易场所,进行非标准化的金融期权合约的交易,目前头部2家券商-中金和中信,垄断国内半数以上的场外期权业务。 因为这是非标准合约,可操作的空间就非常大。 说白了,就是只要有对手盘,什么都可以赌,而且盈利原则是可以无限大。 2、这个传言,真实性怎样。 这么重大的事情,但目前没有任何的官方通报,这个瓜,到底熟不熟,还不好说。 但老樊认为,应该不是空穴来风,昨天就看到几家基金公司,已经披露基金经理变动名单。 虽然不能说变动的,就有问题,但就老樊了解的涉事机构,有问题的还真不少。 3、中小票,会不会引发砸盘? 这个重磅,引发猜想:中小票,会不会被系统性砸盘。 下午看到一组数据,2022年1月发布的场外衍生品报告,个股类期权的名义本金存量,是1000亿出头。 且不管这个传言真假,按说这个量,砸不动市场。 目前静待这个传言落地,但老樊想说的是,希望监管能够更加到位和完善,愿资本市场越来越好。 --------------------------- 光伏板块再度大涨,短期驱动因素,仍旧是: 预期硅料价格下行,带来“产品预期量增+预期利升”,2个链条大涨。 8月份硅料新增产能较多,加剧市场提前反应。 从新增产能来看,东方希望一期3万吨产能已复产,预期8月恢复到70%产能,通威包头5万吨有望于本月满产,协鑫徐州3万吨&乐山新2万吨预计本月投产,环比增长10-15%左右。 尽管硅料短期大幅下行,可能性很低。 但即使小幅下行,对中下游品种的利润弹性,都值得重视,毕竟硅料和硅片,锁定行业9成利润。 所以当前机构,继续围绕2个链条布局: 1)量增-硅料下行,地面装机等恢复,辅材(逆变器、跟踪支架、胶膜)会放量。 2)利升-硅料下行,供需紧缺环节,锁住利润概率高(大尺寸电池、eva粒子)。 --------------------------- 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四大成长景气方向”,再度联袂大涨。 为此,老樊在圈子中,和同学们作系统性的复盘思考,含金量超高,这里将其中的2点内容,也分享给大家学习: 1、高景气不拐头,轻波动+重趋势。 短期光伏、风电板块调整下,很多同学担忧趋势的终结。 但在高景气的状态,以及高景气成长的稀缺双重加持下,风光的成长性,是始终占优的。 震荡调整,更多是基于超短期预期的变化,进行消化估值的动作,并非是趋势终结。 应对策略:轻波动,重趋势。 2、成长景气方向,是“面的机会”。 这一观点,老樊在圈子中反复强调过N次。 就以光伏“好产品主线”为例,就挖掘逆变器、胶膜、eva粒子、组件等四大好产品主线,这还不包括光伏的低成本主线。 风电亦然,亦是挖掘“四大风电好产品主线”。 所以要明确的是,什么是点的机会,什么是面的机会,这样投资才能有的放矢。 比如锂电赛道,21年是“面的机会”,但到22年,就只有“点的机会”。 当然“面的机会”下,节奏上会根据“产品属性”的不同,会有轮动的特征。 举个例子: 再以光伏板块为例,4月末底部反弹中,“产品消费频次时点变速”的好产品主线之一的逆变器,持续占据上峰。 核心就是好产品属性+好产品的时点变速,即海外储能的爆发。 6月份以来eva粒子和大尺寸电池,开启加速上涨动作。 核心是“产品价格型周期”得到重视,因为供需结构的失衡,二者产品开启涨价,成为公认的紧缺环节,盈利弹性可期,成为阶段性领涨主线。 接下来二者仍会基于紧缺,继续新高。 再比如“新产品”的放量,为首的当属topcon电池、topcon组件。 7月以来电池和组件环节,接力迭创新高,就在于“新产品”催生短中期机会,这点老樊将在4期课程上要重点讲解。 即基于“新产品”,来挖掘短中期的机会。 对于成长景气方向,“成长”是核心,且成长是加速成长,或者是持续高成长。 而当成长显著降速时,或者和估值严重不匹配时,往往是我们要离场的时候。 正如那句话: 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
上一篇:绝望
下一篇:丑闻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