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佚名 老樊研究院 2022-08-10 - 小 + 大
“成长内部分化”时,往往是更新鲜的主题和概念高潮时。 因为主流的成长品种,得到阶段性高位后,投资者无法在主流成长品种上,寻找到短期向上的预期差,或者说加仓动作放缓。 这就使得市场,去寻找中长期有想象力,但即期无法证伪的新故事。 从7月大火的人形机器人、钙钛矿电池,再到当下大热的空气源热泵。 空气源热泵,顾名思义,即吸收空气中的热量,通过压缩机进行制热的装置。 市场看重的,仍旧是欧洲热泵需求的爆发。和储能的背后原因,是相同的,都是源于年初以来的俄乌冲突之下,导致欧洲油气价格飙升。 当前欧洲过冬问题,甚至已经提上官方日程,紧迫性和严重性,一览无余。 空气源热泵的节能降费特性,成为为数不多的能源战略选择。 当前机构甚至喊出: 空气源热泵成为继户储后,第二大战略级家电。 但老樊认为,较户储是偏弱的,一是行业空间,二是海外增速的持续性。 但出口的供不应求,确实成为主题机会不断延展的催化剂,订单从第一梯队公司,向第二、第三梯队进行外溢,就是需求爆发最好的佐证。 相比于市场更加青睐的,热泵产能充足的日出东方这类标的,老樊要重点强调一下受益于该主题的三花智控、盾安环境。 在二期课程的直播课上,老樊就重点强调“热管理零部件”的好产品属性。 二者作为热管理零部件龙头,当时看重的是“单车价值量2-3倍的提升”。 而最近火热的人形机器人,再到空气源热泵,都离不开热管理的阀等部件,带来的是“消费量的增长”。 即是产品价量齐升。 这也是近期热管理龙头三花、盾安环境不断新高的原因。 -------------------------- 8月第一周交强险数据出炉,环比大幅下滑,引发电动车产业链“小型雪崩”。 行业总量来看: 8月首周乘用车上险36.6万,环比-30%,同比+16%;新能车上险9.6万,环比-24%,同比+112%。 再从结构角度来看: 只有特斯拉,同环比是继续保持强势增长的,国内造车新势力三剑客,都有较大程度下滑。蔚来同环比分别-14%/-24%;理想同环比分别-55%/-74%,小鹏0.21万辆,同环比+4%/-39%。 就此引发锂电为代表的电动车产业链品种,出现调整动作。 老樊此前就强调过,盯着周度等高频数据,做博弈,本末倒置。 先说“短期数据的含金量”。 一般来说,短期数据本就是高波动的,首周最低,环比持续提升,然后最后一周数据最高。 一两周的数据,参考价值不大,比如21年8月份的首周数据,环比也是下滑25%。 再者说,今年7月份的最后一周,上险数据52万,同环比都是+23%,难道说一周过去了,大家就不买车了? 短期数据,往往是行业规律,或者说短期车企的经营策略有关。 而基于这一数据,对新能源车的景气度和产业趋势做预判,必然是犯了短视错误。 对于电动车产业链,核心要看“产品渗透率”。 目前1-6月渗透率25%附近,真正值得重视的,是明年国内渗透率,能不能达到40-50%,当前乐观的预期是这一水平。 但这一判断,当前分歧度很高,如果达不到,锂电等品种成长会降速,这是半年多股价持续压制的核心原因。 所以老樊在此前早已强调: 锂电赛道收缩至“点的机会”。 侧重在动力电池等极少数的环节上,因为动力电池,不单纯依赖于电动车渗透率提升,还有自身“业绩困境反转”的逻辑在。 -------------------------- 昨天在圈子中,和同学们重点分享天风策略首席L总,最新的“景气投资方法论”,高价值路演。 含金量超高,其分享近几年对景气投资的一些研究成果与研究心得,得到机构圈一众高手赞赏,七大部分内容,均值得重点学习。 这里老樊截取其中一点,分享给大家: 估值和景气,如何平衡? 大家对这一话题,关注度是很高的,尤其是当前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成长景气方向,迭创新高,市场又在担心: 什么时候开始杀估值?估值和景气,怎么平衡? L总认为,3种情况下,高估值要警惕: 1)宏观周期变化(宏观盈利显著回落阶段,避险需求占上风); 2)个股景气变化(增速水平较高但边际回落降幅过大,景气度有见顶迹象) 3)投资周期够长。 这为我们在光伏和风电为代表的成长景气方向,大级别离场时机的判断上,提供很有价值的参考点。 |
上一篇:可以买了吗?
下一篇:外围...突然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