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三天喊牛市,跌一天喊熊市,应该都是同一拨人。 有的朋友连续几天账面浮盈,昨天尾盘一个跳水,就显得不淡定了,其实还是研究不到位的问题,信心从阳线而来,也因阴线而去。 其实真的能让自己有信心的,还是深挖基本面,摸清价值,看清大势,才能不为图所动。 于是我们昨天继续用《洗洗更健康!》的标题来给大家打气。 先知也还是在凌晨深夜,继续耐心地回答了这些其实每天都在文章中强调,本可以不回答的问题。 不过令先知欣慰的是,有不少朋友在收获了真正的成长之后,也明白先知拖着疲惫的身体,写完文章后还要回复这样评论的心情。 生活中的我是好话不说第三遍的,一天抛开休息、投研、吃饭,我就剩这么几个小时的空余时间,不但用来写了文章给大家做参考,后还要一遍遍在这里重复重复,再重复,有时候真觉得有这时间我不如多听几场电话会议,多和首席们吃顿饭,多陪家人出去走一走。 其实看过了很多问题,能看得出这些问题背后对价值的认知,是不匹配账户上带来的浮盈的,没搞懂这钱到底是你挣的,还是市场给的,又或者是企业优秀来回馈你的。 好东西,你也需要配得上。 就算再困再累再烦,先知还是耐着性子回答了,因为后台留言德大家每个人所经历的路程不一样,所处的投资认知阶段也不相同,毕竟先知也是从小白这样一路成长学习过来的。 但是先知希望以后这样的留言越来越少,先知也会尽量从问题的本质,多在文章中帮大家去思考明白。 比如很多朋友会留言这样的问题,先知老师,我买了什么什么,成本价是多少,以后会不会涨,后市怎么操作。 这种问题的背后反馈出了一系列风险,没有依据的买入自然没有相对应的逻辑卖出,决定了你的迷茫;屁股决定脑袋,锚定效应中的错误思维让你迷失方向;而投资这种要做一辈子的事情,总听从别人的建议来操作自己的账户,总会收获失望,并不会让你成长。 大多数人总以买入价做为以后股票买入卖出的依据,比如不解套就不卖这种典型韭菜思维,其实是陷入了心里学中的锚定效应。 事实股票未来涨跌和你的买入成本是没有任何联系的,大数人陷入了误判心理,把参照物选错了。 就像先知这样的机构,对应每一笔操作是基于其逻辑的理解和价值的判断和市场行为趋势的顺势而为,而不是自己的成本是多少,所以该做什么样的操作! 你可不是15年股灾救市中的某官二代,能让主力资金来解救你,所以你只能靠自己,需要忘掉你的成本,对市场怀有敬畏之心,并重视起你手中股票对应的企业的基本面与成长价值! 除了投资决策,生活中锚定效应对我们做决策会带来很多干扰。 比如找对象有句话叫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后面的女朋友(男朋友)都没有初恋的好,那是因为把最初的男朋友理想化,后面的自然比不上了,这会导致我们无法客观看待后面的男女朋友。 经常有大龄女士感慨:要是找这样的男人我二十年前就找了,当年我都看不上现在更看不上的。这就是锚定效应对自己认知的干扰。 又比如沉没成本,指的是已经付出了的成本,其实与决策不应该有关系。做决策不应该考虑已经付出了的成本,而是应该考虑未来收益情况,但很多人却被历史成本牵制,在心理上无法客观做出关于未来的决策。 比如我以前高价点了一碗面,端上来的时候其实第一口就知道里面满满的酱油不是我喜欢的味道,但我只想到了价格的昂贵,就忍着难受给吃了,后面事实证明,我不光损失的是一碗面的成本,还给自己带来了后续连续几天反胃没胃口的记忆,哪怕自己当初不忍着恶心吃下,起码后面几天我还有机会吃别的美食补偿自己的心情。 比如股票已经买了,付出的价格已经付出了,决策是否卖出主要看未来能否上涨,而不是之前付出了多少价钱。 又比如做T失败,导致市价高于你上一次卖出的价格,如果你不能够及时认错,总想等股票跌到你上次没出价格之下才肯接回,那么很可能你就又错失了拥抱和坚守成长股的机会。 这也是先知在评论里回复虽然守龙头并不一定要一股不卖,但高抛低吸也要量力而行的原因,毕竟市场里没有神仙,能准确预测一次涨跌。 也正是这些此山看彼山高的心理,大部分的散户都忍不住手而频繁交易,最终只能亏损离场,一轮牛市下来只炒了个寂寞,交了个朋友。 大道至简,其实很多从生活上总结出的经验与智慧,都值得我们代入投资中进行体会,行情与市场讨论多了,总会陷入集体的高潮中而失去冷静,我们不妨这样时常站出来回看一下,思考一下,可能会让自己的思维和目光,更清澈,更长远。 其实市场也正如我们从历史经验与客观分析得出的结论一样在继续进行印证,而企业基本面也不会像近期的价格波动一样产生那么大变化,先知这边只需要做好跟踪与修正即可。 现在行情来了,是收获的季节,而不是赶忙做功课的时候。 就像今天结束的高考一样,好学生不是在前天才开始复习的,我们在行情低迷时的持续进行投研的跟踪与积累,不就是为了行情在爆发时我们能稳稳地拿住筹码,享受业绩与估值的戴维斯双击吗? 学生的高考结束了,而股民的高考刚刚开始。 抓拐点,守龙头!点击在看! 是先知团队不断创作的动力! 是对先知团队最好的支持! |
上一篇:这件事,上面很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