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4 22:33 先知研报 2022-08-14 - 小 + 大
大家比较关心的7月社融数据,有差也有还是有一些亮点的地方,经机构交流后我们分析如下: 较差的地方:1、总量下去了;2、结构也不行,(1)企业中长期贷款还在下滑(2)居民中长期信贷也很弱。这意味着,整个国内的企业生产、扩张动力还是偏弱的,另外,房地产风险较大。不过,对于企业中长期和居民中长期,我们是有预估的,基本也算符合预期。因为先行指标,工业用电还没有明显回暖,怎么可能拉动企业中长期回升,很难的,必须先看到先行指标回升。另外,地产弱也算预期之内,消费能力没上来,消费信心还受到停贷断供影响,也不可能马上回暖的。所以总结来看,信贷这些没改善,基本符合预期,地产链以及大消费仍未调整结束。 亮点地方是流动性:1、M1继续走高了,6.7%提升很快;2、短期融资继续减少;那么,市场流动性就持续好转了。另外,也一定程度支撑我们对于制造业有可能会复苏的逻辑,因为三个指标:PPI复合增速下降,M1持续回升,都兑现了,中长期企业贷款本身就是滞后的先不管它,所以后续只需要等待用电量回升。如果说M1都快速下降,那么真是要凉凉了。 m1又称狭义货币,其包括支票存款和可流通的现金。m2又称广义货币,其包括储蓄存款和m1。m1是经济的先行指标,反映了社会实际购买力,m2不仅反映了实际购买力,还反映了潜在购买力,也是代表着货币供应量。m1是反映市场资金流动性松紧和经济活跃程度的指标,m1大幅增加时经济较为活跃,投资者信心增强。m2反映的是未来通货膨胀的情况和社会需求量的变化;当m1增速小于m2时,表明居民和企业更愿意将钱以定期的形式存入银行,用于投资的资金减少,是经济回落的表现;当m1增速大于m2时,表明居民和企业的存款以活期居多,可以随时用于消费和投资,是经济景气度回升的表现。 通过整个7月的金融数据,我们可以大致描绘出现在的经济情境,老百姓都在观望,不敢投资,不敢买房,也不敢去做生意,甚至现在理财都不敢了,只敢把钱存在银行,增加储蓄,处于深度的悲观状态,而央行在努力的释放流动性,甚至已经给到了极限,M2和社融,一个是供给一个是需求,他应该是硬币的两面,数值差不多,但现在差距逐渐拉大,说明市场剩余流动性很多,钱不知道该上哪去,都在银行体系里面空转,去买一些国债,银行也很头疼,完不成上面的任务,所以在那拿票据冲量。现在的胜负手在房地产,怎么能让大家恢复买房,还不让房价大涨,也不让居民杠杆率提升,这确实是个难题。现在已经基本默许了一些地方放松地产调控政策,也是希望能拉动新房销售。恢复房地产销量。但是这个能不能如愿,还要进一步观察。房地产预期一旦被打破,就会进入负反馈阶段。除非一线特大城市也完全放开,否则房地产销售可能很难拉动。但一线如果放松,那么炒房咨金就都会向一线流动,不但房住不炒变成空话,还会影响二三四线城市的去库存。所以到时候,结构问题会更加突出。 那么到底该怎么破局,其实期待楼市,不如期待股市。股市是投资者情绪的反映,引导资金更多进入股市,就是支持进入实体经济,给股市以信心,也有助于经济恢复,而股市还很低,有很大的政策空间,其实有时候喊喊话,多支持支持,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对于当前内部因素的最新评估,在经历了 6 月社融数据大幅回升之后,7 月社融单月新增 7561 亿元确实偏低,除去季节性因素,也比市场此前预期得要低,尤其是结构上关于居民中长期需求和企业端资产负债表扩张意愿低迷反映宏观基本面修复依然偏弱的事实。在这种环境中, 如何理解预期的反复对于 A 股市场的影响,机构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评估,整体来看当前市场流动性逻辑获得进一步巩固。 一方面是看分子端的盈利是否再次出现明显向下的力量击穿对于分母端估值的支撑。目前 7 月社融增量数据偏低不足以否定下半年经济“弱复苏”的市场预期。7 月社融存量增速是 10.7%,6 月是 10.8%,环比回落的幅度并不明显(7 月属于社融数据小月),反映经济基本面虽然偏弱但是不至于再次出现明显向下的预期。同时,7 月票据利率和 6 月单月社融增量暴增已经有所暗示,7 月社融存量增速环比回落事实上大部分已经反映在当前市场预期里。 另一方面是看当前基本面状态下,市场此前一直基于流动性逻辑支撑怎么评估。7 月 M2-社融剪刀差进一步走阔至 1.3pct,达到近六年来最高点,宏观剩余流动性处于较为宽松的状态。一个值得重视的可能是当宏观剩余流动性保持充裕时,在资产荒的环境中会逐步向股市流动性传导。即便在宏观流动性不进一步放松的状态下,股市流动性的修复也具备持续性。 总结来说,7 月社融增量不及预期,尚不足以击穿分母端的估值支撑。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警惕结构性通胀压力,但不足以对当前货币政策形成约束。对于经济增速目标、防疫防控政策与房地产这三大国内关键问题来看,显然市场关注的核心是房地产,房地产稳则市场稳,8 月公布的一手房相关数据显然至关重要。 基于以上分析,机构的核心结论就是:短期流动性逻辑的支撑进一步巩固,当前 A 股维持震荡市思维,但是不改在震荡中实现中枢上移的后市大方向判断,成长还在主线,调整大家都一起调整,但调整结束后的反弹成长一定更明显。因为,有宏观、中观到微观的基本面支撑,流动性也在持续改善,估值还不贵,尤其中小盘成长性价比凸显。 |
上一篇:周一,看修复!
下一篇:海南宣布重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