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佚名 老樊研究院 2022-08-17 - 小 + 大
货币政策的向好预期,成为短期指数震荡上行的主要力量。 特别是周一MLF超预期的降息以来,市场目前普遍是预期下周一LPR,会跟进降息。 如果降幅较大的话,指数会再上一个台阶。从板块轮动上来看,今天演绎出比较明显的高低切动作,譬如说消费电子股的大涨。 短期倚重的,是老樊此前强调的2点: 1)苹果产业链预期向上修正; 2)三季度进入到VR新品发布旺季; 消费电子股,仅仅是上述2个预期支撑,向上拓展的空间,是相对有限的。 老樊认为,唯有切实找到“第二、第三成长曲线”,才是中期成长的关键。 中期的成长动能,2个方向最清晰: 第一,智能汽车; 第二,VR/AR等新智能终端设备。 后者的代表歌尔股份,作为消费电子股,唯一业绩没有miss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锁定全球VR龙头,在VR业务上高速成长。 歌尔是当前消费电子股中,为数不多,既受益于短期多头事件催化,又真正兑现第二曲线成长落地的品种,后续市值潜力很高。 这里,老樊再提示一个风险点: 接下来的近两周时间,将进入到中报业绩密集披露期,月底是截止日期,这次是中报正式报告,所有公司,都是要强制披露的。 又是“业绩大考”时,业绩miss品种,短期股价冲击,是板上钉钉的,但核心是看产业趋势是否扭转。 如果扭转成立,短期冲击仅是起步,反而成为“转跌的临界点”。 到了用业绩,验证逻辑的关键时刻! -------------------- 光伏“新势力”,成为短期最强焦点,对新势力的多空分歧,亦是成为午后光伏板块跳水的导火索。 短期来看,光伏涨速最快的,莫过于这些“光伏新势力”,钧达股份、沐邦高科、聆达股份、麦迪科技等,急速上涨,均是在看topcon电池的故事。 和储能“擦边股”很类似,都是“一份转型公告”,且在公告中披露大手笔的扩产,直接将短期股价推向高潮。 当一个进入到高速成长阶段,资本蜂拥而入是必然的。 会有N多玩家进来抢蛋糕,参与者有很强的积极性,去做融资或资本开支。 如果站在远期视角来看,当行业所有人都在扩张,那么最终就会演变成囚徒困境。 谁先扩张谁领先,这个行业最终就会变成一个扩张性型行业。 最后这个行业的roe就会走低,变成一个平庸的行业,投资不在具备超额收益。 -------------------- 当电池片扩产,高歌猛进之时,老樊有3点思考分享给大家: 1)电池片扩产,上游和卖铲子的,最为受益; 相似的故事,再度上演。 去年硅片新玩家不断涌现,是推升硅料价格不断新高的主要原因,之所以硅料涨价超预期,核心在于此前市场是按照下游的组件衡量硅料的需求量。 但以上机数控等新玩家进入,硅料需求,不是跟着组件走,而是硅片走,即硅片新增产能,给“硅料加杠杆”,所以硅料持续不断涨价。 当下电池片扩产,亦是给上游的硅片加杠杆。 给大家举一个很形象的比喻。 硅片、电池片、组件,是大米、锅、人的关系,本来是有多少人吃饭,反推需要多少大米,但现在锅多了起来,每口锅都需要大米,所以锅给大米加杠杆。 同样电池片扩产之下,卖铲子的公司是受益的,但卖铲子的,也要看这个铲子,是不会被替代。 所以在卖铲子公司上,老樊唯一挖掘“光伏设备股”-帝尔激光。 7月29日《势头不好,小心!》中,老樊就提示: 激光设备,是一个新技术方向扩产时,不单压某一技术路线的,且单W价值量还在不断上升。 2)进入壁垒偏高品种,继续受益行业增长; 20年7月份以来,在光伏各主线机会上,老樊始终坚守2大主线: 1.以“逆变器”代表的好产品主线; 2.低成本竞争优势主线。 底层逻辑,是一个行业扩张时,谁能对扩张脱敏,反而谁的受益程度,就会最佳,持续性最强。 就以好产品主线之一的“逆变器”为例,你可以看到“差产品”的电池环节,是持续有新玩家进来扩产的(所以在电池环节,老樊看重的是当时“三低品种”的爱旭股份,即在估值保护的基础上,去把握差产品的机会),但没有看到逆变器,有很多个玩家进来。 逆变器的进入壁垒,并非是技术壁垒,而是渠道和品牌。 组件的头部top 4玩家集中度是提升的,亦是展现出同样的高壁垒所在。 3)低成本王者,扛得住向下周期的冲击。 当一个行业扩张加速时,行业β向下,能够穿越周期的唯一武器,就是“低成本竞争优势”。 低成本,才有行业话语权,才能在周期底部,去收割市场。未来光伏各主线的机会中,会持续受到“新势力玩家”的冲击,上述3条主线,是能够抵御新玩家冲击的。 就以短期而言:扩产受益方向,股价的向上脉冲性更强,高壁垒和低成本主线的持续性更佳。 |
上一篇:大资金抄底
下一篇:注意!还有一家正极材料厂被错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