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佚名 老樊研究院 2022-08-23 - 小 + 大
一个行业的热度,有多高。“骗子多不多”,或许是一个很好的观测指标。 上周五,冒出一个光伏“小而美的新标的”,一串逻辑,被人肆意疯传,看似逻辑完美无瑕,终于找到一个光伏弹性新标的。 但紧接着“画面反转”。 中信建投电新首席朱指导,发朋友圈澄清: 目前市场流传信息,摘抄于5月份的报告,有些人炒股票,请有点底线,自重! 只能说,这波新能源的热度,是足够高了。 连券商首席,都被骗子给盯上了,而且骗子的手法,也在升级。这也警示大家,要有起码的基本面分析能力。 要不然“着了骗子的道”,还傻傻以为自己挖出一个黑马股呢。 ------------------------- 俄罗斯将天然气作为反制措施后,引发短期市场对“化工品种”的追逐。 导火索系: 不少化工品种,欧洲产能占比较高,催生供给受限后的涨价情绪。 这次的反制措施,是借美国自由港LNG出口装置暂停90天的时机,把供给德国主方向的北溪1号管道的气量削减了40%。 将本就在创新高的天然气上行趋势,再度添上一把火。 能源成本继续上行,化工品种自然会“被迫提价”,陶氏欧洲就直接宣布MDI提价200欧元/公吨。 化工品种的欧洲产能占比越高,涨价的可能性就会越强,同时更越利于国内企业,凭借成本优势进行出口。 市场关注度最高的品种,比如说: MDI和TDI欧洲产能占全球比例在30%以上,主要集中在德国。 维生素的欧洲产能,占到全球的45%,蛋氨酸占到全球的30%。 每一次的海外供应紧张,都是国内优质龙头企业,凭借成本优势,抢占份额的“窗口期”,但就短期股价而言,更多会被接下来的“即期价格变化”所驱动。 ------------------------- 当前,欧洲能源紧张进一步加剧,给大家看2组数据更加直观: 1)荷兰基准天然气期货价格直线上涨,涨幅近2成,创历史最高价格; 2)德国次日交付的基本负荷电力价格涨至纪录高点630欧元/兆瓦时,较周一的交付价格上涨23.5%。 能源紧张局势下,欧洲的能源安全,或者说能源独立,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所以能够看到,储能在欧洲是呈现爆单的状态。 现在有个段子: 储能,好比于10几年期的空调,以前是有钱人装空调,现在是有钱人,安转储能,解决能源安全的问题。 特别是海外电价高企,储能,是基于经济性考量后,作出的高性价比自主选择。 但老樊认为: 单纯基于“俄乌战争,看阶段性能源紧张”,低估中期视角下,储能成长的天花板。 储能真正成长驱动力,在于: 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之下,风光等间歇性能源权重增加。 储能的需求,天然就会高增。 基于这一视角,海外能源危机的本质逻辑,也还是新能源占比增加带来的,传统能源难以扩产。 所以也就能明白,储能未来的需求,不会因俄乌有没有战争为、而转移。 海外户储的增速,是最快的,22年3倍以上的增长,明年预计增长也在2倍以上。 不仅增速很高,增长的空间亦是很大。 目前户储渗透率最高的国家-德国,也就10个点出头,明年大概率是会看到欧洲和美国户储双升。 国内大储,同样值得重视。 近期储能招标、在建项目的快速增加,大储放量趋势,较为明确。 ------------------------- 海内外储能的高景气之下,储能主线再度领涨全市场。 除了早已挖掘的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2大主线,迭创新高外,“含储量高”方向,短期更是呈现出爆发力。 就以重点挖掘的英维克和中熔电气为例: 储能,相当于打开第二成长曲线,是在原先基本盘竞争优势上,去创造新的成长动能,且二者储能这块业务收入和利润占比,在30%左右。 这不仅仅是单纯去讲,“储能的新故事”。 不过目前呈现出“储能概念股横飞”的状态,即“+储能”方向,短期股价飙升。 基本上都有一个特征: 低关注度+转型储能+短期不可证伪。 低关注,是因为此前主营业务很普通,比如说IDC业务的、铅酸电池的、智能设备的。 但当下却纷纷宣告转型储能业务,又因为有订单在落地,所以短期进入到不可证伪期。三者契合,是短期股价有弹性的主要原因。 目前储能的高增速延续,市场的包容度很高,所以储能沾边,就会被活跃资金狙击,但对于“+储能”方向,这条主线,老樊认为: 短期驱动因素,更多是在于订单,而不是业绩。 从中期视角,持续性是依赖于业绩的,所以短期转到估值大幅拔升的钱,接下来要“去伪存真”,去赚业绩兑现的收益。 |
下一篇:寒气逼人与大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