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佚名 老樊研究院 2022-08-24 - 小 + 大
任正非的华为内部发文,竟然将大A“拖下水”,好突然。 难怪出了这么一个段子: 一家没上市的公司,说一定要活下去。 结果4000多家上市公司一听,活不下去了。 实际上,这段内容,出自于华为内部论坛22日下午上线的一篇,关于《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的文章。 但昨天晚上,在机构圈遭遇“疯传发酵”。 任老爷子关于“全球经济长期衰退,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的观点,彻底引爆空头情绪。 业内有2大“强危机意识”的巨头: 一个是华为,一个是万科。 “华为的冬天”VS“黑铁时代”,是二者最鲜明的代表词。 危机意识,亦是二者能够成为行业常青树,穿越周期,持续强化竞争力,最有利的武器。 但显然,二级市场放大了“这次的危机意识”。 任老爷子的话,我们是要重点吸收的,特别是实业界的选手,切记盲目扩张,在规模适度的状态下,要以利润为导向,稳住现金流。 但论短期对二级市场的冲击,顶多是充当了“调整的导火索”而已。 高景气赛道,拥挤度过高; 限电冲击到底几何; 中报暴雷尾声; 增量资金持续净流出; 短期不稳定因素,是在累积的,但缺少明显的导火索。而昨晚的文章被放大解读后,成为空头情绪宣泄的催化剂罢了。 当以调整,来释放短期累积的风险点,反而风险在变小。 投资最应该避免的,就是“盲目线性外推”。 当风险因素在释放时,反而以为是新一轮趋势性杀跌的开始,结果是越跌越悲观,于机会擦肩而过。 ---------------------------- 与任老爷子讲话,紧密度最高的板块,当属“消费电子”行业。 全球经济衰退,消费能力下滑,单一依赖于智能手机的消费电子行业,早已进入到成熟期,任老不过是再次为我们敲响警钟而已。 上周因为苹果新机即将发布等消息刺激下,消费电子股出现联袂上涨,当时老樊就重点提示: 仅仅看智能手机需求带来的恢复,上行空间是有限的。 消费电子行业,值得重视的,是寻找到“第二成长曲线的品种”。 当下来看是2大方向: 一个是于VR/AR; 另一个是“智能电车”; 就以后者为例,联创电子正是“优秀的代表”。 当前车载光学经营利润占比,已经超过50%,未来的成长,看重的是智能电车业务下的高成长。 短期出现波动,主要是2方面原因: 1)任老爷子喊话后,引发市场担忧消费电子复苏节奏,以及其谈到汽车业务砍预算。 但这并非完全收缩而是聚焦,更多针对前期扩张较快,研发投入较重的零部件板块,而智选车业务投入不大,收益显著,后续可能分得更多资源。 2)小鹏中报表现下滑,但主要系主力车型进入生命周期尾声,G9尚未正式上市,以及格局变化之下竞争力减弱,并不意味着板块beta不行。 总的来说: 消费电子行业,早已告别黄金时代。 2019-2020年上半年,立讯精密和歌尔,凭借AirPods探寻到第二成长曲线,于其他消费电子股拉开差距,跻身千亿市值梯队。 时至当下,再度找到“第二、第三成长曲线”的消费电子股,才有可能迎来新的春天。 过程或许曲折,但未来却很美好。 ---------------------------- 宁德时代业绩超预期,股价高开低走,再度出现一种声音: 看财报,一点价值都没有! 老樊甚至还看到,某卖方策略研究员,将今天市场的杀跌,解读为市场认为宁德中报是偏负面的。 宁德内心独白:这锅我可不背。 老樊在昨天的圈子中,就和同学们重点解读宁德超预期的中报,说市场解读负面,老樊是没看到哪家机构,是这么解读的。 而“所谓不买业绩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短期有资金提前进场博弈宁德中报,特别是孚能科技业绩超预期后,加剧这一动作。 当博弈的“底牌亮出”后,资金出局是不难理解的。 这也是老樊,对基于季度,或者半年度数据,进行短期博弈,不感冒的原因。 因为在没有信息优势、认知优势下,基于业绩超预期,去博弈短期股价的上涨,踏错节奏很常见,因为博弈高手众多。 财报真正价值,是来印证分析逻辑的。 就以动力电池为例,看重的是中期维度的“盈利反转”,这次的中报数据,是在强化这一判断,未来会不断兑现这一逻辑,而这一逻辑,是驱动中期股价上行的核心力量。 不是财报的价值,一去不复返; 而是用错了地方,踩了雷! |
上一篇:暴跌,重点来了!
下一篇:狗血的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