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假期,值得深思!

原创:佚名   老樊研究院   2022-10-06 - 小 + 大

不知不觉,国庆假期临近尾声。


【老樊研究院】也送上假期的“第二个栏目”,即和同学们探讨“投资方法论”,即授人以鱼的同时,更要授人以渔。


有少部分的投资者,会有一个误区,即:


只要挖掘到好股票,甭管它什么投资体系、投资方法论。


就和那些随意买基金的选手一样,虽然搞不清楚某某基金有什么投资理念,只要人家业绩好啊,直接All in,业绩好总不会错吧。


但事实却是:


买基金,买到最高点;


买股票,在高位站岗,要不然就是接下跌的飞刀。


这二者根源的背后,就是“投资框架缺失”,惹的祸。


这里先以买基金为例,搞明白,即使是买基金,也要看懂人家的投资方法论是什么。


就以全球顶级的LTCM(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为例,在1990年代,公司依靠拥有2个诺贝尔获得者的超豪华阵容+顶级的数学模型,在不到4年时间,斩获300%+的业绩回报。


且这一业绩,是在没有什么回撤的动态下取得的。简直是吊打同行业,成为全球的“绝对明星产品”。


这样的基金,就凭业绩好到爆炸,可以无脑买入吧?


但在1998年,伴随着俄罗斯债务违约,短短几个月,LTCM就将资本金赔光,之前炸裂的300%收益,瞬间变成-90%还多。


如果你看懂人家背后的“方法论”,可以预知这个结果是“必然的”。


因为他们的策略,纯是依靠几十倍的杠杆,把一些微小的市场波动、放大了几十倍、上百倍而已。


高杠杆,此时蜜糖,彼时砒霜。


当你的超额收益,是建立在“高杠杆”这个交易策略之上,即使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加持”,总会在某天,将你带入万丈深渊。


--------------------------------


那么,这里老樊再和大家分享下:


一套优秀的“投资方法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2条法则。


1)方法论要穿透本质,最好有前瞻性。


19年以来,“景气策略”成为A股最受追捧的投资体系,而衡量景气的方式,却是简单粗暴-“盈利增速作比较”。


毫无疑问,这个策略相当有效。


但问题出在“业绩增速”,它是后验指标。


站在每年1月1日,如果你能够知道4月30日的业绩增速,作比较后,选择增速最高的前几个行业,投资业绩,肯定不错。


但财报是4月份才陆续披露,但你的投资决策,是1月初决定的。


所以说,要去挖掘业绩背后的驱动因素是什么?


对于“基本面量化选手”,会去跟踪高景气数据,比如说产品的价格;

对于“调研派选手”,会去上下游作调研,提前预判业绩可能爆发。


而对于老樊的“唯产品论”投资框架来说,会去深度挖掘背后的“九大产品属性”


业绩好的背后,是产品属性占优。


就以上半年的逆变器来说:


在2月初老樊就在圈子中反复强调,微逆和储能逆变器的增速会更加占优,因为产品属性占优。


禾迈、德业等公司,在超预期增长驱动下,股价迭创新高,判断再次得到验证。


倘若等到半年报数据出来,再去决策。


股价早已翻倍,估值也更贵。


--------------------------------


2方法论,要兼具“综合性”“排序性”。


驱动股价的因素,往往是多维的。


所以综合考量各个因素,是必备素质。


比如说,大家看到锂价在“疯狂涨价”,但锂资源股的股价,却背道而驰,持续下挫,说好的“产品价格牵引着股价上行呢”?


再比如说,一个公司业绩增速200%的财报出来,却出现大阴线,业绩高点,反而成为股价的顶点,说好的“好业绩带来好股票呢”?


这折射的,就是分析一个公司、分析股价,要站在“多个维度”去考量,而不是单一视角。


就以“唯产品论”为例:


站在“6好价值因子”去综合判断,即使是“好产品”这一因子,也是站在“九大产品属性”上分析,以“好产品积分卡”打分。


再说“排序性”。


即站在多维度去考量,就会陷入到一个新的“困境中”,即考虑的很全面,但如果各个维度,“相互打架”,又该作何选择呢?


这个时候,就是要看“可排序性”。


即“排序在前的要素”,重要性必然高过“排序在后的要素”。


比如说光伏板块,看多者,看的“成长的持续性”,而看空者,总会以“周期性视角”进行反驳。


一个产品,成长性,肯定是排在周期性前面的。


这也是为何过去2年,是光伏行业的大牛市。


周期性,影响的是季度走势,但成长性,决定的是年度级别行情。


二者的重要性,高下立判。


于“唯产品论”:


是站在“产品的供需结构”,看周期性;


但更要站在“产品渗透率”,去理解成长的持续性、空间、斜率等,更重要的因素。


最后,老樊给大家作一个总结:


投资方法论,因人而异,但必须有;


投资方法论,要兼具上面介绍的2条法则。


老樊坚信,市场风格是多变,不以一时的投资业绩,去判断方法论的好坏。


只要方法论是“对的”,持续获取超额收益,是早晚的事,日拱一卒,相信时间的价值。



上一篇:我滴神啊

下一篇:天下有免费的午餐!

老樊研究院 的最新文章:

再度爆发!

原创2022-12-09

突发,好消息?

原创2022-11-24

集体爆了!

原创2022-11-23

新变化,重视!

原创2022-11-22

魔咒,要躲开?

原创2022-11-21

超级震撼!

原创2022-11-18

高调看空了!

原创2022-11-17

血流成河!

原创2022-11-16

大佬:主升浪开启!

原创2022-11-15

逻辑生变?

原创2022-11-14

关注老樊研究院公众号
老樊研究院的微信号:xmsg77

价值投资者,好赛道,好产品,好价格,好结构,好预期,好公司!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