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并非“鸡汤”!

2022-10-13 22:26   先知研报   2022-10-13 - 小 + 大

悲观情绪是暂时性的,重视反转趋势


市场情绪过于悲观:


1、人民日报仲音已连续三天聚焦“抗疫”。

2、美国通胀可能再超预期,货币政策或再现“鹰派”。


简单说几点,供参考交流:


从基本面来看:


1、相关政策如果有变,消费能立马复苏吗?其实消费能力没起来之前也不具备持续性,反而放宽初期对于生产、生活的冲击成本可能更大。当前疫情政策下,如果不影响正常生产,那么,至少制造业是有保障的。机构看好的复苏路径是成本回落,中下游企业生产意愿回升,工业用电回暖,有效供给释放,企业盈利Q3~Q4持续修复;等到明年Q1~Q2工业利润传导至居民端收入改善,届时,再有政策放宽,服务业转好,消费能力改善,消费及投资的复苏均有望具备可持续性。


2、摆在眼前的事实是经济基本面在逐步好转:8月工业用电5.4%,9月上游、中游的产能利用率回升,9月PMI生产指数回暖,不仅说明有需求,而且制造业驱动力正逐步回暖,后续我们会见到中长期企业信贷改善。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吗?已经临门一脚了。


3、出口一定会显著掉吗?出口的关键词:韧性!美国、欧洲距离衰退可能还比较长,至少要等到明年上半年之后,虽然全球需求因为欧美利率、能源成本上升而下降,韩国等出口受到影响,但中国CPI才2.3%,中国出口的特色是性价比,中国出口相比韩国在全球的份额还在上升。故我们认为在欧美经济衰退之前,在海外通胀明显回落或者中国通胀明显上涨之前,中国出口通过“份额上升”对冲海外需求放缓的逻辑将持续有效,具备韧性。另外,基建,政府没多少钱,也没有多少好的项目;至于房地产虽然政策很多,但都是我们预期内的,我们一早已经提出,美国被动加息,中国被动降息,为的就是防范地产风险,截止目前还是这个逻辑,没有改变。托与举的区别在于,地产到底是拉动经济的动力还是不要成为拖累经济的阻力,很明显目前地产扮演后者。


从流动性来看:


1、市场剩余流动性目前就在一个较低水平,别以为6月这波流动性回升就已经到高位了,那是感知不是事实。未来M1仍将继续上升,短期融资下降,市场剩余流动性只会增加,这是趋势。


2、海外流动性掣肘影响还很大吗?虽然美国货币紧缩还没有转向,美债长端收益率对于货币紧缩预期尚未充分定价,以及美国经济还有韧性,所以美债收益率还会继续上升;但是空间已经较为有限了,向下拐点的时间窗口或大概率会落在今年Q4。一方面,美国距离最后一次加息已经不远了,一旦3个月美债收益率攀升至4%以上,那么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中的货币政策预期定价也就已经反馈了,也就是说Q4基本可以兑现。另一方面,10年期-3个月美债收益率利差或在22Q4~23Q1出现倒挂,美国经济基本面衰退预期将逐步明显,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中的经济预期定价也将下滑。届时,美债长端利率就大概率迎来向下“拐点”,海外流动性掣肘影响必然是趋势下降。


综上,我们需要重视趋势,淡化事件性或高频数据的过度解读,那么,有哪些趋势?国内经济结构性逐步复苏,全A非金融ROE及盈利大概率趋势上修;国内剩余流动性趋势回升,海外流动性掣肘影响趋于下降。近期就是底部区域,向上的赔率已高,进攻只是时间与节奏的问题了。复盘7次底部反弹的领涨行业,有三个特征:一是高景气行业涨幅靠前概率较高,二是前期跌幅较大的普遍反弹较强,三是政策导向方向占优。所以后期反弹继续把握小秘圈高景气低估值的光伏主线龙头。


最后,以上并非“鸡汤”,而是关键时点上的重要提示。



上一篇:来不及取标题了!

下一篇:明天这些方向,还能继续吃肉!

先知研报 的最新文章:

市场关注的问题!

原创2022-11-21

“利空”落地!

原创2022-11-20

史诗级熊市!

2022-11-17

利好,共振!

原创2022-11-16

预期,转折!

2022-11-14

关注先知研报公众号
先知研报的微信号:AGYW169

研究创造价值,比研报更先知,守龙头,抓拐点。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