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樊 老樊研究院 2020-10-03 - 小 + 大
特朗普感染新冠,野称“夺冠”,成功刷屏朋友圈,更是登顶了微博热搜,毫无疑问,是国庆假期以来,资本市场最为重磅、最吸引眼球的消息。
这对美国后续的内政外交政策,产生重大的不确定性,长假期间老樊倒是想过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但发生这个,是我完全没想到的,投资面临的不确定性,事前真的很难提前预料到。
东吴证券还做了一组美国历任总统选举前的“十月惊奇”事件梳理,虽然“奇葩事”不断,但这次总统感染新冠,不是第一,也能稳进前三。 资本市场的反应很迅速,美股三大股指一开盘就遭遇重挫,纳斯达克更是一度跌超2%,富时A50更是跌超2.5%,节前空仓的国内投资者,纷纷感叹自己的节前空仓,是多么的明智,这次择时操作是多么的精准无比。
但好景不长,随着拜登的阴性检测结果出来后,美股开始由跌转涨,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也拉涨至当下的0.54%,都在喊国庆假期的“黑天鹅”,仿佛是一场闹剧。 -------------------------- 这件事情的发酵,也正好契合了老樊假期要和大家聊的——“交易体系”中的另一环“仓位控制”。
简单来说,就是判断大盘,做时机选择,对我们是否真的重要?
毫无疑问,时机选择,对于投资是很重要的,对投资肯定是有用的,但是对于绝大部分的投资者来说,都没有这种能力,像顶尖的原公募领军者林鹏、私募大佬冯柳,都多次强调,完全不具备择时能力,其秉持“弱者思维”,何况是普通投资者呢?
所以说,对于8成以上的投资者来说,既然很难持续高胜率的做出正确的时机选择,那么就要去淡化择时,将自己的投资收益,聚焦到选股上,去抓好赛道上的好公司,来减少投资上的不确定性。
原东方红资管的“大拿”林鹏,在2019年东方证券年度策略会上,曾经分享过一组数据,充分证明了这个观点。
其针对公募基金做过一组统计,按照仓位波动的情况,把公募基金分成五组,结论是:仓位波动最低的那一组基金,整体业绩持续好于仓位波动最高的那一组基金,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无论市场是整体上涨还是下跌。
这组数据说明,连公募基金中位数的人,都很难具备择时能力,连一众机构高手,都很难通过择时获利,何必说在投研能力、资金规模、产业资源上,更逊一筹的普通投资者呢? ---------------------------- 另外,基于仓位大幅度波动,做时机选择,会耗费大量的精力,早期老樊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这方面,但发现对投资业绩的贡献度真的是微乎其微。
影响大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上千个变量,但在某个时点上,很难区分哪个是主要变量,哪个是次要变量,有可能是外盘的变动,传导至A股,导致新一轮的暴跌;有可能是北向数据大幅净流入,重建我大A多头情绪;又有可能是季报数据来袭,超预期,催化指数加速上涨。
某个时点上,哪个变量在发挥作用,发挥作用又要给予何种权重,都很难预判以及量化,所以说分析的基础要素都是高度不确定的,又该如果使用它们来预测大盘,做时机选择呢? ------------------------ 整体来说,基于判断大盘,做时机选择,前提是需要超高的投研能力,大多数人不具备这个能力,即使具备这个能力,也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就算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投资的业绩贡献度也不是很高,所以说完全是没有必要去这么做。
在历史上,也就只有每一轮牛市的末端,需要去降低仓位,比如说2007年和2015年,其他时间完全没有必要,在绝大部分的时间,最好的策略,是仓位保持在7成—满仓,通过选股来穿越周期,运用“均衡配置”策略来降低业绩波动,进而获取可持续的稳健的超额收益。
秉持这种“仓位控制策略”,对于特朗普感染的事,也就必要这么在意了,不管这件事后期如何发酵,对投资业绩的影响,很微弱,以后的利空事件,也要淡然对之,如果是“真实黑天鹅”,你无法提前预测;如果不是,又没有必要过多在意,所以何必呢? 还是继续安安心心过假期吧!!!
|
下一篇:10月4日:特朗普,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