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樊 老樊研究院 2020-10-19 - 小 + 大
先扬后抑,追高的朋友,又是吃面的一天。 早盘在大金融板块的带领下,颇为强势,上证综指最高冲涨1%,宁波、平安两大银行均创历史新高,招商银行距离历史新高也仅一步之遥。 银行板块的早盘飙升,主要是受周末的《商业银行法》修改的利好刺激,实际上周四周五的银行优质股就在冲锋,还是有高级别的资金在抢跑,当然,这个不是券商合并的内幕交易性质,毕竟银行盘子大,这个消息级别也高。 该次的银行法大修,最为明确的利好,是讲到2块,一块是拓宽银行的业务范围,即衍生品交易、贵金属、离岸银行,虽然增量来看不大,但毕竟还是增了。 另一块是新的银行法明确,银行与客户可自主协商存贷款利率,即在法律层面打开存贷款的天花板,可以说银行业最核心大业务限制被取消了,未来,必然是最优质、最有竞争力的银行,将获得更强成长动能、更快成长速度,这也是为什么平安、宁波、招商等银行走出剪刀差的走势,银行大分化的时代到来了。 ---------------------------- 本来早盘的大金融奠定了日内相当不错的涨势,但被10点钟统计局发布的一组“宏观数据”给干趴下了。 第三季度GDP增长4.9%,全年经济由负转正,9月零售额同比增长3.3%,本来经济4.9%的增长是好事,但市场的预期更高,给到5.5%的增长,显然不如市场预期,老樊想说的是,市场5.5%的预期也太乐观了,毕竟2季度的增长才3.2%,这个预期值有点扯淡。 另外就是,前三季度新增就业完成率,达到全面目标的99.8%,由于全年的目标基本完成,有机构预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会推出,流动性会出现边际收紧,所以这2个因素是早盘跳水的主要原因。 -------------------------- 盘面上不得不聊的就是“量子通信”概念,可以说是周末最为重磅的消息了,zzj会议学习研究量子科技,一时间占据各大财经媒体的头条。 老樊想谈2点: 量子通信并非是“好产品”,所谓的量子技术太难理解了,这么说吧,现在连机构都没能深度理解其中的原理,所以说游资炒作之下,还编不出富有想象力的故事和逻辑。 目前量子通信行业仅仅是处于底部阶段,连行业背后的理论研究都是不完善的,简单来说,连个标准体系都还没有完善,更不要说产业化的应用了。 炒作上,慎之又慎吧,不像老樊前面说的纺服板块的短期博弈性机会,其起码是有基本面的逻辑支撑的,特别是产业端的景气度的回暖。 但像量子通信这类,完全看不到细节逻辑,更多是顶层设计会慢慢出来,况且近段时间,市场上玩超短的资金,都免不了“吃面”,资金在快速缩水,所以纯题材炒作的延续性很差,要想赌,建议还是选些“八字有一撇”的。 -------------------------------------- 另外,谈一个新赛道的投资机会,在前面的留言中,和大家卖了个关子,今天系统性和大家聊聊,那就是医药细分板块中的“化学发光赛道”,老樊看多的逻辑,还是基于“唯产品论”的底层框架,核心是3点: 体外诊断最大的细分领域,参照生化诊断,国内厂商渗透率提升有3倍空间。从市场空间来看,全球的诊断是600+亿美金的大市场,其中化学发光诊断占比在3成左右,是体外诊断中占比最大的细分领域,单看国内的市场空间也有300亿出头,但国产厂商的份额占比在20%左右,简单来说,外资占据8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从渗透率角度提升角度来看,国产厂家占到生化诊断80%以上的份额,之前生化诊断领域的进口替代过程,有望在化学发光赛道重演,量增空间”在3倍以上; 封闭式产品属性,等同于类非标化,行业的好竞争格局凸显。化学发光产品的特性体现在,仪器和试剂是配套的,进口的仪器,必须是进口的试剂,不像生化诊断,可用进口的仪器,国产的试剂,这是一种开放式的体系。 化学发光全封闭型的产品特征,一方面决定了同时具有仪器和试剂开发能力的企业,才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无形中淘汰了一批小企业;另一方面, 产品具有明显的“正反馈效应”,头部企业会强者恒强。以安图生物、新产业为代表的龙头企业,通过产品的性能提升和持续迭代,在技术水平上和海外企业差距在不断的缩小,叠加国家鼓励降成本,会加速进口替代的动作,医疗器械“易做难优”的特性决定了,先行者的优势明显,很难出现新产品、新技术实现对前者的颠覆。 同时,在与医院检验科等终端用户交流中不断得到正向反馈,在仪器性能方面,目前国产厂家检测速度、自动化性能等仪器参数已逐渐实现甚至超越外资水平,在品牌和壁垒的粘性上不断增强 从标的上而言,主要是安图生物和新产业,筛选的主要逻辑,就是“量价属性”,即各厂商的装机量和各大厂商的单机产出,目前新产业是7000台,安图生物是4000台,二者每年的新增装机是1000台左右,从单机的产出来看,安图是30万元,新产业是20万元,其单机产出偏低的原因是覆盖三级医院偏低,大概占比是35%左右,而安图覆盖三级医院是60%,二者均处于行业领先的地位,安图是单机产出国内第一,而新产业是装机量第一。 从介入的时机上来看,二者给到21年的估值,都是50倍出头,还算不上便宜,本以为借前端时间大盘的调整,走一轮杀估值的行为,结果筹码惜售,成为医药板块的“避风港”,股价再度回到前期高位,没有“好时机”这个因子,好赛道只有先关注着,打点底仓就好,今日调整,主要是周末医疗器械集采的影响,观察这次的医疗器械集采,能不能给一个更好的上车时机。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吧,大家留言区交流! 原创不易,点击“再看”,让我看到你! |
上一篇:一 开局是王者,没想到。。。
下一篇:如期上涨,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