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樊 老樊研究院 2020-10-22 - 小 + 大
今日市场的主线,核心是围绕“蚂蚁上市”在转,昨日晚间,重磅消息来袭,之前被延期的蚂蚁登陆科创板这事,终于来了实锤,按照昨天批准注册,以最快的速度测算,甚至还能赶得上11月6日蚂蚁港股上市的日子,当然这仅仅是理论推演。 ------------------ 先看大盘,以日内的表现来看,大盘低开,分时一路向下的简单动作,充分表明了对蚂蚁上市前后虹吸效应的担忧,毕竟上市首日交易额要在400-500亿,会对其他板块大量抽血。
但老樊依旧是认为,蚂蚁上市之前,需要充足的多头情绪给予强烈的配合,本来这轮上攻节奏的破坏,就是源自上周蚂蚁上市延期导致的。
其次,蚂蚁上市首日,是400-500亿的交易需求,但科创场子是300亿的交易量,估计承担不起,所以急需一轮制度改革,来化解这种境地。
当前来看,最直接的方式莫过于“科创板T+0制度改革”,本周二海通证券研究所的首席策略荀玉根,就发布《A 股T+0快了吗?》专题报告,直指T0这个敏感的话题,头部券商的新财富大拿,这个窗口期,发这样一篇文章,大概率是对市场的试探。
再看板块,参股蚂蚁概念再次爆发,但大多是冲高回落,像易联众、润和软件、君正集团等,套人行情,这种纯题材博弈的模式,未来赚钱会越来越难了,所以一众游资跑到可转债上“大展拳脚”,毕竟T+0,更刺激。 ------------------------- 在《聚焦,几个好机会!》中再度梳理的白酒板块,继续强势表现,特别是讲到的下半年弹性品种-洋河股份,在周二的《白马领头羊,新高!》跟踪点评中强调,这次秋糖会机构反馈积极,旺季动销超产业预期,接下来还有年底各家的经销商大会、来年规划等事件催化不断。
当然,今日白酒板块的再度爆发,离不开亮眼的三季报数据,比如讲到的洋河,Q3收入顺利转正,可以说是符合机构预期的,洋河自19年Q3以来,已经连续4个季度负增长,主要是消化库存。
经过一年多的调整,渠道库存、价格体系、组织架构、人事等方面,基本调整到位,开启新一轮的增长轨道,因为今年是低基数的,所以明年实现较快的增速是没问题的,这轮估值修复的动作,只是提前反映了财务数据而已。
前面老樊也说过,股价的拐点会领先于财务数据拐点,现在只能说洋河基本面的最差时刻已经过去了,继续看好未来M6+等大单品的放量,短期股价拉涨过多,不排除短期股价的剧烈波动,但长期趋势依然很明确,稳稳的拿住,就挺好。 ----------------------------- 近期机构的净值排名之战,愈演愈烈,相互砸盘的动作是此消彼长,动不动白马股跌停的画面,接二连三上演,在这场年末混战中,确实出现许多超预期的动作,当然,更是引发对基于基本面深度研究的“价值投资”有效性的担忧。
老樊想要强调的是,基于基本面深度研究的价值投资,第一,该价值投资是有效的,第二,价值投资不是每年,甚至每段时间都有效,而且第二点是第一点的保证。
这样的表述看似很绕,背后的原理很简单,正因为价值投资不是每年都有效,所以它是长期有效的,如果它每年都有效,甚至说每段时间都有效,市场上就有大量规模资金用它了套利,未来就不可能继续有效了。
市场上找到基于价值投资策略,做到常胜将军的,更是数不胜数,典型的如东方红等,在未来资管机构转型中,老樊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去从事价值投资。
当然,对于基于基本面深度研究的价值投资,老樊今天想多强调3点:
1)非标准化。和老樊前面在“唯产品论”中讲到的产品属性一样,大家都说自己要去搞价值投资,有的去做预期差策略,有的在做交易性趋势博弈,有的在等均值回归,千人千面,老樊认为,上述策略都能够包含在价值投资体系中,像老樊的“唯产品论”也是,我是以“产品为根基”,挖掘企业的价值含金量,每位投资人切入的角度是可以不同的,正是因为其非标准属性,其能够承受的资金容量才足够大,殊途同归而已。
2)重跟踪。价值投资的内核是相同的,均是从未来现金流折现原理推导的,所以寻找的机会,要么是价格低于价值的,即均值回归;要么是成长创造价值的,即成长价值。
两种策略折射出来的持股周期,均偏长,所以投资者纷纷将长期持有=价值投资,这种认知是相当浅薄的。
因为这里面缺少最为关键的一环,即基于基本面的深度研究,核心就是理解其内在价值,不是买茅台、买恒瑞、买海天、买格力,就是价值投资,不是长期持有,就是价值投资,而是能够从基本面角度,充分挖掘认识到其内在价值,挖掘出来后还要进行深度的跟踪。
毕竟企业是发生动态变化的,比如说经营环境、竞争格局、经营策略等,看以上要素的变化,是否引起基本面的变化,进而做出应对,要做到深度跟踪。
3)交易策略很重要。基于基本面深度研究,挖掘出来的好股,其股价的上涨,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所以老樊一直强调“均衡配置”,将持股组合拆分成4-5个细分行业,每个行业配置1-2个股。
集中持股在涨得时候,投资业绩确实会表现比较好,赚极端收益,比如持有挖掘的光伏板块,1倍收益打上去了,但盈亏同源,下跌的时候同样更厉害,容易造成很大的波动。
在实际投资的过程中,每个细分配置在20%的仓位,细分行业争取选最好的1-2家,一方面,是好赛道上的好公司,也是稀缺的,不会那么多,其次,是在逼自己,提高选股的胜率;另外,当某一板块杀跌时,对整体投资业绩的冲击力可控,且敢于加仓,例如老樊挖掘的游戏板块,近期出现系统性调整,但仍旧看好,底气就源自这个“均衡配置”的交易策略。 |
上一篇:两年亏损40亿,游资10亿资金被埋,短线突破口在哪...
下一篇:注意,村长发布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