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樊 老樊研究院 2020-10-26 - 小 + 大
市场接着“三季报”数据转,公募等机构,也是频繁调仓,当然三季报出来后,很多公私募大佬的最新持股名单,成为最大的谈资,很多小散喜欢“抄作业”,但老樊想说的是,靠这种方式赚到钱的可能性很低,前提还是你能够看懂其核心逻辑。
白马股砸盘的动作,继续,这次轮到了“真茅台”,前面都是些“科技茅台”、“药中茅台”等等之流,白马股的“免疫力”更低一步。
贵州茅台,其早盘的砸盘动作,带动整个食品饮料板块下冲,无独有偶,中药龙头片仔癀,受到林园旗下基金清仓减持传闻影响,更是开盘一度跌停,再度把医药板块,带沟里去了,消费医药联手上演“跳水戏码”,早盘指数的跳水,也就不难理解了。 -------------------------------- 茅台的砸盘,都是三季报“惹的祸”,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0.31%、11.07%,二者数据均低于中报数据,亦低于市场预期,叠加茅台第三大股东贵州国资减持超250亿元,持股比例从二季度末降的4%降至2.67%。
短期的双向利空,但对茅台的日内最大冲击,不过是跌6个点,显示出当前市场主流资金,对茅台的负面冲击承受力在增强,19年8月份的时候,茅台中报披露,19年Q2增长10.9%,也是季度低于市场预期,但市场对平稳降速增长给予积极反馈,股价也没有明显波动。
最近2年不到的时间,茅台经历的利空,不可谓不多,发货量减少、吗、茅台集团设立引发关联交易扩张担忧、批价回落、新冠疫情冲击等等,但都能够看到,虽然短期不排除出现股价的回落,但回过头再去看,都是非常好的一次上车时机,这也是老多次强调的,30倍PE,就是茅台股价调整的“理想上车点”,核心就是不管是外资,还是内资,对于茅台,都是基于好产品,以及基于好产品折射出的好赛道、好商业模式给估值。
所以见到短期冲击不要慌,最好是来波猝不及防的杀跌,那自然会创造茅台上车,或者是加仓的“完美时点”,前面没有在《聚焦,几个好机会!》中,把茅台列入进去,就是看到茅台的估值有点贵了,透支未来的收益,且不排除短期出现杀估值的行为,所以既然短线开始调整,又到了高度关注,等待新上车机会的时候了。 ------------------------------ 再来说下“片仔癀”,至于究竟林园旗下基金有没有减持,还是众说纷纭,林园自己的说法,是并未减持片仔癀,只是对基金规模做了调整,但从三季报的数据显示来看,已经从中报的800万股,减持到只有135万股。
这里老樊不想盲目断定林园究竟是否真的减持,但想表达的是,当优质标的,因为市场风格的原因,中短期股价出现连续拉升,短期的估值水平出现泡沫的时候,就是一个大幅减仓,或者是清仓的位置,这也就是老樊在《卖出》中指出的3个卖点之一的“估值太贵,达到目标价”。 以片仔癀为例,今年以来在医药板块整体拉涨和其自身土地增值、比价效应等多重利好刺激下,出现系统性大涨,最高涨幅突破150%+,最高点的PE估值更是达到100倍,中短期估值“不可谓不高估”,明显是过度透支未来2-3年的业绩,简单来看,当PE估值突破80的时候,已经到了缓步卖出的时机,当估值越高,是需要一路卖出的。 当然,最理想的投资方式,是优质标的缓慢上涨,和业绩增长的拟合性很好,一直稳稳的拿住,赚业绩增长的钱,永不卖出。
但现实情况是,估值通常会因为业绩超预期、市场风格强化、机构资金集中性加仓等因素,出现阶段性持续拉涨的动作,股价=EPS×估值,所以估值一味的拉涨,股价必然是迭创新高,但持续的拉估值,股价自然是进入阶段性的“泡沫区间”,那自然是要作出卖出的动作。
即使是好赛道上的好公司,也不是一味的盲目持有,有了估值泡沫,先止盈出局,因为股价走“均值回归”之路是必然,等到调整下来,可以再次上车。 ------------------------------------- 周末的时候读了一本书,有几点新的感悟,正好和大家分享下,这本书,是圈内好几个私募机构朋友推荐的,既然大家一致推荐,必然有可取之处。
书名是《CIS的股票交易术》,作者吊炸天,名头是“日本最牛散户”、“日本股神”,号称是凭一己之力撬动日经指数的男人,投资战绩更是所向披靡,从23万赚到13亿,这里老樊说的是人民币哈,可不是日元。
好友推荐,再加上作者顶级的投资业绩,本以为这本书可以干货满满,但说实话,干货比较少,显著低于老樊的预期,感觉书价的泡沫很严重啊,书中的内容也比较简单,主要是分享CIS的交易成长历程和一路上的心得,很容易读。
当然,书中的有些片段,还是引起老樊的思考,特别是CIS对于“短线博弈”的认知,老樊认为,可以简单汇结为3点:
1. 短线博弈行为,必须契合投资者的“价值观”:CIS认为,我不是投资人,从本质上来讲,我不过是一个游戏玩家似的赌徒,这个有趣的游戏,是技术、运气、风险和回报的交织融合。
2. 博弈领域,是需要“天赋”的,七分天注定。CIS从中学三年级起,就开始玩弹子机,后来钻研规律后,开始雇佣人来玩这个游戏,每个人一天一万日元,高中时期就赚了200万日元,到21岁的时候积攒了2100万日元之多。
3. 短线博弈技能,复制难度极高,“易学难用”。CIS开过交易公司,雇佣了5位大学好友,但最后发现,虽然教的东西都是一样的,但大家交易确实千差万别的,2年后只有一个人赚到了钱,想想这还是股神手把手教的。
CIS的交易人生,折射出来本非短线博弈不可取,而是这种价值观很少人会有,就连他的婚姻都有“游戏人生”的意思,论坛里发个帖子,收到3000封来信,每周约见3-4位,终遇良缘。
至于说天赋这块,更是少有,都看到了赵老哥、瑞鹤仙、小鳄鱼等游资大佬的崛起,但没有看到是万一挑一,甚至百万里挑一,背后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于投资实战而言,流派众多,风格迥异,孰优孰劣,很难定论,所以说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投资道路很重要,比如说基于基本面深度的价值投资,而短线博弈这条路,注定是“少数人的游戏”。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吧,大家留言区交流! 原创不易,点击“再看”,让我看到你! |
上一篇:大A反攻号角吹响看它了!
下一篇:A股带货一哥,重出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