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市场继续呈现风格再平衡,存量市场下,资金跷跷板效应明显,周期领涨而成长风格偏落后,另外近期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布,透露出新政策动向。 政策退出可能体现为“量退价稳”。今年以来,疫情冲击之下,金融条件一度大幅宽松,表现为“量扩价降”,且与外围政策力度相比,力度更为节制,结构上更明显的是量的扩充,而非价格调整;随后从五月份开始随着国内疫情逐步缓解已经逐步有所调整。 近期央行发布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从总基调看,央行延续此前稳健货币政策精准导向、直达的基调,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的质量和效益,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但值得注意的是已经开始“重提闸门”(“控量”) ;同时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综合施策推动社会融资成本明显下降(“降价”) ;针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新增提及要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 整体来看,预计随着中国增长继续回稳,政策可能会继续逐步退出。退出的方式,根据央行的报告推断,可能是希望“控量降价”,估计实际的效果上可能是“量退价稳”。 对股市来说,增长逐步回升、政策的逐步退出,如果不至于引发信用事件风险,整体表现可能是平稳的,但是今年二月和七月那样的普涨可能会很难了,所以还是要多关注结构性的机会。后续继续关注政策退出的节奏和力度。 近期市场“新老偏均衡”的风格再平衡方向,跟我们预期的思路一致。A股风格转换较为纠结,这背后一方面可能跟A股近年投资者结构机构化有很一定关联,沟通显示多数机构投资者对偏短的机会兴趣并不坚定,而更关注那些可以看得更长的逻辑;同时由于散户比例降低,周期的局部拉涨吸引到的资金关注明显不如此前多,这样导致周期领涨明显不如以往的市场轮动中犀利;另一方面,估计这也与近期政策已经在强调“总闸门”和“防风险”有关,这些政策基调,使得市场对明年政策退出的影响仍有顾虑,对周期板块的表现持续性有一定的怀疑。 综合来看,短期复苏交易可能仍是主线,近期公布的工业企业利润数据也显示企业盈利仍在继续恢复,全球来看,复苏交易可能也仍是大方向,短期周期复苏继续看好银行、有机硅、铜铝,看到年底。 大少数近期调整较多的新经济领域,在年末维持高景气与明年确定增长的背景上,中长期科技成长的性价比也逐渐凸显,继续看好光伏、六氟、半导体、面板、机械、自动化。 总体看好方向不变,另外,白酒注意小酒阶段炒作风险(明年货币收紧估值撑不住),动保年末还有一波机会(价格反弹景气支撑主题催化)。 尽管风格转换较为纠结,先知认为“新老配置偏均衡”依然适用,方向上注重低估值、有正面催化等因素。 -------------------- 继周三在文中预警彭博报道反映出中国加息可能性后,先知在周五中午休市时确认,并在先知突发《贷款利率见拐点,利好银行!》提示,央行刚刚披露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显示:贷款利率回升6bp,利率上行拐点趋势确立,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文中先知将机构对银行阶段性拐点的认可逻辑与后市观点已描述得非常清楚,发文后宇宙行尾盘放出天量大涨近六个点,很明显的机构配置行为,所以如果之前想做周期切换却没来及的朋友,现在要再看一遍。 周末听了浙商的所长,也是从事银行研究的白金首席来路演,再补充几点。 1、四大行只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利率上行资金拆出行最受益。 2、不同以往,这次四大行接力是高潮的刚刚开始,千万别误以为是尾声。以往大行补涨纯属博弈,本轮则有强支撑、可持续。一方面,利率见底拐点确立,大行属于资金拆出行最受益(当然银行资产端普遍利好)。另外,预计四大行2020全年利润增速可能回归或接近0%,Q4单季度增速接近40%,市场完全没预期。 3、本轮银行行情将会呈现轮流领涨的特征,一开始优质股份制、接着四大行、然后城商行、最后次新股,轮番接力。已经持有的,不用换股;前期踏空的,顺节奏抓紧上车。最后可能表现最好的还是银行中又好又便宜的兴业和平安。 4、这是一轮可媲美2012和2014年的大级别行情,12月将更精彩。微观结构类似,诱发因素加强版。 5、每种资产都有春天,只不过春天的长短不一样。 -------------------- 11月27日,八家光伏企业发布《关于推进光伏行业210mm硅片及组件尺寸标准化的联合倡议》。 6月下旬M10阵营成立后,11月末又正式成立G12阵营。本质上,210阵营由在电池片、硅片环节新扩产的公司组成。210和182的纷争,是新设备与老设备的利益斗争。182尺寸是老的拉棒设备、电池设备经改造后所能做到的最大尺寸,而新设备则适合做210设备。 210是未来的方向,迟早会是市场的主流,其实就是早晚的问题。182想尽可能延缓上述进程的原因在于,已经铺设的新产线还没收回成本。所以五个月后,210的势头似乎越来越强劲。 但不管是182还是210,并没有跳脱出单晶PERC的技术路线,总体来看各有利弊,210mm大硅片的优势毋庸置疑,但短期限制在于成本高,性价比有限,度电成本转化十分重要,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成本。遗憾的是,无论是PERC的182还是210,都是没有逃出PERC技术。甚至在2021年182和210可能都会出现过剩。 再讲一个大家需要注意,但别人都没有理解到的点。 天合短短两个月内与上机数控、中环、通威、亚玛顿合作,覆盖了从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玻璃五大环节,完整的上下游全产业链联盟形成后,这次又成立210阵营。 此前隆基抢了通威的电池片环节,这是通威向隆基发起挑战的逻辑起点;隆基在硅片环节借8月硅料紧缺肆意涨价,是导致天合感受到供应链极度不安全的逻辑起点。 而HJT技术,将通威和天合联系在了一起,形成了“通天组合”,以N型HJT技术正式向P型PERC技术的王者——隆基发起了挑战。 未来10年的行业王者到底是谁?是隆基,还是通威和天合中的一个?或者是其他企业?这个问题值得深思,但更需要紧密的跟踪和观察。 但是在PERC技术路径正在走向扩产和过剩路上,同时HJT技术路径的设备成本与转换效率的性价比又暂时不够凸显,这个矛盾与混沌期间,真的没有机会吗?有的。 大尺寸硅片优势明显,可为下游电池、组件、电站环节实现增效降本,引领未来行业新需求。而接下来大尺寸硅片/电池片/组件的快速推出,使得市场新增设备需求基本上绝大部分按照210向下兼容标准实施,将逐步通过大量的增量设备来替代存量设备。
由于2020年前的设备很难通过改造直接升级至210大尺寸设备(2020年之前的166尺寸设备大部分可以通过改造升级至182大尺寸设备,但较难之前升级成210大尺寸设备),如果未来2-3年210大尺寸成为市场主流,则未来2-3年市场老旧的小尺寸存量设备均需逐步更换至210大尺寸设备。
近期182和210大尺寸阵营精彩纷呈,行业大尺寸需求、进度超市场预期。新建产能均将购置210及以下尺寸兼容设备,设备端迎更新迭代需求。长晶炉、切片机、电池片设备这些卖铲子的行业则会受益。
重点看细分环节市场空间大、竞争格局好的上市公司:迈为股份和捷佳伟创(大尺寸电池片设备+异质结电池片设备,双层逻辑)、晶盛机电和京运通(大尺寸单晶炉)、上机数控(210切片机)。 近期总体硅料继续下跌,其余环节稳定。之所以硅片、电池片、组件现在还没有跌,只是因为4季度的季节性旺季还没有过去,而硅片、电池片、组件这三个环节距离终端更近一些。而日历已经接近12月,因此,在1季度季节性淡季、4季度产能全面投放的双重挤压下,产业链其他价格要做好一定的价格回调准备。 当然后面的产能阶段过剩与阶段季节降价放长看也不是坏事,因为根据机构的测算,2021年作为平价第一年,相比2020年少3分钱补贴,而且不少省份要求配置10%-20%的储能。由此,组件价格必须要下跌0.4元/W以上,才能激发国内需求。 但目前PERC的降本空间已经没有了,要发展光伏,只有“杀利润”。而以“杀利润”为前提的新增装机增长,真的是其他人口中光伏行业所谓的“大发展”吗,大家自己评判。 先知在今年四月底部至暗时刻,全市场独家前瞻看多光伏反转并一路跟踪到现在,靠的不是涨了看多跌了看空,所以此时客观独立地讲,明年似乎不可盲目乐观,更不可线性推算,今年叠加了年初极致的悲观与之后超预期的景气才带来这么多翻倍机会来让先知挖掘,来给大家把握,而在今年涨出来的乐观预期下,明年肯定不再是闭眼躺赚的好时光。 还要再提醒一个环节的风险,根据玻璃行业最新的数据,2021年底、2022年底的玻璃产能将扩产到5万吨/日、8万吨/日的日熔量。而根据此前的卓创资讯今年6月以前的统计数据,到2021年末、2022年末是4万吨/日、5万吨/日的日熔量。由此,在过去几个月里面,玻璃产业出现了非常可怕的扩产。还是请大家记住那句话,周期股要买在最差的时候,卖在最好的时候,而年末扩产的玻璃,本质上和年初补栏的生猪无异,预期肯定会先于周期见顶。 紧缺逻辑不再,利润难以维持,估值也会回归,所以先知在本月光伏的四条主线中已经取消了对玻璃的看好。 -------------------- 实地调研过很多企业,亲眼见证过许多行业兴衰,也亲身经历过许多投资的成功与失败,发现无论是做实体,还是搞投资,一定要克服人性中的“盲从心理”和“线性思维”。 在景气高位上,无数企业集体性在“当前利润水平维持相当长时期,而机会不被其他企业发现,只有自己发现”的假设下疯狂扩产,金融市场则集体性的将“当前的单位利润与扩产后的规模相乘,计算利润和增速,并按照戴维斯双击法则给予市盈率倍数”。 最后,可怕的情况发生了:产业与金融市场共同的疯狂,导致了事后极为可怕的过剩。 为什么,每一次都不能吸取教训呢?贪婪、短视、侥幸是也! 目前微信公众平台改变了推送机制,凡是点“赞”、点“在看”、添加过“星标”的粉丝,都会优先接收到文章推送,所以大家一定要记得读完文章后顺手点一下,避免错过我们前瞻先知又干货满满的文章! |
上一篇:突发周一看涨,抓紧机会!
下一篇:这43家股票风险系数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