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下跌,到底谁背锅?

原创:老樊   老樊研究院   2020-11-30 - 小 + 大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次“萧何”落在银行股的肩上。

 

周末卖方机构看好银行的报告,以及电话会议,是此起彼伏,将银行股的短期情绪烧至高点,特别是银行股白金分析师邱冠华明确指出:这将是一轮完全可媲美2012和2014年重大级别的行情!

 


早盘这“金融盛况”,确实如所愿,但下午行情就急转向下,银行遭遇闷头杀,连银行etf振幅都将近5个点。

 

日内快速反转的节奏,自然引来段子手的“炮轰”,给大家读两个“一个是“回想起上一轮牛市,仿佛就在午饭前”,牛市情绪就像龙卷风;一个是“上午追涨停重仓买了厦门银行,我承认我有赌的成分,事实证明我输了”,咋滴,还以为买烂尾楼,赌学区房的啊!


------------------


收盘后搜索了下指数跳水的原因,整体上来说,都不是太靠谱,都有点扯的成分。

 

第一个,是外媒爆出,特朗普有意将中芯国际、中海油等四家公司列入“与军事活动有联系”的企业清单,虽然说短期情绪却有冲击,但从中芯国际的股价走势来看,明显强于指数,所以要说将指数带下水,很难自圆其说。

 

第二个,完全是扯淡,传言拜登遛狗的时候不慎摔倒,且扭伤到腰,检查结果为轻度骨折,影响美股情绪,进而传导至大A,不得不说脑力实在强大,拜登如果善用推特,估计会发一条“这锅我不背”。

 

盘面上真正拖累指数冲高回落的,还是在于大金融板块,特别是银行股,银行走出短期的“见光死”,主要在于银行板块是走脉冲性行情,还是能够走出一轮20%+的估值修复行情,有非常大的分歧,所以资金多空交战之后,空头略占上风。

 

但老樊依旧是认为,银行股的“躁动”远没有结束,虽然不认可周末一众机构吹捧的成长逻辑,即认为银行将享受经济复苏增长带来的红利,即M2不断提升的前提下,银行的资产规模会持续扩张,假设息差平稳下,银行的天花板会非常高,这个逻辑过于乐观了,以上周五大涨的工商银行为例,其ROE的水平从12年的20%,一直下降到现在的13%,净利润增速是持续新低的,甚至逼近零增长,试问,跟随经济增长的行业红利在哪呢?

 

当然,银行谷歌,短期均值回归,继续演绎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目前,整个银行板块的市净率也就0.7倍左右,是低于历史10%以下的分位,况且均值回归发生的时间点,基本上都是岁末年初。

 

其次,就是基本面已经有改善的苗头了,这个会起到催化的作用,前几天讲到了贷款利率的拐点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看到行业风险在逐步的出清,即减值费率有趋势性下行的动力,以招商银行为例,减值费率明显下行,这个因素是导致近5年银行ROE下降的核心原因之一,当然,这个因素,未来会是推动银行净利润增速拐点向上的驱动力,所以说最先下行者,就是股价的先行者。

 

但鉴于看不到银行股的长期投资价值,所以还是基于博弈的策略来对待,这个判断还是维持不变的,短期见光死不单是银行股,前几天的军工也是,但没几天就又新高了。


-------------------


在上周五的复盘文章的留言区中,和大家卖了一个关子:即分享如何从“唯产品论”的底层维度,来推导为什么会有周期的波动,以及如何判断周期波动的强弱,是完全脱离市场主流的“供需分析法”。

 

本来,是打算出专题的报告,来和大家分享这块的内容,但鉴于当前周期股的如火如荼的行情,先将核心的内容分步展开,后续在统一归结到专题文章当中去。

 

今天,首先分享的第一部分的内容,是先弄明白,决定周期的核心因素是什么,和主流的观点相背离的是,老樊并不认同是“供需关系”,供需仅仅是表观因素,供需引导的,是周期波动的方向、幅度以及时点的问题,而不是决定是否为周期的终极力量。

 

真正决定行业是否有周期性,其终极力量,是“产品寿命”:产品寿命,决定了行业是否具备周期性;且一个行业的周期性强弱,是与产品的寿命成正相关的,即寿命越长,周期越强。


---------------------


首先,先来看结论的第一条,即产品寿命,决定了行业是否具备周期性。

 

这里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能够明白了。

 

比如汽车行业,假设汽车行业的保有量是500万辆的水平,能够刚刚好满足全社会的出行需求,汽车的寿命使用寿命是10年,那么每年的消耗量就是50万辆,如果每年稳态的销量,也是50万辆的情况下,汽车行业就没有周期性了,因为消耗量=销量。

 

但是现实情况却不是这样的,而是因为宏观经济等变化,购买力会出现变化,某一年的销量不可能等于50万辆,所以“以年为单位”,其就能看出汽车行业的周期性了。

 

你去对比必选消费品就能明白了,比如说调味品酱油、醋等,其产品的寿命就是小几个月的,所以你“以年为单位”,你看不出它的波动情况,或许某个月的消耗量和销量不对等,但是拉至以年为单位上来看,它就没有周期性了,一直都说必选消费品是弱周期品,其原理就在这个地方。

 

所以说,应该将行业周期的本质,归结于“产品寿命”,这样就能抓住分析周期的命脉,而不是在那人云亦云的谈论,究竟什么决定了周期。


------------------------


其次,看结论的第二条,即一个行业的周期性强弱,是与产品的寿命成正相关的,产品寿命越长,周期越强。

 

这里,先结合现实体验来看,手机和重卡的周期波动幅度是明显不同的,手机销量跌个20个点,已经是非常高的水平了,而重卡,动不动就跌你个四五十,轮到挖掘机的时候,能跌个七八十,为什么呢,因为手机的寿命,也就两三年,但重卡的寿命是十年左右,所以从现实体感上,就能看出寿命长短,决定了周期波动幅度。

 

用数据对比的方式最直观,还是以汽车为例,假设汽车的存量是500万辆,初定寿命是5年,那稳态的销量是100万辆,如果随着经济发展,购买力提升,未来一年的需求有6%的增长,那么汽车的存量是530万辆,汽车的销量就应该在100万存量的基础上,再增加30万辆,共计130万辆,100万辆增加到130万辆,是销量增长30%,宏观带动的需求增长是6%,销量增长30%,放大5倍,就是汽车的寿命是5年。

 

如果汽车的寿命是10年呢?稳态销量变为50万辆,仍然按照6%增长,未来一年,共计50万存量+30万的增量,共计80万辆,这意味着需求增长6%,汽车的销量要从50万辆,增长到80万辆,增长了了60%,这也就放大了10倍,因为假定了汽车的产品寿命是10年。

 

所以二者的数据对比能够发现,随着寿命的拉成,周期波动的幅度在明显的扩张,寿命越长,周期波动的幅度也就越大。

 

知道了这个理论之后,去选择周期股,就找到了“最主要的主线”,即选择产品寿命最长的。

 

这也就从侧面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工程器械这波上涨周期这么长,为什么房价的见顶很难(因为房价的寿命是70年)以及为什么这波拉起来的集运龙头,如此强势。

 

最后感谢一下原天弘基金投资总监肖志刚总,这里分享的从产品维度来思考周期,很好的参考他最近新出的一本书的内容,让我彻底弄清楚,如何从逻辑和数据上,验证产品寿命决定周期,而不是其他。


很多朋友发现关注的公众号,收不到消息推送,这是公众号改版的推送规则所致,凡是你觉得有一定帮助有必要看的公众号一定记得设置为星标并每次阅读完文章后点在看,否则时间长了就会失去联系,老樊可不想跟大家失去联系哦!



上一篇:长话短说,下个风口就是它!

下一篇:骗炮,还是骗婚?

老樊研究院 的最新文章:

再度爆发!

原创2022-12-09

突发,好消息?

原创2022-11-24

集体爆了!

原创2022-11-23

新变化,重视!

原创2022-11-22

魔咒,要躲开?

原创2022-11-21

超级震撼!

原创2022-11-18

高调看空了!

原创2022-11-17

血流成河!

原创2022-11-16

大佬:主升浪开启!

原创2022-11-15

逻辑生变?

原创2022-11-14

关注老樊研究院公众号
老樊研究院的微信号:xmsg77

价值投资者,好赛道,好产品,好价格,好结构,好预期,好公司!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