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银行板块高开低走,早盘触及6%,尾盘收跌1%。对看图的同学来说,好像牛市半天就结束了。 到底银行啥情况? 建议大家: 1、拉出指数权重最高的几个银行; 2、打开这几个银行的成交明细看盘口; 3、找到快速下跌的时段,尤其下午开盘后,看看密集出现的大额卖单的成交价格和前面临近成交价格的偏离度; 4、看看想想正常托单情况下为什么要这么抛,或者是谁能这么抛。 经验结论: 1、指数可能不适合或者不希望动太快; 2、实际上货币环境不松不紧,经济超预期复苏,最有利于银行。银行基本面拐点亦非常明确,甚至可能超预期,好银行的基本面改善迟早要反馈在股价上。 3、银行板块必须精选个股,只要不把指数带太快,谁涨都不要紧,大家一起涨把指数带快了,权重大的就要遭殃; 4、其实银行已经从本轮顺周期的底部修复了20%,再周末受到预期发酵,很多投资者把慢跑当快跑,长跑变短炮,结果短期跑太快,遇上获利盘形成情绪上扰动,导致短期市场出现分歧。 再次提醒: 银行作为阶段性受益基本面改善与市场风格切换的品种,与其他短期周期复苏的品种一起看到年底,但并不是中长期成长的方向,如果做风格切换需要注意新老均衡配置,这个动作更多以阶段性地平衡年末的收益与风险为目标,所以不要贪婪,更不要豪赌,小心年底乱折腾,让你或许本不丰厚的利润再雪上加霜。 ------------------ 尾盘出现部分股票的急速涨跌,以及沪港通资金的波动,是由于 MSCI半年度调整结果将于今天收盘后生效,在此之前,A股市场已多次出现“生效日魔咒”,其实就是内外资利用提前公布的名单来给将要于尾盘集中被动买入或卖出的成分股来做个日内套利。 具体变动情况如下: ------------------ 跟踪一下六氟产业最新情况: 1、目前六氟主流出货价格仍维持在10-10.5万元/吨左右,但由于货源紧张,少量小电池厂提货价有所微调,小幅提升至11万元/吨左右。
2、天赐、新泰(天际)、多氟多等六氟头部企业保持满产满销,并且明年Q1订单已经基本锁定。
3、今年上半年六氟头部企业开始亏损,随着下半年需求快速提升,Q3开始紧平衡,价格修复至10万元/吨左右。展望明年,由于2018年至今行业基本没有大规模新增产能,同时六氟新增产能需要1.5年的释放时间(主要是环评和安评审批周期1年左右),明年旺季会出现硬缺口,并且很可能后年还会存在,今年上涨是明年的预演,大头在明后年,六氟的机会是可能贯穿明年的。
4、继续关注天赐、天际、新宙邦、多氟多。 ------------------ 昨天给大家用比较长的篇幅,试图去简单地说明一下光伏明年会遇到的矛盾与混沌阶段,以给大家打个心理预防针,只是想让大家多几分更全面与客观的认知,从而在涨的时候不贪婪,跌的时候也并不不恐惧。 但是看到留言中很多朋友一看到先知不说好消息,那就一定是坏消息,就好像觉得板块已经拐点向下,龙头已经有重大问题,要卖要清仓要逃命。都成年人了,请不要只顾着对信息判断利好利空是非黑白,而是该学会分析利弊以及影响长短。 如果通过先知大半年不断的行业跟踪与观点提示,依然没有对未来的认知,还是缺乏独立思考,那么先知的忠告是趁着赚钱赶紧取出钱去潇洒,不要浪费在股市上。 国内的光伏正在进入全面平价,摆脱了补贴依赖,从而排除了国内市场的重要限制条件。全球来看,光伏风电在新增装机中占比超过6成,已成为新增电力装机的主力,未来其发展速度,一是看新增电力需求有多大,二是看以多块速度做存量替代。 当前无论从宏观导向还是行业内生驱动来看,行业需求高增趋势明确,在此激发下,产业链各环节产能快速扩张,所以才出现了对于行业明年供需与技术的讨论。 关于大家担心的隆基技术与尺寸选择的问题上,先知想说既然大家都能意识到,高管更不可能没意识到,但是公司真实的规划是怎样呢,可能在近期策略会中隆基高管的讲解中会找到答案。 公司对新技术的相关看法:PERC 的生命周期会延缓 HJT 的研发进程,PERC 每年预期还有 0.2%的提效幅度,这会延缓新技术的大规模使用。公司对于新产品新技术不会大肆声张,重点把握“稳准狠”,一旦成熟就借助渠道优势和丰厚的财力迅速推动。 设备兼容问题以及产品尺寸问题:各种尺寸,p 型/n 型公司都可以做。n 型硅片公司大概 5%出货量,主要看客户的需求,之间的转换不存在技术难题。公司如果想设备升级 210,需要换一些部件,在拉晶,切片环节,热场等等都需要经过改造,但实现是没有问题的,只是经济性高低的问题。目前没有全面改造计划,只是根据客户的需求做出部分调整。不同尺寸之间可以共生,例如 166 适用于不平整地面电站,182 更适用于平坦地形。182 还是 210 还是要看客户的需求,给客户带来的价值增量。目前看 182 对客户的收益是高于 210 的,210 的市场需求还有待验证。 所以光伏各环节格局还是相对稳定的,目前大硅片、topcon、hit等新技术得到应用,但短期还不会产生大的颠覆,比如当前时点上硅片性价比182>210≈166,HJT技术的产线投产少且都处于试线中,未来新技术能否胜出主要是看其良率和效率的提升情况。头部企业大概率继续领跑。 至于后期的演变方向,还需要上下游的技术突破,良率优化,产能爬坡,降本增效,用户认可,这些都需要紧密的跟踪来逐步判断,目前并不能下出定论,而能给出定论的是,细分环节中,硅料明年供需依然偏紧,设备环节逻辑更加顺畅。 ------------------ 2021年,我们要继续投资确定性,不是在于估值下行的确定性,而是在于盈利上行的确定性。在估值承受压力的2021年,我们更需要追逐确定性,但是确定性的来源不是估值的安全垫,而是盈利的确定性溢价。 目前我们中长期看好的方向均出于此。 晚安。 目前微信公众平台改变了推送机制,凡是点“赞”、点“在看”、添加过“星标”的粉丝,都会优先接收到文章推送,所以大家一定要记得读完文章后顺手点一下,避免错过我们前瞻先知又干货满满的文章! |
上一篇:爆开了!
下一篇:周二可以关注的板块和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