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樊 老樊研究院 2020-12-07 - 小 + 大
大盘“进二退一”的逻辑,老樊上周已经重点说了,目前还是延续在这个节奏中,市场需要慢牛,大金融板块休息一下,也挺合理。
当然今日盘面的回落,和港股有点关系,港股一些金融企业,可能因为美国制裁被波及,早盘恒生指数杀了2个点,拖累了大A,超短期的因素,不足为虑。 ------------------- 最近市场有个非常火的概念“社区团购”,从互联网圈,火到投资圈,大A的游资自然不想错过这波热度,近期水产养殖多支个股走妖,就是在围绕这个概念在炒作。
导火索,是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掀起价格战,一轮又一轮的补贴扑面而来,上一个这么火的,还是直播带货,互联网圈的补贴,真的就没让人失望过,老樊认为,这种用户补贴红利,还是多多参与,难得的薅“互联网巨头”羊毛的时刻。
这个话题本来不太想聊的,一方面老樊不怎么会做饭,对社区团购生鲜的需求不强烈,另一方面,和二级市场投资的关联度不是很高,拼多多、美团,这些都不在大A,而游资纯炒作的票,完全没有价值,也不是老樊的菜。
但本着学习的态度,还是重点看了下,毕竟周五侠客岛都有发文,个人揣测其是想表达“是否存在与民争利”的态度。
这次的社区团购,如果在没有政策压制的情况下(ZZ正确与否是前提),肯定又会诞生一个万亿级的市场,所以拼多多、美团、滴滴等疯狂涌入,不难理解,目前非官方的数据,已经看到5000亿的规模了,这次的社区团购和以前的美团买菜、京东生鲜是完全不同的,后者强调的是“买菜服务”,而前者是强调的“社区团购服务”。
这点用上老樊的“唯产品论”,就能立刻明白了,“买菜”的目标客户群体是收入较高,但对价格不敏感的,但“社区团购”,其目标客群,一般是收入有限,对价格高度敏感的,其愿意花时间在微信群里,通过小程序或者H5链接,低价下单,然后去自提点拿货,产品的客群不同,就决定了生意属性的不同。
另外,“买菜”的产品需求点,是高频低重量,像美团都是外卖骑手送货上门的,但“社区团购”,是低频高重量的,用户买的就是你的低价,所以一次会买很多。
你简单的从这2点产品属性就能够看出,未来想要走出来的巨头,必须具备“绝对的低价”和“履约能力”。
绝对的低价就是先不要谈用户体验,你的价格最低才是王道,履约能力就是必须日复一日的供应单价较低,且数量巨大的生鲜产品,未来的巨头,只有具备这两者,才能够凑出来,目前来看,拼多多是领先一个身位的,所以近段时间的股价,迭创新高。 -------------------- 另外,再和大家聊聊另外一个热门话题,即周末刷屏的“沃森事件”,陡然想起来,这些年,疫苗行业好像就没怎么消停过,总站在风口浪尖上,不是在追涨的风口上,就是在唾弃的中心地带,频频上热搜。
这次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上周五晚,沃森发布了一则股权转让公告,拟转让上海泽润的控制权,这是沃森的核心子公司,但转让款仅为11.4亿元。
而上海泽润研发二价、九价HPV疫苗多年,其中二价疫苗注册申请在6月份已获得受理,引发了市场的热烈追捧,此次的做法,相当于在即将孵化出小鸡之前,要卖掉鸡蛋。
在周末的电话会议上,机构投资者“剑拔弩张”,问答环节中质问管理层,“这个议案在中国资本市场通过,是不是一个耻辱”、“是不是有利益输送”、“这是对中小投资者的羞辱”,高管层却扬言,“你可以质疑我们的管理水平差,但你不能质疑我们的人品。”
这波唇枪舌战,也引来交易所的“火速关注”,管理层陷于舆论压力,贱卖一事暂停搁置,但市场并不买账,还是砸至跌停,毕竟伤了“机构的心”。
实际上公司不暂停也不行,目前公司目前是没有实控人的,大股东只持有4.97%,管理层的持股比例肯定不够50%,就算提交到股东大会审议,也会被机构和小股东给“毙了”。
但这里,老樊想推心置腹的说一句,这批机构是“活该被伤”,被“渣男伤过”,还希望渣男变好,除非你有一颗“渣男虐我千百遍,我待渣男如初恋”的决心。
实际上,你去查查云大科技的过往,也就是沃森的前身,就明白了,同一批人,同样的故事,熟悉的配方,能期待渣男变好?大概是不现实的,醒醒吧!
老樊前期写过,股价的杀跌,主要分为3种,杀估值、杀业绩、杀逻辑,但这里我想补充一点,就是管理层的问题导致股价杀跌的,这不在老樊的考虑范围之内,因为我压根就不会去碰这种票。
管理层职业道德导致的风险,比如说掏空上市公司、长期侵害中小股东利益,董事长作风有问题等,这么多年来,这种无一例外都是“巨坑”,期待这些公司好转,难于上青天。
业内通传的“投资不过山海关”,就是前人在一次又一次的被埋中总结的经验,所以说即使看好疫苗赛道,也不会去碰沃森,除非管理层换了一拨人。 --------------------- 既然都说到“疫苗行业”了,老樊就来和大家聊聊,如果对疫苗板块有偏好,又该如何投资?
还是从老樊的“唯产品论”来推导,就是你得先弄懂疫苗的产品属性,疫苗是快放量的产品,放量曲线是很陡的,一旦渗透率达到了一个水平的时候,增速就会慢下来,产品的生命周期比医疗器械和药品都会短很多,所以买点就在于一款新疫苗产品开始放量,或者还没开始的时候。
核心原因,就是因为疫苗的客群是健康人,不是病人,所以基数是很高的,它放量的速度可以非常快,比方说HPV疫苗可以针对中国好几亿人群的话,而一个肺癌产品,其实只能针对不到60到80万人。
但放量快的一个缺点,就是一旦渗透率达到了一个水平的时候,增速就会慢下来,有点类似于创新药,真的等到业绩开始环比高速释放的时候,它的估值就会往下掉了,所以对买点的要求会非常的高,当前疫苗板块的估值不算便宜,且新疫苗的放量是不确定的,格局又不清晰,短期来看的话,老樊认为,性价比很低。
当然,疫苗长期趋势还是不错的,因为产品的消费升级属性,以前疫苗没有这个特性,但随着新疫苗的出现,比如说HPV,这个就有很强的消费升级在里面,这是自费支出的,不存在医保局谈判的利空影响,从2价、4价、再到9价,价格是持续爬升的,既能赚新疫苗“量增”的钱,还能赚“客单价”提升的利,所以赛道的长期属性是不错的。
很多朋友发现关注的公众号,收不到消息推送,这是公众号改版的推送规则所致,凡是你觉得有一定帮助,有必要看的公众号一定记得设置为星标,并每次阅读完文章后点在看,否则时间长了就会失去联系,老樊可不想跟大家失去联系哦!
|
上一篇:这个数据远超预期了
下一篇:孙哥笔记:人心所在,资金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