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半导体,还有救吗?

原创:先知   先知研报   2020-12-28 - 小 + 大

上周跟踪新能源的篇幅比较多,无论是产业的调研还是投资的预期都交代比较清楚,相信面对调整都不会恐惧了,我们坚定看好的成长主线中除了光伏六氟,还有半导体、面板、工控、自动化,近期中芯被纳入“实体名单”以后,芯片半导体的跌幅比较大,科技板块表现乏力,大家也都比较关心,甚至吐槽要改名加上“科技”二字的梦网集团是不是还嫌自己跌得不够深,今天我们继续详细跟踪一下。



先进制程发展受限:由于10nm和14nm共用很多设备和材料,所以14nm等先进制程预计也将受到影响,预计中长期范围内相应的设备,配件及原材料会被持续限制,供应商需要申请许可才能向中芯供货。


加速备货但有限:中芯前三季度已加大备货力度,20Q1-Q3资本开支分别为7.77/13.42/22.8亿美元,但前期禁令已经开始产生影响,全年资本开支不得不下调至59亿美元。短期库存充足,但长期看部分机台供货面临不确定性将使得中芯只能积极寻找替代供应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梁博士虽然已攻克14nm甚至7nm工艺制程,但设备和配件的供应不足会成为长期的短板,中芯先进制程将被迫放缓,中芯引入蒋或意味着战略转向成熟工艺和先进封装,但同时未来先进封装业务可能会与长电之前为其配套先进封装产能相冲突,5G带来的新应用在成熟制程依旧是蓝海市场,深耕该市场依旧可以实现良好增长。


先进设备去美化漫长:美国半导体设备几乎贯穿整个工艺流程,其中PVD,离子注入,CMP以及检测设备在先进节点难以替代,PVD(AMAT占据85%市场,国内北方华创28nm);离子注入机(AMAT占73%市场,国内凯世通/中科信,不足1%);CMP(AMAT占66%市场,国内华海清科28nm);检测设备(KLA占50%以上市场,国内上海睿励)


成熟制程国产化加速:公司2020年12月4日公告中芯国际、国家集成电路基金2期、亦庄国投共同出资50亿美元用于建设12寸28nm以上成熟制程晶圆产线。政策层面上,在2020年12月16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被明确提出作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的第一、二项。半导体制造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上游供应链(特别是设备材料)国产化正在逐步开展,成熟制程国产化进度将加速。


国产设备新机遇:中国半导体的核心矛盾已经从缺少工艺调教,转移到缺少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目前一条完整的晶圆厂需要购买光刻机、PVD、刻蚀机、CVD、离子注入机、清洗机、氧化设备、量测设备等多种前道核心工艺设备,除了光刻机被荷兰垄断目前还是正常供应外,其他设备(PVD、刻蚀机)都是美系为主,都面临实体名单的威胁。所以未来中芯国际会在力所能及的成熟制程(90/65/55nm)进行国产化尝试,最终达到部分核心设备内循环,然后对日、欧、韩进行外循环,从而实现初步的国产化。


二级市场影响分析:中芯被实体名单意味着制造端去美化会加速,本土设备和材料商长周期持续获得订单的预期将显著加强,关注本土中微公司,北方华创,精测电子,长川科技等公司。短期设备供给受限影响产能扩充,或将进一步加强当前供给紧张的预期,长周期看中芯或将转向加大扩充成熟工艺的产能,将有利于基于成熟工艺制程的本土设计公司产能扩充,关注卓胜危、韦尔股份,兆易创新等设计公司,以及供给紧张预期下的IDM公司与功率半导体公司如华润微,扬杰科技、士兰微等。


但是先知提醒,需要注意现在市场上对非美化产线有太多不切实际的预期,经过调研,机构认为非美产线建设仍有相当难题需要克服,实际进度并未有部分机构预期的那么乐观。预计90nm非美化产线将于21年突破,55nm的非美化产线将在2年内突破,28nm非美化产线则需2年以上时间。所以原则上对中芯的客户和设备有压制,也是近期板块整体表现乏力的原因。不过坦白说,设备板块也只是短期的扩产速度减慢,有一些影响,拉长看肯定是坚定看好的


而且并非中芯被卡先进制程后,板块就被一棒子打死,比如目前成熟制程的功率半导体,涨价蔓延景气持续。

 

需求向好:从需求端看,2020年以来的新能源汽车、工控和光伏风电领域的快速发展,疫情影响下的平板电脑、NB等居家办公类产品出货显著增长,消费电子创新周期下的手机快充等大力推进,新国标下的两轮电动车的快速增长,共享电单车的大力投放,多重因素叠加导致功率MOSFET和IGBT等需求大幅增长。

 

供给紧张:8英寸产能重新分配:疫情影响下的平板电脑,面板等出货旺盛,导致驱动IC、触控IC等逻辑产品需求向好,8英寸产能紧张,MOSFET等功率器件产能受到制约;8英寸总产能(全球约560万片/月)增长困难。新产线扩产困难,代工厂和IDM厂商均在布局12英寸产线,8英寸产线多年未有扩产,且扩建8英寸新产线仍需2-3年,不足解决当前产能紧缺问题。二手设备不足建设新产线,在未有8英寸新产线扩产情况下,仅能购买二手设备构筑8英寸产线,根据SurplusGlobal数据,全球8寸二手设备约700台左右,但全球8英寸设备需求至少为1000台左右,二手产线建设同样难产。


交期延长:一般来说MOSFET、整流管和晶闸管交货周期是8-12周。受到目前供需偏紧的影响,功率器件交货周期延长。根据富昌电子20Q4报告,安森美、ST、英飞凌等低压MOS交期均延长至16-30周左右,部分MOS交期延长至20-30周,功率器件产能非常紧张。

 

涨价蔓延,景气持续:受到需求与供给的双重刺激,功率MOSFET器件等8英寸产线呈现高景气,涨价在产业链蔓延。联电代工价格正常水平下低于台积电20%,目前代工价格已提升30%左右;国内MOSFET器件厂商亦多数涨价20%-30%左右;某上市大厂亦提价10%;代工大厂针对产线紧张情况,对功率器件等产品发出21年Q1涨价通知,预计功率器件高景气度将持续到明年下半年。


总体看目前半导体板块整体处于预期修正状态,之前的过热情绪经过中芯事件对产业投资逻辑的破坏正在回归平衡的状态中,短期调整平衡是继续为长期表现蓄势,且整体消化预期的同时,结构细分的方向仍存在景气确定的机会,但如果之前提示后并不在车上,目前机会的性价比与持续性也比较有限,不如继续坚守新能源主线,需求继续爆发,不值得骑马找驴。



而且新能源的光伏与电动车还可以继续沿着纵深方向朝上游去挖掘,毕竟目前景气度与确定性更胜一筹,比如今晚百川报价跳涨,工业级碳酸锂价格上涨4.19%,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上涨4.77%。后面有关更多资源有色的跟踪解读也正在路上,今天篇幅受限,就先讲这么多,突发记得关注。


关注先知突发

及时接收一手消息!



上一篇:加仓,怒干爆这股!

下一篇:这个票要拉升!

先知研报 的最新文章:

市场关注的问题!

原创2022-11-21

“利空”落地!

原创2022-11-20

史诗级熊市!

2022-11-17

利好,共振!

原创2022-11-16

预期,转折!

2022-11-14

关注先知研报公众号
先知研报的微信号:AGYW169

研究创造价值,比研报更先知,守龙头,抓拐点。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