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车企接二连三发布“高性能参数”电池: 1、广汽发布石墨烯电池,超级快充电池可 8 分钟充满 80%、NEDC 续航 1000 公里,拥有军工标准专属电池安全认证。初定2021年9 月可以批量生产,预计首款搭载的车型是AION V。 2、蔚来发布150 度“固态”电池,续航1000km,360Wh/kg单体能量密度,预计在2022年四季度开始交付 3、上汽发布智己汽车,搭载上汽与宁德时代共同研发的“掺硅补锂电芯”技术电池,达300Wh/kg单体能量密度,最大续航里程可达1000km,并可实现20万公里零衰减(NEDC工况下),预计2021年交付 谈几点对近日车企扎堆发布电池技术看法: 1、更多是商业宣传而非电池技术大突破,现有电化学材料稳定,稳定渐次迭代而非激进革命。当前量产的最高水平是Tesla、小鹏P7(大约700km+),此前发布的概念车型如威马等可以达到800km。近日出现的1000km概念车型,机构认为主要改变在正极(8系高镍→9系以上超高镍正极)、负极(石墨负极→石墨&硅碳负极)。 2、以上技术变化主要是由电池厂在主导,主要参与者包括宁德时代、中航锂电、蜂巢能源、清陶、卫蓝、孚能科技、鹏辉等。 3、车企选择在当前阶段集中发布新电池技术,期望可以提升品牌形象,应对合资&独资(Tesla)车型集中上市对自主品牌的冲击,同时反应了三电技术是电动化时代车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对石墨烯、1000公里续航,高能量密度、快充等,先知与产业和机构交流后的看法: 1、材料体系的优化—“石墨烯”负极:人造石墨+硅碳负极。 石墨烯预计用在: 1)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用作导电添加剂。 2)石墨烯包覆在硅碳负极表面,抑制硅碳负极膨胀 2、材料体系的优化— 正极:高镍三元 3、电解液:快冲型电池LiFSI含量较高,我们预计超过10% 4、隔膜:超级安全电池,预计使用耐热温度高的涂覆 而且周六欧阳明高院士在百人会上发言表示,如果既能跑1000km,又能几分钟充满电,而且还特别安全,成本还特别低,大家不用先行,这是不可能的。 石墨烯电池8min快冲80%,对应倍率为6C;1000km续航,电芯能量密度超过350Wh/kg;考虑到材料的电化学迭代是循序渐进的,预计以上指标很难在短时间内全部实现。 投资方面: 三电为车企电动化核心竞争力,技术进步核心由电池厂主导。电芯有最显著的产品差异,机会贯穿未来几年,龙头电池厂仍值得长期关注,宁德亿纬等。 正极:高镍化趋势确立,关注当升科技,容百科技等,无论是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还是三元正极材料,都离不开碳酸锂,上游锂钴有色资源龙头仍然确定,天齐赣锋等。 负极:硅碳负极逐步明朗,建议关注贝特瑞等。 电解液:新型锂盐LiFSI用量逐步提升,未来逐步替代6F。目前6F价格跳涨,每月一签,一单一价,产品供不应求。新型锂盐关注天赐材料、新宙邦,六氟环节再加上天际股份、多氟多。以下章节讲逻辑预期与调研总结。 导电剂:高镍电池中CNT渗透率提升,关注天奈科技等。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技术迭代不及预期等 --------------------------- 近期电动车调整是一个风险释放,行业长期、中期、短期演绎没有变化。中游2021年是业绩大周期,多数龙头公司明年业绩释放后估值合理。 如果近期行情的调整带来不适,那么看完今天先知的调研总结,就会对行业与龙头基本面了然于心,相信大家会继续做价值的主人。 近期固态锂电池虽然对现有电化学体系长期预期扰动,但不改全年高景气度带来的中游供需紧缺逻辑。重点看好涨价确定性中游材料环节,铜箔、电解液中的新型锂盐与六氟。 复盘历史:产能处于出清的尾端。 1)需求端,2018-2020年期间,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销量增速下滑; 2)供应端,2015年新能车需求爆发刺激中游快速扩张,2018年新建产能快速释放,产能过剩竞争加剧; 3)价格端,补贴大幅退坡,产业链均面临较大降本压力,价格下降竞争加剧,产能加速出清。 展望未来:新建产能有限,供需格局有望反转。部分中游材料新建产能投放周期慢与需求快速增长形成错配,短期有望形成月度级别的供需缺口,推动价格与利润快速修复,中长期供需格局反转,有望支撑价格进入新一轮的上涨周期。 格局已定,量价齐升。一般电池厂对材料的备库要提前1-2个月,现已到二季度备库关键阶段,环比持续回暖,备库需求有望再上一个台阶,涨价在即。 六氟铜箔工厂反馈,春季不放假,q1排产超预期,六氟近期价格再涨,2021高度可能大超过机构12-15万元预期。六氟龙头去年三四季度,今年一季度大幅增长确定。 铜箔q4加工费价格低于预期,主要是下游太强势,但供需在这,近期大概率会涨的。龙头关注诺德股份、嘉元科技。铜箔龙头今年一季度大幅增长确定。 --------------------------- 近期先知密集交流调研六氟产业链,最大的变化还是价格超预期。 据行业反馈,去年12月20号前行业头部公司报价在10.5-10.8万/吨,20号以后报价到12万/吨,目前行业最高报价已经上探至12-13万/吨,并且是大电解液企业成交价。且有惜售现象。更重要的是,此前海外出口单价格一直滞后于国内,目前也已经和国内处于同一价格水平。 硬缺口有所扩大,今年Q1中游排产环比去年Q4基本没有下降,需求超预期。但不同于去年Q4的是,目前六氟行业基本没有库存可以缓冲。此外,春节期间大厂可能会有产线检修将进一步加剧硬缺口。 目前下游大客户提货账期1个月或者现金提货,部分中小客户开始给预付款提货。 今年价格可能达到超预期的高度,经历2015年的疯狂后,这一轮六氟的涨价比较扎实,行业报价都是基于供需关系的谨慎性报价。 6F环评申请非常困难,审批就需要8个月,从启动到建成基本需要2年时间,供需矛盾短期得不到缓解。 而六氟扩产周期长(环评+安评1年左右),六氟今年新增产能可能仅, a. 天赐下半年定增(自供,折固有效产能估计0.5万吨); b. 森田泰兴估计实际能出来0.1-0.2万吨。 去年下半年以来,六氟磷酸锂价格自低位持续反弹。六氟产能投产周期较长,除了天赐自供产能外,大部分新增产能预计在明年才能贡献,今年紧张的供需关系将继续维持。 目前行业普遍预期,如果能维持现有需求状态,可能近2个月就有机会摸到15万元/吨,今年六氟价格高度可能大超我们此前12-15万元/吨的预期。 预计春节后,产品价格进一步上涨,可能直接到15万以上,二季度的需求进一步上涨,三季度进入供需最为紧张的时候。 根据厂商报价反馈,1月15日六氟磷酸锂价格再度上涨,至12.5万元/吨左右,相比历史低位涨幅高达78%。本轮上涨主要系需求超预期带动的供需紧张,以及碳酸锂、氢氟酸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传导。 展望未来,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有望保持高速增长,同时电动工具、电动两轮车、3C及储能等市场需求景气度也在持续提升。2021年全球六氟磷酸锂需求逐季环比增长,产能在2021年前三季度保持稳定;因此,预计供需将出现明显的季节性错配,产能利用率快速提升,第三季度名义产能利用率或将超过100%,价格有望持续上涨。 所以根据景气度与供需的判断跟踪,六氟今年四季度前没什么问题,继续抓拐点守龙头。去年九月底部提示跟踪至今,掌握了基本面,压根不用慌,新高就交给时间,价格迟早反应价值,如遇到大幅调整,反而是确定机会。 --------------------------- 最后给大家汇报总结下六氟龙头的最新调研: 天赐材料:明年电解液订单已有20万吨,但是公司的交付能力估计只有12-14万吨,6F、添加剂、溶剂都不够。公司目前1.2万吨六氟磷酸锂处于满产状态,预计新增2万吨产能将于明年年中分批投产。公司自建发烟硫酸,打造全产业,后面6F成本能够再降4000-6000元,具备巨大的成本优势。后面值得关注的是新型锂盐LIFSI,公司目前2300吨LIFSI产能已经投运,明年底产能将达到6000吨,这是电解液环节新的制高点。新型锂盐为电解质与 LiPF6 配比加入电解液中,可以使电解液具有更好的低温放电和高温性能保持能力、更长的循环寿命、更高倍率放电性能和更高的安全性能,可有效提升动力电池电解液性能。 天际股份:全资子公司新泰材料的主要产品六氟磷酸锂是锂电池的重要原材料,年产80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逐步释放,实际可做到10000吨。 新宙邦:目前电解液月度出货量在6000吨左右,全年预计出货4万吨,2021年预计出货6-7万吨;虽然中止收购九九久股权后缺少了5000吨六氟磷酸锂产能,但公司本身还有2600吨新型锂盐LIFSI,其中1000吨已投产。 多氟多:国内首个突破UPSSS级氢氟酸生产技术的企业,六氟磷酸锂小龙头,公司具备“萤石—高纯氢氟酸—氟化锂—六氟磷酸锂—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完整的产业链。六氟目前8000吨产能,实际出货量也可做到10000吨。 关注先知突发 及时接收一手消息! |
上一篇:突发!这操作很.骚
下一篇:关注,新龙头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