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晚上好!在昨晚先知收到了许多朋友对于当下市场的看法与观点,总的来说大部分朋友并没有被陷入到恐慌情绪之中,依旧对市场保持乐观,先知十分欣慰。一直以来,先知都在给大家灌输有关于价值投资的理念。想让大家明白,在市场上,我们的盈利是来自于研究好行业,好公司背后的价值,来自于好公司的自身成长,通过研究来创造价值,而不来自于市场自身的波动。所以,在见到众多和我们一样信奉价值投资理念的朋友与先知团队并肩前行,感觉甚好。 在昨日《同吃一碗面,共享家国情》的文章中,先知指出:当下市场正在出现黄金坑,从风险溢价的角度,上证综指2700以下是中长期安全边际非常高的区域,中短期重点在结构,科技成长将率先走出调整引领反弹。新冠肺炎不会改变市场的中长趋势,历史上大行情终结也基本源于政策面或基本面出现重大转折,这次疫情对基本面影响类似03年非典,是短期性的,但还是会影响市场短期的节奏,短期急跌后仍需要时间盘整消化,20Q1市场形态类似19Q4,等待疫情控制住及后续基本面数据支撑再上行。20Q1市场形态类似19Q4,等待疫情控制住及后续基本面数据支撑再上行。请大家坚定信心、保持耐心,借鉴非典,新增病例见顶对应市场恐慌底,疫情不改变行业表现的中期排序! 同样从节前到昨日市场已经接近下跌小10个点,根据外盘指数,以及外盘相关行业下跌幅度来看,在疫情如愿可控的提前条件下,市场对于短期内疫情有着较充足的悲观预期反馈。并且在随着瑞德西韦以及李兰娟院士团队重大成果:阿比朵尔、达芦那韦能有效抑制冠状病毒等相关重大突破信号出现,(前文提到,需关注疫情的重大突破信号)当前指数的位置便成为了机构眼中热腾腾的香饽饽,手快有,手慢无,甚至我们能够看到,10多家基金公司纷纷宣告即将开启“自购”。这些也都论证了,疫情仅仅是加大市扬波动的诱因,但不足改全年股市内在规律与运行势态,2020年市场的投资前景依旧乐观。 尤其是位处于主线行情上的科级板块。 在今日的盘面上,除去受益于疫情的云办公、口罩、医药、在线教育等板块,场内最强势的反弹板块莫过于科技板块。截止收盘,科级ETF收涨7.17%,接近收复昨日的跌幅。为什么是科技呢? 其实在2月2日《重磅深度!机构视角解读疫情环境下开市的危与机!》一文中,先知便指出:科技板块是当下诸多不确定性机会中,最确定性的投资机会。其中疫情对于消费电子的影响有限,消费电子的复工节奏短期扰动,长期逻辑仍然不改。疫情对于半导体行业的影响有限,只有部分企业短期复工会受到影响,但长期而言随着行业去去库存周期结束,芯片价格止跌回升,半导体景气周期将会继续上行。疫情对于通信影响有限,通信行业平均复工推迟一周,对通信行业一季度影响有限。疫情对于计算机行业影响有限,计算机行业的短期招投标受影响,全年业绩影响可控,下游客户预算制的赛道需求更加刚性。 节后第一个交易日,受春节疫情扩散影响,市场情绪有所失控,当日个股大面积跌停,流动性匮乏。但北上资金却逆势而上,当日净流入高达约182亿,周二北上资金乘胜追击再净流入49亿,与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净流出近118亿截然相反,彰显了北上资金态度,长假期间疫情及外盘的不确定性较强,节前北上资金撤离为主,节日期间该来的都来了,节后第一个交易日大盘低开幅度之大,远超出市场预期,当市场情绪失控之时,恰给了北上资金抄底良机。 与此同时,在市场惊慌失措之际,场外资金虽未进场直接抄底股票,但却与北上资金一道逆向而行,大量申购ETF,其中上证50ETF净申购12.8亿、沪深300ETF净申购11.2亿,5GETF净申购4.2亿,行业内主流宽基ETF和科技类ETF也均大额净申购,场外聪明资金不露声色地完成了抄底过程,在疫情存不确定性,对A股结构性行情影响较大之际,低风险指数型ETF成为了场外资金抄底首选,既趋利避害,又成功建仓。 昨有多家公募基金宣布出资申购旗下基金,国内机构也加入了维护市场稳定行列。我们一直强调,“危”与“机”是对立统一的,但不同时空,“危”与“机”是不同的,也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此次,疫情既给A股市场带来了“危”,在系统性风险爆发之时,大盘大幅回落,个股创历史地大面积跌停,但也创造了难得的投资指数性ETF良“机”,也创造了疫情概念、智能办公概念的结构性投资良“机”,创造出科技龙头股、特斯拉龙头股的投资良“机”,良“机”难得,可谓稍纵即逝。 市场有句名言,那就是“别人恐慌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慌”,内外因素共振,大盘昨日一次性调整到极具风险收益比的位置,晚上美股也大幅反弹,其中特斯拉2019Q4财报超预期,截至收盘股价大涨19.89%,当前市值1406亿美元,从财报数据看,公司Q4营收环比增17%,同比增2.2%;毛利率稳定在22.5%,库存周转天数下降至11天;单季度交付突破11万辆创新高。引发了众机构对特斯拉国产化机遇的信心强化,因为特斯拉为实现100%的国产化而加速扶持的国内产业链是“0”到“1”的大机遇,产业链上公司有望长期受益,大家首先看好的就是备全球竞争力的优质动力电池厂商宁德时代,所以即便指数是周二大幅低开,但也瞬间在机构抢筹下收复失地,并盘中部分回补缺口,而创业板则是开启了大幅回补缺口之旅,科创板更是全线大幅上涨。借助市场对疫情的恐慌,难得的跌出来的机会,给了场外投机资金及中长期投资资金抄底良机,也只有跌出来的机会,各类抄底资金才能从容地捡拾到如此便宜的筹码。 所以对于当下的市场而言,因为疫情而下跌的这一部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会较快的给市场修复回去,并且哪些不会受到永久性伤害的行业,将会维持它原有的看涨逻辑,在未来的市场中不断反馈。 比如在主线科技行情下的涨价趋势不改,满产滞销供应不停的面板行业。 面板行业自12月16日先知提出以来,自此已是第四次对其进行跟踪。为什么要对它进行反复的跟踪呢?原因很简单:根据先前的得出的逻辑,面板行业在2020年的涨价将会持续到三季度,并且此次疫情对于面板行业的影响是极其有限的,面板将会持续涨价。 在疫情爆发前根据群智咨询和第三方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全球液晶电视面板供需比回落至4.6%,整体供需恢复平衡,部分尺寸供需偏紧。预计1月主流的液晶电视面板价格全面上涨,2月维持上涨趋势。其中在大尺寸方面,65"品牌备货需求走强,预计1月~2月均价上涨2美金; 那么疫情爆发后呢,预期面板上涨的数据是否会产生偏差? 非大陆企业的观点: 1月31日LG Display出了四季度的财报所给出的韩国LCD产能退出直接的数据显示,四季度LG Display的产能数字有一个大概接近20%的下降。同时根据近期海外面板行业的调研观点来看,他们认为疫情对整个面板行业的供需,特别供给端有一些边际上的影响,但不会很大。因为面板整体本来是偏紧的,国内大尺寸的缺货会加剧,面板价格的上涨并不产生较大的偏差。 大陆企业的观点: 在国内,大尺寸面板产能主要分布在武汉以外的地区,我们判断疫情对大尺寸面板产能影响有限。疫情对武汉小尺寸面板产线直接影响也较小,以TCL华星为例,根据公告,武汉华星t3、t4小尺寸面板厂,春节期间按计划生产经营,当前产成品出货通道正常,目前公司材料库存能满足当前生产需要。短期看,受疫情影响,部分生产材料供应可能因供应商延期复工及物流不畅等因素出现短期迟滞,因此可以判断,疫情短期对供给影响大于需求,助力行业缺货涨价:(1)模组道环节人工需求大,复工延缓短期减少供给;(2)部分上游物料受复工和物流影响,可能短期影响面板产能释放;(3)面板下游需求短期受影响是国内电视淡季市场,海外基本不受影响。 具体到两大面板龙头公司京东方A与TCL集团的内部调研来看: 京东方A: 京东方A在武汉,主要是以10.5代的产线为主,19年年底开始投入量产,原来计划今年年底爬坡到90k左右,现在由于武汉疫情影响,整体进度可能会有所放缓,主要受物流、材料、人员的影响。对京东方整体来说影响不大,因为刚刚投产,其他产线都正常出货。从定性的角度讲,疫情将会使得全球面板产出量会有所降低,定量的角度上讲,疫情将会使得产能爬坡的速度可能会有所放缓,所以可能会加大行业供给吃紧的状况。 同时,目前京东方A客户端整体来讲没有特别大的变化,面板原材料的入库和出货对于武汉地区有一定影响,但对于非武汉地区的基本没有影响。疫情影响下,成本端由于厂商变化、卫生防疫带来的成本变化,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并且并不会存在因为疫情而讲订单转入到台湾的情况。 所以从价格的角度上出发:疫情将会带来行业供给加紧的状况,使得京东方A在武汉地区整体出货量下降,BOE武汉线爬坡趋缓;需求端,由于Q1受疫情压制,这部分可能延迟到Q2释放,叠加二季度体育赛事带动需求旺季来临,所以Q2价格加速上涨可以期待。 TCL集团: TCL华星和其他的半导体显示和半导体厂商是一样的,整个春节期间是无休的,所以整个华星在目前TCL华星的前端的制程和中后端都是满产满销。深圳的T2、T6有300K的产能,武汉地区的T3、T4合计也有48-50K,还有正在爬坡的产能,这些产能在Open Cell是继续满产的,没有受到春节期间停工的影响,也不需要考虑复工的影响。 TCL在武汉,主要生产以小尺寸面板为主,占整个集团的收入比例在2019年大约是在40%左右。在当下,TCL的武汉厂内受到疫情的影响并不大,主要是整体的运输会受到一些影响,如果疫情持续较久供应链的效率上多少会受到一些影响。但目前因为我们的库存还可以支持当前的生产,所以并没有出现当期的问题。并且因为今年春节比较早,外加上2月也是传统全年的淡季,影响的幅度虽然有,但总体还是可控的。所以大的方向上无论从产能,从供应链的效率以及从团队来看都是没问题的。)截止目前为止因为武汉两个工厂地处东面,远离市区,第一没有发现任何病例)这是确保TCL按照常规的生产运营来推动比较好的方面。即便如果真的出现疫情的延长,TCL也将可能会采取委外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总之,对华星来说,武汉华星主要是做小尺寸的,而且短期来看公司的运营基本没有受到影响,特别是前道和中道的制程基本都是满产的,在供给侧方TCL的整个生产经营中受疫情的影响是偏小的。 在需求端:从TV来讲,影响并不太大,因为1、2月份本是面板出货的淡季。从比例来讲,从全球的电视机销量来讲,大约海外和国内的关系大致是1:5的关系,大概20%是在国内,另外80%在海外,目前海外并未出现砍单的情况,TV需求依旧可控。在手机端,需求可能会受到疫情的影响,但是供给端同样也会,目前仍不好做出明确的判断。 从价格上出发:1、2月份面板价格的涨价,并不是因为1、2月的需求有很大的爆发,而是面板价格超跌导致大部分的企业出现亏损,这也是为什么LG和三星,即便价格优反转,他们依然不太可能恢复产能,即便出现较大规模的上涨,三星和LG在韩国本土的线无法支撑他们的盈利性。12月LG开始公告在韩国本土的线陆续在未来的时间内退出,从现实来讲,供应侧的影响是非常之显著的,因为韩国的LG在韩国本土产能占了全球LCD大尺寸产能的13%左右。所以2020年第一季度面板价格出现回暖,和2019年第四季度一样,依然处于面板AST历史季度平均价格的最低位。AVC今日发布2月上旬面板价格,群智预计也很快发布数据,32/40/43/等尺寸面板涨幅扩大至2美金,55寸涨幅扩大至3美金,由于冠状病毒、延迟复工、韩厂持续减产等多方因素相抵消,供给端的影响大于需求端影响,导致整体供需维持偏紧的趋势。所以在当下尺寸面板价格显著的处于开始上升的通道,面板价格的上涨才刚刚开始,在此大趋势下,疫情对于面板的价格上涨的趋势并不会有较大的影响。 同时随着特斯拉国产化加速的背景下,在特斯拉Model系列产品中控显示屏平均达17寸,高于普通燃油车7-8寸的平均尺寸,约为市场平均应用尺寸面积的4倍以上。汽车的电子化应用趋势将带动LCD车载屏的面积增长需求。 其次,车载屏有较强的定制化特点,通常配备触控功能,相较于普通LCD标准化产品,营收及利润弹性更高。目前车载屏应用仍以a-Si LCD产品为主,预计占比90%,主要由于产品可靠性更高,产品迭代较慢。LTPS LCD占比约10%,LTPS在高集成度和高分辨率上有优势,新能源/互联网车企对LTPS使用意愿更强。随着LTPS行业产能逐步由手机市场向IT及车载市场的转移,未来车载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根据华星光电统计数据,2019年全球车载屏出货量约1.7亿片,按平均尺寸7寸计算,对应6代线月产能需求约100K。而车载屏,平均尺寸及单车应用数量的提升,将进一步快速带动LCD产能需求。 总结一下上文对于面板行业的跟踪,我们能够很明确的得出:疫情对于面板行业的影响有限,对于国内两大面板龙头企业影响有限,面板的涨价仍然持续。预计2月下旬和3月面板价格有进一步加速上涨的趋势,主要由于韩厂的继续减产以及内地的模组以及材料端的复工延迟,以及新产线的延期所致供给端的冲击。而需求端由于欧洲杯以及奥运会的备货前置,因此导致了整体供需的进一步趋紧,面板价格将加速上行。此轮面板行业的上行周期预计持续到四季度初,主要受益者京东方A、TCL集团,预计二季度开始逐步兑现利润,下半年由于19年的低基数,业绩爆发增长可期,面板的投资主线逻辑将贯穿全年,继续坚定持股。 以上便是本文的全部内容。最后先知想说的是:无论市场如何波动,它终究要回归它的价值,唯有去研究发现价值,方能去创造去获取其价值。市场不复杂,复杂的是人心。 朋友们,晚安! 推荐翻阅先知历史文章(点击蓝色字样可直接浏览)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 |
上一篇:牛呢?活啦?
下一篇:盘后,传来一个重磅利好!!